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烘干机中导带的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716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布料烘干机中导带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机械中的滚筒式连续烘干机中,布料通过运行的导辊和导带进行传送烘干。由于导带是套设在导辊上的,在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跑偏的现象,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导带边缘设置挡板来防止导带脱离运行轨道,但是挡板的设置容易造成导带被卡住,且挡板也紧紧只有阻挡的作用,而稍跑偏的导带也未能被纠正到正确的轨道上,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将跑偏的导带拉回到正确的运行轨道,且不会影响导带传输的布料烘干机中导带的纠偏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烘干机中导带的纠偏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导带两侧的两个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夹持单元和拉动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上夹持板、下夹持板、上转动螺杆、下转动螺杆、上转动齿轮、下转动齿轮、驱动电机和基板,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分别位于导带边缘的上方和下方且与导带间隙配合,所述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分别竖直螺接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所述上转动齿轮和下转动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上,上转动齿轮和下转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上转动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基板上,下转动螺杆铰接在基板上;所述拉动单元包括成型在基板上端面的长条形的齿条部、与所述齿条部相啮合的齿轮、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电机。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导带出现往一侧跑偏时,位于导带另一侧的纠偏机构动作,将跑偏的导带拉回到正确轨道上。具体地,首先夹持单元的驱动电机启动,带动上转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上转动齿轮转动,上转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下转动齿轮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下转动螺杆反方向转动,同时上转动螺杆转动带动螺接在其上的上夹持板向下移动,下转动螺杆与上转动螺杆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螺接在其上的下夹持板向上移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相互靠近最终将导带的边缘紧紧夹持住。夹持单元将导带夹持住后,拉动单元的电机启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部向着导带跑偏的反方向移动,使得基板拉动其上的整个夹持机构向着导带跑偏的反方向移动,最终使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夹持住导带的一边移动,从而将导带拉回正确的运行轨道,使得导带得到纠偏。导带纠偏后,驱动电机反转,带动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反转,从而带动上夹持板向上移动、下夹持板向下移动,从而脱离导带,使得导带在正确轨道上正常运行。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通过在导带边缘两侧设置纠偏机构,从而使得跑偏的导带能被夹持单元紧紧夹持,并被拉动单元拉回正确的运行轨道,且除了导带的纠偏过程,夹持单元和拉动单元都不与导带接触,因而不会影响导带正常传输。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平行设置,下夹持板套设在上转动螺杆上,上夹持板套设在下转动螺杆上,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之间的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按上述方案,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在分别带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上转动螺杆还能起到对下夹持板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的作用,下转动螺杆还能起到对上夹持板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的作用,这样充分利用了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的位置优势;所述压簧设置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拉动单元的电机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上端面上成型有长条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截面呈T字形,所述基板的下端成型有T字部,所述T字部插接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齿轮位于齿条部的上方,电机通过电机板固定在基座上。按上述方案,导向槽可对基板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基板的T字部和T型的导向槽的配合可对基板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位。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导向槽的内侧壁与T字部的外侧壁之间设有耐磨层。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下转动螺杆通过转动轴承铰接在基板上,所述转动轴承固定在基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上转动齿轮和下转动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上转动螺杆和下转动螺杆的下端。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1的局部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布料烘干机中导带的纠偏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导带1两侧的两个纠偏机构10,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夹持单元20和拉动单元30。参见图1、图2,所述夹持单元20包括上夹持板21、下夹持板22、上转动螺杆23、下转动螺杆24、上转动齿轮25、下转动齿轮26、驱动电机27和基板28,所述上夹持板21和下夹持板22分别位于导带1边缘的上方和下方且与导带1间隙配合,所述上转动螺杆23和下转动螺杆24分别竖直螺接在上夹持板21和下夹持板22上,上转动螺杆23和下转动螺杆24平行设置,下夹持板22套设在上转动螺杆23上,上夹持板21套设在下转动螺杆24上,上转动螺杆23和下转动螺杆24之间的上夹持板21和下夹持板2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29,所述上转动齿轮25和下转动齿轮26分别固定套设在上转动螺杆23和下转动螺杆24的下端,上转动齿轮25和下转动齿轮26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与上转动螺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7固定在所述基板28上,所述下转动螺杆24通过转动轴承241铰接在基板28上,所述转动轴承241固定在基板28上。参见图1、图3、图4,所述拉动单元30包括成型在基板28上端面的长条形的齿条部31、与所述齿条部相啮合的齿轮32、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电机33,所述电机固定在基座34上,所述基座34的上端面上成型有长条形的导向槽341,所述导向槽的截面呈T字形,所述基板28的下端成型有T字部281,所述T字部插接在所述导向槽341内,导向槽341的内侧壁与T字部281的外侧壁之间设有耐磨层35,所述齿轮32位于齿条部31的上方,电机33通过电机板331固定在基座34上。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当导带1出现往一侧跑偏时,位于导带1另一侧的纠偏机构10动作,将跑偏的导带1拉回到正确轨道上。具体地,首先夹持单元20的驱动电机27启动,带动上转动螺杆23转动,从而带动上转动齿轮25转动,上转动齿轮25带动与之啮合的下转动齿轮26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下转动螺杆24反方向转动,同时上转动螺杆23转动带动螺接在其上的上夹持板21向下移动,下转动螺杆24与上转动螺杆23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螺接在其上的下夹持板22向上移动,上夹持板21和下夹持板22相互靠近最终将导带1的边缘紧紧夹持住。夹持单元20将导带1夹持住后,拉动单元30的电机32启动,带动齿轮31转动,齿轮32带动与之啮合的齿条部31向着导带1跑偏的反方向移动,使得基板34拉动其上的整个夹持机构20向着导带1跑偏的反方向移动,最终使上夹持板21和下夹持板22夹持住导带1的一边移动,从而将导带1拉回正确的运行轨道,使得导带1得到纠偏。导带1纠偏后,驱动电机27反转,带动上转动螺杆23和下转动螺杆24反转,从而带动上夹持板21向上移动、下夹持板22向下移动,从而脱离导带1,使得导带1在正确轨道上正常运行。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纠偏装置通过在导带1边缘两侧设置纠偏机构10,从而使得跑偏的导带1能被夹持单元20紧紧夹持,并被拉动单元30拉回正确的运行轨道,且除了导带1的纠偏过程,夹持单元20和拉动单元30都不与导带1接触,因而不会影响导带1正常传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布料烘干机中导带的纠偏装置,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