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传热无缝铜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276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型传热无缝铜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热管,尤其是一种组合型传热无缝铜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空调几乎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一款电器。空调的耗电量与冷凝器的散热功率有密切关系,由于铜的导热性能好,活跃度低,不会与管内的气液体发生化学反应,现有的空调内常采用铜管制成的光管或者内螺纹管用于热交换的。又因为铜管的韧性高,硬度低容易变形,所以常在铜管外套设铝制的散热片,散热片与铜管的径向截面平行,为了方便安装,散热片的内孔略大于铜管的外径,通过挤件让铜管胀管,从而使铜管外壁与散热片的内孔均匀紧密贴合,保证冷凝器等散热功率较高。铜管制成的光管内部光滑,传热面积较小从而导致传热效率较低;内螺纹管的管内设有螺旋状的直齿或内齿,有些螺纹齿形的加工制造存在困难,虽然传热面积较大,但是在胀管过程中螺纹齿容易发生变形,而使传热效率降低,甚至有可能会增大传热热阻。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内螺纹传热管”,其公告号为CN100365370C,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内螺纹传热管,其内表面上有螺旋齿,螺旋齿的横截面为Y字形,相邻的两齿之间有一开口空腔。齿的两侧壁的高度相等或不相等。相邻两齿间空腔的最大宽度大于空腔口的宽度。其不足之处在于:Y字形的齿叶会不利于同增加冷媒气液混合物在铜管内的流通阻力,铜管内部的气液流动均匀,扰动小,热交换能力弱,不利于铜管内外热传递;Y字形的齿叶在胀管过程中,易向下弯曲,不利于铜管膨胀与散热片的内孔贴合,影响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热铜管内的螺纹对于冷凝介质的阻力大,胀管后传热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有效减小冷凝介质的流动阻力同时能够在胀管后提供更大的传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组合型传热无缝铜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型传热无缝铜管,包括铜管本体,铜管本体内壁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齿形肋,齿形肋包括径向截面为矩形的齿肋基座和径向截面为直角梯形的传热顶部,传热顶部位于齿肋基座的上方;齿肋基座的两侧面通过圆弧状的过渡面连接在铜管内壁;齿形肋上间隔地设有与铜管本体轴线垂直的径向凹槽;其中部分的齿形肋上传热顶部径向截面的长底边贴合在螺旋状的齿肋基座上靠近铜管本体进口的进侧且斜边朝向齿肋基座靠近铜管本体出口的背侧,从而形成齿肋A和齿肋C;部分的齿形肋的传热顶部径向截面的长底边贴合在所述齿肋基座的背侧且斜边朝向进侧,从而形成齿肋B和齿肋D;齿形肋上的边角设有过渡圆角。

由于受到螺旋状的齿形肋的导流作用,冷凝介质边旋转边进入铜管本体,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铜管表面靠近,可以使冷凝介质混合均匀,与铜管本体的接触密度大,方便与铜管完成热交换。相邻齿肋组的形状不同,可以为铜管本体内的冷凝介质提供不同的扰流速度,从而使冷凝介质相互干扰融合而加强冷凝介质周向的扰动,进而增强铜管本体内壁与中间部位介质的紊流作用,促使不同部位的介质之间快速实现热量均衡,提高铜管本体内不同部位的热交换速率。当铜管通过胀管工艺使铜管的外表面贴合散热片的内孔时,挤件在进入时对齿形肋产生沿齿形肋的侧面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完成胀管,同时由于齿形肋受到了挤件的压力会产生变形,齿形肋包括齿肋基座和传热顶部,由于齿肋基座和传热顶部是一体结构且传热顶部位于齿肋基座的一侧,传热顶部上的斜面朝向齿肋基座的另一侧,胀管时,传热顶部的顶角受到挤件的压力,压力与齿形肋的竖直轴线存在夹角而传热顶部的厚度小于齿肋基座的厚度,会优先变形,传热顶部变形后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增加了传热的面积从而可以在胀管后提高传热效率。在空调运行时,制冷剂中溶有冷冻油,将齿形肋上的角都制成圆角可以避免棱角形的齿形肋刺破液膜及油膜,致使冷冻油积存在棱角形的凹槽里而不易被顶部的冷冻油或制冷剂带出,防止增加传热热阻。

作为优选,过渡面中间位置的切线与齿肋基座中线的夹角α在30度到55度之间。传热顶部受到挤件的作用力,部分作用力转化为横向的作用力使传热顶端发生变形,其余的作用力沿传热顶部的侧面向下使铜管发生膨胀,夹角α在30度到55度之间可以确保在过渡面的作用下铜管本体在径向和切向上受到的作用力接近,从而使胀管过程中铜管的膨胀可靠均匀,提高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传热顶部径向截面的斜边与长底边的夹角γ在45度到75度之间。可以确保传热顶部的顶角在铜管径向上受到的作用力大于切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沿齿形肋侧面向下的力足够让铜管完成胀管,同时防止只在传热顶部的顶角发生形变使齿形肋的形变过度,防止产生弯角而影响冷凝介质在铜管内的流动,降低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传热顶部的厚度在齿肋基座厚度的1/2到2/3之间,传热顶部的高度在对应传热顶部的厚度的1.1到1.4倍之间。传热顶部的厚度大于齿肋基座的厚度的一半,增加传热顶部的强度,使在挤件进入铜管时,传热顶部不会轻易弯曲而使齿形肋能传递足够的压力完成胀管。传热顶部的高度大于其厚度可以保证传热顶部的抗弯能力弱于抗压能力,能优先发生弯曲变形而不是挤压变形,从而在挤件过程中能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齿形肋与铜管本体的轴线夹角β为15度到30度之间。β角度过小时扰流效果不佳,冷凝介质在铜管内的流速过快,散热不完全;β角度过大时冷凝介质流动的阻力过大,产生额外的做功进而会使传热管的传热效率降低,影响传热,过渡角在15度到30度之间可以在阻力不大的同时保证铜管的扰流作用。

作为优选,齿肋A、齿肋B、齿肋C和齿肋D的最大齿宽在最小齿宽的1.2到1.5倍之间,齿肋A、齿肋B、齿肋C和齿肋D的齿顶高相等。各齿肋组的齿顶高相等,可以方便胀管的完成使胀管时铜管本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受到挤件的压力,不同的齿宽方便齿肋组内形成不同流速的冷凝介质流,从而发生追尾融合,增强铜管的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径向凹槽的深度在齿顶高的1/2到2/3之间。1/2到2/3齿顶高的径向凹槽深度可以在保证齿形肋导流作用的同时帮助冷凝介质完成跨齿肋的流动,方便内部热量交换的进行。

作为优选,铜管本体内设有若干条排列在铜管本体内不同径向平面的月牙形的阻流块,阻流块的中间高度在齿顶高的1/2到2/3之间。阻流块为月牙形,所以对中间位置的扰流作用最强并向两边逐渐减弱,从而使冷凝气流向阻流块的两边扩散,破坏由于齿形肋导流作用形成的螺旋形气流,帮助热交换的进行,增强铜管的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阻流块在铜管本体内部对应的圆心角为20度到40度之间。阻流块对应的圆心角小于单个齿肋组的圆心角,从而使阻流块最多涉及两个相邻的齿肋组,阻流块的阻流作用间断的作用在齿肋上且主要集中在阻流块的中间位置,防止对齿形肋的导流作用产生大的干扰。

作为优选,阻流块相对铜管本体进口位于径向凹槽的后方。使铜管本体内部的冷凝介质能够在径向凹槽和阻流块之间形成对流,增加铜管的传热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由于受到齿形肋的导流作用,冷凝介质边旋转边进入铜管,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铜管表面靠近,可以使冷凝介质混合均匀,与铜管本体的接触密度大,方便与铜管完成热交换。

相邻齿肋组的形状尺寸不同,可以为铜管内的冷凝介质提供不同的扰流速度,从而使冷凝介质相互干扰融合而加强冷凝介质周向的扰动,进而增强铜管本体内壁与中间部位介质的紊流作用,促使不同部位的介质之间快速实现热量均衡,提高铜管本体内不同部位的热交换速率。

齿形肋包括齿肋基座和传热顶部,由于齿肋基座和传热顶部是一体结构且传热顶部位于齿肋基座的一侧,传热顶部上的斜面朝向齿肋基座的另一侧,胀管时,传热顶部的顶角受到挤件的压力,压力与齿形肋的竖直轴线存在夹角而传热顶部的厚度小于齿肋基座的厚度,会优先变形,传热顶部变形后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增加了传热的面积从而可以在胀管后提高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铜管本体内B-B部位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胀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冷凝介质流场示意图。

图中:铜管本体1 过渡面12 齿形肋2 齿肋A201 齿肋B202 齿肋C203 齿肋D204 齿肋基座21 传热顶部22 径向凹槽3 阻流块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组合型传热无缝铜管,包括铜管本体1,铜管本体1内壁设有呈螺旋状延伸的齿形肋2,齿形肋2与铜管本体1的轴线夹角β为22度。齿形肋2包括径向截面为矩形的齿肋基座21和径向截面为直角梯形的传热顶部22,传热顶部22位于齿肋基座21的上方。传热顶部22的厚度是齿肋基座21厚度的1/2,高度为对应传热顶部22的厚度的1.3倍。传热顶部22径向截面的斜边与长底边的夹角γ在70度。齿肋基座21的两侧面通过圆弧状的过渡面12连接在铜管内壁,过渡面12中间位置的切线与齿肋基座21中线的夹角α为45度。相邻的齿肋基座21上相向的两侧壁间的距离相同,即两齿形肋2之间形成的导流槽的槽宽相等。齿形肋2上间隔地设有与铜管本体1轴线垂直的径向凹槽3,径向凹槽3的深度是齿形肋2齿顶高的2/3。部分齿形肋的传热顶部22径向截面的长底边贴合在螺旋状的齿肋基座21上靠近铜管本体1进口的进侧且斜边朝向齿肋基座21靠近铜管本体1出口的背侧,从而形成齿肋A201和齿肋C203,部分齿形肋的传热顶部22径向截面的长底边贴合在所述齿肋基座21的背侧且斜边朝向进侧从而形成齿肋B202和齿肋D204;齿形肋2上的边角设有过渡圆角。齿肋A201、齿肋B202、齿肋C203和齿肋D204各占铜管本体1圆周的1/4,齿肋B202和齿肋D204分别设在齿肋A201和齿肋C203的两侧,齿肋A201、齿肋B202、齿肋C203和齿肋D204的齿宽比为1:1.1:1.3:1.2,齿肋A201、齿肋B202、齿肋C203和齿肋D204的齿顶高相等。

铜管本体1内设有若干条排列在铜管本体1内不同径向平面的月牙形的阻流块4,阻流块4相对铜管本体1进口位于径向凹槽3的后方,与径向凹槽3相距一个径向凹槽3的宽度。阻流块4在铜管本体1内部对应的圆心角为30度,其中间高度是齿顶高的2/3。

如图4和图5所示,铜管本体1经过胀管过程后,齿形肋2上的传热顶部22的斜面位置由于被挤压往齿肋的外侧变形,冷凝介质在铜管本体1内流动时,由于齿形肋2的导流作用发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冷凝介质向铜管本体1的内表面靠近。部分冷凝介质通过径向凹槽3完成跨齿肋流动后流到阻流块4上,冷凝介质在跨齿肋后,由于径向凹槽3的导流作用会带动原在该导流槽内的冷凝介质向一侧聚集,位于导流槽下层的冷凝介质在阻流块4的作用下再次紊流,部分沿导流槽的另一侧发生回流,并由于凸出的径向凹槽3侧面在径向凹槽3内与跨齿肋流动的冷凝介质发生对流;另一部分在阻流块4的前方发生旋转进而形成涡流,加速铜管内的介质散热,增强铜管的散热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