生物质热风取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7001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热风取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热风取暖器,热风供应系统包括燃烧炉、自动加料装置、助燃鼓风装置及热风送风装置,燃烧炉包括带有燃烧室的炉膛及带有换热腔室的炉体,炉膛位于炉体下方,炉膛上方的出火口通向炉体的换热腔室,炉体顶部开设有与热交换腔室相通的排烟口,炉膛的燃烧室连接自动加料装置及助燃鼓风装置,炉膛上设有炉门,热风送风装置包括横向贯穿出热交换腔室的热交换管,炉体上沿纵向分布有若干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一端口为热风出风口,热交换管另一端口为鼓风口,热交换管的鼓风口位置对应设置有鼓风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洁环保以及热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生物质热风取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具体涉及生物质热风取暖器。

【背景技术】
[0002]生物质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自然分布广,资源丰富,是一种可替代燃煤的廉价资源。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紧张,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越来越得到青睐,但目前使用的生物质取暖设备普遍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热效率不高、污染大或结构不够合理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清洁环保以及热效率高的生物质热风取暖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包括有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热风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供应系统包括有燃烧炉、自动加料装置、助燃鼓风装置以及热风送风装置,所述燃烧炉包括带有燃烧室的炉膛,以及带有换热腔室的炉体,炉膛位于炉体下方,炉膛上方的出火口通向炉体的换热腔室,炉体顶部开设有与热交换腔室相通的排烟口,所述炉膛的燃烧室连接自动加料装置以及助燃鼓风装置,炉膛上设有炉门,所述热风送风装置包括有横向贯穿出热交换腔室的热交换管,炉体上沿纵向分布有若干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一端口为热风出风口,热交换管另一端口为鼓风口,热交换管的鼓风口位置对应设置有鼓风机。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膛燃烧形成的热量对热交换腔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继而对穿过热交换腔室的热交换管内空气加热,并经鼓风机将热交换管内热空气吹出,形成热风,沿热交换腔室纵向排布的热交换管充分对热量吸收,提高热交换效率,其中热风形成的热交换管腔与燃烧炉完全隔开,达到送出的热风干净,舒适度更好;热交换腔室同时形成对燃烧室热空气内的灰尘进行沉降,降低排烟口排出的灰尘,炉膛的燃烧室连接自动加料装置,实现自动加料,更为方便,以及助燃鼓风装置,实现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炉门方便清灰和废料操作。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上沿纵向呈层状排布有若干层热交换管排,每层热交换管排包括若干平行排布的所述热交换管,每层热交换管排位于热交换腔室内的管段固定有折流板,折流板侧边与炉体内壁之间间隔有空气流通间隔,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对应一鼓风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流板的设计一方面起到了挡灰作用,便于灰尘的沉降,降低排烟口的灰尘,另一方面提高空气流动通道长度,使得热量充分利用,提高热使用率;而且起到每层热交换管的固定作用,使得每层热交换管排的热交换管固定更为牢固。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流板与炉体内壁之间的空气流通间隔位于热交换管的其中一端口位置,折流板上与空气流通间隔相对的另一端与炉体内壁接触密封,空气流通间隔沿着每层热交换管排的各热交换管排列方向设置,且相邻两层热交换管排上折流板与炉体内壁形成的空气流通间隔纵向错落布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流板将热交换腔室隔成纵向上蛇形空气流道,延长热交换腔室内热空气通道长度,同时实现热交换腔室内热空气能对热交换管进行充分的加热,提高热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灰尘的沉降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流板位于每层热交换管排的上方。
[0011 ]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流板形成一个平面,供灰尘落下,方便后期清理。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对应热交换管鼓风口外侧壁上设有导风斜板,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上下两侧对应设置有一导风斜板,导风斜板沿着每层热交换管排中各热交换管的排列方向设置,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上下两侧导风斜板形成朝向鼓风机一端端口大、对应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一端小的导风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鼓风机吹出的风聚集,提高进入热交换管内的空气流速,提尚热风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加料装置包括有加料仓以及螺杆送料机构,加料仓上方设有投料口,加料仓下方出料口连接螺杆送料机构,螺杆送料机构包括有连通加料仓出料口和炉膛的送料管,置于送料管内的送料螺杆,以及驱动送料螺杆转动的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管与炉膛连接一端端口盖设有活动封板,活动封板上端铰接,构成在重力作用下封盖所述送料管与炉膛连接一端端口。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投料方便,螺杆送料结构简单可靠,活动封板在重力下封盖送料管与炉膛连接一端端口,有效阻止炉膛内的空气进入送料管内,在送料时,在物料的推动作用下,推开完成送料。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仓与燃烧炉位于鼓风机两侧,螺杆送料机构布置在鼓风机下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鼓风机下方的空间,使得结构布置更为紧凑。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助燃鼓风装置包括有鼓风管,鼓风管一端连接炉膛的燃烧室,鼓风管另一端安装有助燃配风风机,助燃鼓风装置置于自动加料装置下方。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燃鼓风装置结构简单,且其安装于自动加料装置下方,具有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的优点。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膛内位于燃烧室上方设有平台,平台上设有所述出火口,平台上对应出火口上方盖设有遮挡盖,遮挡盖侧壁设有通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燃烧室内的火压制,有效降低灰尘扬起,降低进入热交换室内的灰尘,降低排烟口的气体灰尘。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对应热交换管的热风出风口位置设有百叶窗。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调节热风出风的风向,使用更为方便。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生物质热风取暖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去除机壳侧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热风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炉膛(炉门去除)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炉膛的炉门去除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见附图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包括有机壳1,以及设置在机壳I内的热风供应系统。所述的热风供应系统包括有燃烧炉2、自动加料装置3、助燃鼓风装置4以及热风送风装置5 ;所述燃烧炉2包括带有燃烧室210的炉膛21,以及带有换热腔室220的炉体22,炉膛21位于炉体22下方,炉膛21上方的出火口通向炉体22的换热腔室220 ;所述炉体顶部开设有与热交换腔室相通的排烟口 221。由于燃烧室210直接流出的空气灰尘大,为降低由燃烧室210进入热交换室220内的灰尘,在炉膛内位于燃烧室上方设有平台211,平台211上设有所述出火口,平台211上对应出火口上方盖设有遮挡盖212,遮挡盖212侧壁设有通孔;平台和遮挡盖,起到对燃烧室内的火和灰尘压制,有效降低灰尘扬起,降低进入热交换室内的灰尘,从而降低排烟口的气体灰尘。所述炉膛21的燃烧室210连接自动加料装置3以及助燃鼓风装置4,炉膛21上设有炉门213 ;所述热风送风装置5包括有横向贯穿出热交换腔室220的热交换管51,炉体22上沿纵向分布有若干热交换管51,热交换管15—端口为热风出风口 511,热交换管51另一端口为鼓风口 512,热交换管51的鼓风口 512位置对应设置有鼓风机52。
[0031]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炉体22上沿纵向呈层状排布有若干层热交换管排,每层热交换管排包括若干平行排布的所述热交换管51,每层热交换管排位于热交换腔室220内的管段固定有折流板53,折流板53侧边与炉体22内壁之间间隔有空气流通间隔54,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 512对应一鼓风机52。其中折流板的设计一方面起到了挡灰作用,便于灰尘的沉降,降低排烟口的灰尘,另一方面提高空气流动通道长度,使得热量充分利用,提高热使用率;而且起到每层热交换管的固定作用,使得每层热交换管排的热交换管固定更为牢固。
[0032]为提高热交换室内空气热交换效率,所述折流板53与炉体22内壁之间的空气流通间隔54位于热交换管51的其中一端口位置,折流板53上与空气流通间隔54相对的另一端与炉体22内壁接触密封,空气流通间隔54沿着每层热交换管排的各热交换管51排列方向设置,且相邻两层热交换管排上折流板53与炉体22内壁形成的空气流通间隔54纵向错落布置;即折流板53将热交换腔室220隔成纵向上蛇形空气流道,延长热交换腔室内热空气通道长度,同时实现热交换腔室内热空气能对热交换管进行充分的加热,提高热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灰尘的沉降效果。其中,所述折流板53位于每层热交换管排的上方;这样折流板形成一个平面,供灰尘落下,方便后期清理。
[0033]由于鼓风机至热交换管的鼓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鼓风机吹出的风从热交换管吹过的风量减少,因此,所述炉体22对应热交换管51鼓风口 512外侧壁上设有导风斜板55,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 512上下两侧对应设置有一导风斜板55,导风斜板55沿着每层热交换管排中各热交换管的排列方向设置,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上下两侧导风斜板55形成朝向鼓风机52 —端端口大、对应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一端小的导风口 56。导风口实现对鼓风机吹出的风聚集,提高进入热交换管内的空气流速,提高热风效果。本具体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导风斜板55 —体成型为三角形状,这样便于安装和加工,同时更为牢固。
[0034]所述自动加料装置3包括有加料仓31以及螺杆送料机构,加料仓31上方设有投料口 311,加料仓31下方出料口连接螺杆送料机构;螺杆送料机构包括有连通加料仓31出料口和炉膛21的送料管32,置于送料管32内的送料螺杆,以及驱动送料螺杆转动的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管32与炉膛21连接一端端口盖设有活动封板34,活动封板34上端铰接,构成在重力作用下封盖所述送料管32与炉膛21连接一端端口。投料方便,加料仓实现一定量生物质燃料的存储,螺杆送料结构简单可靠,活动封板在重力下封盖送料管与炉膛连接一端端口,有效阻止炉膛内的空气进入送料管内,在送料时,在物料的推动作用下,推开完成送料。当然,自动加料装置还可以采用气缸臂上安装推板,推板将物料推至炉膛内;但存在加料不可靠的缺陷。
[0035]由于炉膛具有一定的高度,则机壳内,鼓风机下方具有一定的空间,为使得结构紧凑,所述加料仓31与燃烧炉2位于鼓风机52两侧,螺杆送料机构布置在鼓风机52下方。所述助燃鼓风装置4包括有鼓风管41,鼓风管41 一端连接炉膛21的燃烧室210,鼓风管41另一端安装有助燃配风风机42,助燃鼓风装置4置于自动加料装置3下方。充分利用鼓风机下方的高度空间,具有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的优点。
[0036]在所述机壳I对应热交换管51的热风出风口位置设有百叶窗11 ;方便调节热风出风的风向,使用更为方便。
[0037]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工作原理为:炉膛燃烧形成的热量对热交换腔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继而对穿过热交换腔室的热交换管内空气加热,经鼓风机将热交换管内热空气吹出,形成热风。
[0038]具有如下优点:热交换腔室内热交换管的设置以及相应挡尘板的设计,使得燃烧后的热量充分吸收,提高热交换效率;而且具有排烟口排出的气体灰尘低,更为环保;其中热风形成的热交换管腔与燃烧炉完全隔开,达到送出的热风干净,舒适度更好;炉膛的燃烧室连接自动加料装置,实现自动加料,更为方便,以及助燃鼓风装置,实现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炉门方便清灰和废料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包括有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热风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供应系统包括有燃烧炉、自动加料装置、助燃鼓风装置以及热风送风装置,所述燃烧炉包括带有燃烧室的炉膛,以及带有换热腔室的炉体,炉膛位于炉体下方,炉膛上方的出火口通向炉体的换热腔室,炉体顶部开设有与热交换腔室相通的排烟口,所述炉膛的燃烧室连接自动加料装置以及助燃鼓风装置,炉膛上设有炉门,所述热风送风装置包括有横向贯穿出热交换腔室的热交换管,炉体上沿纵向分布有若干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一端口为热风出风口,热交换管另一端口为鼓风口,热交换管的鼓风口位置对应设置有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沿纵向呈层状排布有若干层热交换管排,每层热交换管排包括若干平行排布的所述热交换管,每层热交换管排位于热交换腔室内的管段固定有折流板,折流板侧边与炉体内壁之间间隔有空气流通间隔,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对应一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与炉体内壁之间的空气流通间隔位于热交换管的其中一端口位置,折流板上与空气流通间隔相对的另一端与炉体内壁接触密封,空气流通间隔沿着每层热交换管排的各热交换管排列方向设置,且相邻两层热交换管排上折流板与炉体内壁形成的空气流通间隔纵向错落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位于每层热交换管排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对应热交换管鼓风口外侧壁上设有导风斜板,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上下两侧对应设置有一导风斜板,导风斜板沿着每层热交换管排中各热交换管的排列方向设置,每层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上下两侧导风斜板形成朝向鼓风机一端端口大、对应热交换管排的鼓风口一端小的导风□ O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料装置包括有加料仓以及螺杆送料机构,加料仓上方设有投料口,加料仓下方出料口连接螺杆送料机构,螺杆送料机构包括有连通加料仓出料口和炉膛的送料管,置于送料管内的送料螺杆,以及驱动送料螺杆转动的送料电机,所述送料管与炉膛连接一端端口盖设有活动封板,活动封板上端铰接,构成在重力作用下封盖所述送料管与炉膛连接一端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仓与燃烧炉位于鼓风机两侧,螺杆送料机构布置在鼓风机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鼓风装置包括有鼓风管,鼓风管一端连接炉膛的燃烧室,鼓风管另一端安装有助燃配风风机,助燃鼓风装置置于自动加料装置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内位于燃烧室上方设有平台,平台上设有所述出火口,平台上对应出火口上方盖设有遮挡盖,遮挡盖侧壁设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热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对应热交换管的热风出风口位置设有百叶窗。
【文档编号】F24D15/00GK204240465SQ201420660232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林志勇 申请人:林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