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宽调制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235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脉宽调制温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暖温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宽调制温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冬季使用清洁能源采暖取代传统燃煤供暖已经成为趋势,电采暖不但是清洁能源,同时又是可再生能源,所以使用电采暖采暖将成为目前乃至未来的大趋势。出于舒适度和节能的要求,电采暖温控器应运而生。

传统的电采暖温控器是使用继电器或晶闸管为最终实现器件,根据房间或发热体设定温度的不同,决定是否将发热体通电。这样需要加热时,发热体一直工作,不需要加热时,发热体始终停止。这样,首先发热体加热时,温度过高直接影响发热体使用寿命。其次由于地面或墙面温度的急剧变化,造成人的舒适度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发热体温度稳定性好、防护性好的脉宽调制温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板、外壳、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其结构要点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外壳内,控制板后部的外壳内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上设置有测温保护元件和晶闸管;所述输入导线一端与用户电源插座相连,输入导线另一端分别与晶闸管输入端、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晶闸管的输出端与输出导线一端相连,输出导线另一端与发热体相连;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口与测温保护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口与过热保护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过热保护元件设置在发热体表面;控制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晶闸管的控制端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采用阻燃ABS外壳。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包括匚形前外壳和丨形后外壳。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均包括地线,输入导线的地线与电源地线连接,输出导线的地线与发热体外壳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板包括HT66F018芯片U1、74HC595芯片U6、MOC3041芯片U3和LED显示屏,U1的8、4、3脚分别与U6的14、12、11脚对应相连;U6的1、2、3、4、5、6、7脚与LED显示屏的输入引脚相连;U1的17脚与U3的1脚相连,U3的4脚与晶闸管的控制端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测温保护元件和过热保护元件均采用NTC热敏电阻。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片采用铝板。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均采用PVC护套线。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测温保护元件包括NTC热敏电阻RT2、分压电阻R13、R14、滤波电容C2,RT2一端与电源VCC相连,RT2另一端分别与R13一端、R14一端、C2一端相连,R13另一端为测温保护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口,R14另一端、C2另一端接地。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火线与变压器T1原边一端相连,T1原边另一端与LNK564芯片U7的4脚相连,U7的5、6、7、8脚均分别与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零线、T1第一副边一端相连,T1第一副边另一端与U7的2脚相连;T1第二副边端口为电源VCC端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板控制晶闸管的通断,为发热体供电,可使发热体温度稳定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晶闸管散热片上增加了测温保护元件,有效防止晶闸管过热烧毁短路后引起的火灾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发热体表面设置了过热保护元件,可将发热体温度回传给控制板,控制板可有效的对发热体温度进行管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脉宽调制温控器的硬件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温保护元件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电源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板控制部分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输出部分原理图。

图1中,1为前外壳、2为LED显示屏、3为控制板、4为散热片、5为测温保护元件、6为晶闸管、7为后外壳、8为输入导线、9为输出导线、10为过热保护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板、外壳、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外壳内,控制板后部的外壳内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上设置有测温保护元件和晶闸管;所述输入导线一端与用户电源插座相连,输入导线另一端分别与晶闸管输入端、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晶闸管的输出端与输出导线一端相连,输出导线另一端与发热体相连;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口与测温保护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口与过热保护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口相连,过热保护元件设置在发热体表面;控制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晶闸管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外壳采用阻燃ABS外壳;脱离外界明火后5秒内可以自熄。

所述外壳包括匚形前外壳和丨形后外壳。

所述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均包括地线,输入导线的地线与电源地线连接,输出导线的地线与发热体外壳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输入导线与输出导线均留有地线接口,提高了温控器使用的安全性,避免触电风险。

所述控制板包括HT66F018芯片U1、74HC595芯片U6、MOC3041芯片U3和LED显示屏,U1的8、4、3脚分别与U6的14、12、11脚对应相连;U6的1、2、3、4、5、6、7脚与LED显示屏的输入引脚相连;U1的17脚与U3的1脚相连,U3的4脚与晶闸管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测温保护元件和过热保护元件均采用NTC热敏电阻。

所述散热片采用铝板;具有散热量快的特点。散热片可采用金属材料铝板一次压接制成。

所述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均采用PVC护套线。

所述测温保护元件包括NTC热敏电阻RT2、分压电阻R13、R14、滤波电容C2,RT2一端与电源VCC相连,RT2另一端分别与R13一端、R14一端、C2一端相连,R13另一端为测温保护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口,R14另一端、C2另一端接地。经分压后将温度信号送回控制板,可有效防止晶闸管的热击穿现象。

所述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火线与变压器T1原边一端相连,T1原边另一端与LNK564芯片U7的4脚相连,U7的5、6、7、8脚均分别与控制板的电源输入端零线、T1第一副边一端相连,T1第一副边另一端与U7的2脚相连;T1第二副边端口为电源VCC端口。本实用新型控制板电源采用PI电源芯片LNK564制成,电源文波小于200UA。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通过控制板可设定脉宽时间常数,控制晶闸管切换发热体电源。通过过热保护元件判断发热体表面温度,当超过预设保护值时,说明发热体有覆盖现象,控制板控制晶闸管为发热体断电。通过测温保护元件判断散热片表面温度,当超过预设保护值时,说明外壳内部温度异常,为防止晶闸管被热击穿短路引起火灾,控制板控制晶闸管断开发热体电源。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