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41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长板形的蒸发腔以及中空平板形的冷凝腔;

所述蒸发腔垂直固定在冷凝腔的表面上,组成横截面为“T”形的立体结构,且蒸发腔与冷凝腔均为真空腔室并填充冷却液,二者相互连通;所述蒸发腔与冷凝腔的内壁设置毛细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为长方形,冷凝腔为圆形;且所述冷凝腔的厚度大于蒸发腔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和冷凝腔采用红铜或铝制备,所述毛细芯层采用铜或铝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的材质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芯层的厚度为0.1mm~100mm,孔隙比率为50%。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冷凝腔的壳体,并在所述冷凝腔的壳体的内侧表面覆盖铜粉或铝粉颗粒,或者覆盖铜丝网或铝丝网,并进行烧结,形成具有毛细作用的毛细芯层;

制备蒸发腔的壳体:

将无氧铜管或无氧铝管根据设计长度切割成段,得到管件,并插入中心棒,使中心棒与管壁之间形成预留厚度的缝隙,并向所述缝隙中填充压制铜粉颗粒或铝粉颗粒,再进行烧结,形成毛细芯层;将烧结了毛细芯层的管件的一端收口成圆锥状,并焊接封口;然后挤压成扁平状,得到蒸发腔的壳体;或者

分别在两片冲压成型好的无氧铜壳体或无氧铝壳体的内侧表面压制覆盖铜粉颗粒或铝粉颗粒,或者压制铜丝网或铝丝网,烧结形成毛细芯层;将两片壳体在氮气保护的环境中进行焊接,得到蒸发腔的壳体;

将冷凝腔的壳体与蒸发腔的壳体在氮气保护的环境中焊接连接,并进行内部毛细芯层的链接;在冷凝腔体预留的孔上焊接抽气注液体头,将一铜管插入孔中进行高温还原除氧;

将抽气注液体头处进行抽真空、注入冷却液后挤压折弯封口,并进行熔结密封,得到三维立体热超导均温散热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芯层的烧结过程中,铜粉颗粒和铜丝网的烧结温度为800℃~1050℃,烧结时间为1h~6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芯层的烧结过程中,铜丝网和铝丝网的烧结温度为400℃~550℃,烧结时间为1h~6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保护过程中,氮气保护从1050°逐渐降温至80°,时间为5min~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粉颗粒或铝粉颗粒的直径为10微米~1000微米,覆盖厚度为0.1毫米~100毫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