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火罐沥干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30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火罐沥干支架。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是在中医理论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中医认为其具有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热降火、解毒泄浊、吸毒拔脓、益气温阳、扶正固本等功效,是一种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疗法。火罐是拔罐疗法的常用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征部位,产生广泛刺激,会在局部产生充血或淤血现象。

现如今较多医院采用火罐疗法治疗某些疾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医院中使用的火罐为球形玻璃罐,玻璃罐开口直径小于玻璃球身,每次使用过的火罐要进行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即可;火罐在清洗后一般进行自然风干,一般火罐在风干过程中放置排列不规则,风干效果不佳,且风干时间较长,经常出现球形罐中积水的现象,给正常的治疗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占地小、沥干效果好的可折叠的火罐沥干支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的火罐沥干支架,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上述四个板围成梯形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底板采用铰链连接,第二支撑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采用铰链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火罐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火罐口且小于火罐球身,在底板上开设有用于集水并放置折叠后的支撑板的凹槽,在底板上沿底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支撑板的挡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可折叠放置的火罐沥干架,在支撑板上开设固定用圆孔,保证火罐朝下稳定放置,进行自然沥干,保证罐内无积水,并实现火罐开口处正常通风,缩短风干时间;在底板上开设有凹槽,折叠后的支撑板可放置在凹槽内,减小沥干架体积,且在沥干过程中,凹槽具有集水功能,防止水随意滴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底板的夹角不大于35°。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圆孔的下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用于辅助支撑火罐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一支撑板采用铰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第一支撑板的夹角不大于9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凹槽;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挡条;7、圆孔;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及第三支撑板5,上述四个板固定后可围成梯形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底板1的一端采用铰链连接,第二支撑板4分别于第一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5采用铰链连接,为提高支架利用率,在第一支撑板3及第二支撑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火罐的圆孔7,所述圆孔7的直径大于火罐开口且小于火罐球身。

本实用新型将火罐沥干支架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其中底板1与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与第一、三支撑板均采用铰链连接,四块板可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折叠,在底板1上开设有用于集水并放置折叠后的支撑板的凹槽2,上述三个支撑板折叠后可放置在凹槽2内,在非使用情况下,尽量减小支撑架体积,方便携带存放;在底板1无支撑板连接的另一端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支撑板5的挡条6。

上述各板在铰链的连接下均可打开到一定角度,使用时,支架打开,第三支撑板5经挡条6固定好后形成梯形框架,将火罐开口端朝下放入到圆孔7中,火罐卡在圆孔7中固定,自然沥干且保证火罐开口端通风,提高风干速度;为保证第一支撑板3上火罐放置的安全性并防止火罐内部积水,所述第一支撑板3与底板1的夹角不大于35°。

本实施例中,因第一支撑板3倾斜放置,为进一步提高火罐放置安全性,在第一支撑板3的圆孔7的下端设置有可开合的、用于辅助支撑火罐的挡板8,所述挡板8与第一支撑板3采用铰链连接,为保证火罐放置稳定性和合理性,所述挡板8与第一支撑板3的夹角不大于9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