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套式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656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套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当前火筒式间接加热炉系指被加热介质在壳体内的盘管中,由中间载热介质加热盘管中的介质,而中间载热介质由火筒直接加热的火筒式加热炉,中间载热介质通常为水时,简称水套炉。壳体在常压下工作的水套炉称为常压水套炉。现有的水套式加热炉加热效率低,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套式加热炉,能够提高加热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套式加热炉,包括烟气取样口、烟囱、烟囱附件、壳体、加热盘管、安全阀、压力表、测温口、检查孔、排污阀、火筒、燃烧器和液位计;在所述壳体的一端配合设置燃烧器,所述火筒与燃烧器配合连接,在壳体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检查孔;所述烟囱配合安装在壳体外,且烟囱与火筒配合连接安装在燃烧器端;所述安全阀和压力表均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排污阀安装在壳体的下部;在所述壳体内的中下部配合火筒,壳体内的中上部设置加热盘管;在所述火筒下部且位于壳体外设置液位计;在所述加热盘管的上,且位于壳体外匹配安装测温口。

在所述燃烧器上匹配设置阻火器,阻火器安装在燃烧器的下端。

所述火筒位于壳体内的下部空间。

所述燃烧器和烟囱布置在壳体的前部。

所述加热盘管为蛇形管,加热盘管布置在壳体内的上部空间。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二组或二组以上的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的直径大于DN40。

所述加热盘管通过花板固定配合安装在壳体内,且花板的壁厚大于8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烟气取样口、烟囱、烟囱附件、壳体、加热盘管、安全阀、压力表、测温口、检查孔、排污阀、火筒、燃烧器和液位计等装置,提高了加热效率,结构简洁,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套式加热炉,包括烟气取样口1、烟囱2、烟囱附件3、壳体4、加热盘管6、安全阀7、压力表8、测温口9、检查孔10、排污阀11、火筒12、燃烧器13和液位计14;在所述壳体4的一端配合设置燃烧器13,所述火筒12与燃烧器13配合连接,在壳体4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检查孔10;所述烟囱2配合安装在壳体4外,且烟囱2与火筒12配合连接安装在燃烧器13端;所述安全阀7和压力表8均设置在壳体4的上部;所述排污阀11安装在壳体4的下部;在所述壳体4内的中下部配合火筒12,壳体4内的中上部设置加热盘管6;在所述火筒12下部且位于壳体4外设置液位计;在所述加热盘管6的上,且位于壳体4外匹配安装测温口9。

在所述燃烧器13上匹配设置阻火器15,阻火器15安装在燃烧器13的下端。

所述火筒12位于壳体4内的下部空间。

所述燃烧器13和烟囱2布置在壳体4的前部。

所述加热盘管6为蛇形管,加热盘管6布置在壳体4内的上部空间。

在所述壳体4内设置二组或二组以上的加热盘管6;所述加热盘管6的直径大于DN40。

所述加热盘管6通过花板5固定配合安装在壳体4内,且花板8的壁厚大于8mm。

水套式加热炉被加热价质为稠油、油气混合物,流量和压力不稳定,腐蚀性强的液体。水套炉壳体设计压力不应大于0.44MPa,加热盘管6设计压力不大于32MPa,在工艺计算中应按壳体4工作压力确定水浴温度。

火筒12布置在壳体4的下部空间,烟管布置在火筒的另一侧,火筒与烟管形成U形结构;加热盘管6布置在壳体4的上部空间;燃烧器13和烟囱2一般布置在水套炉的前部。

水套炉的加热盘管6一般采用蛇形管,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盘管换热表面积,其直径不宜大于DN100,在加热矿化度较高或杂质含量较高、或悬浮物较多的介质时,加热盘管6应充分考虑被加热介质的结垢和杂抟悬浮物在管内沉积的因素,其直径不宜小于DN40。根据工艺要求,水套炉6可采用单组或多组加热盘管6,各组加热盘管6应依据各自设计参数进行设计。加热盘管6可采用单管程或多管程,在多管程盘管设计中,应尽可能使各管程的压力降相等;汇管截面积与各管程截面积和之比,当管内介质为液体时,应为1~1.5,当为气体时,应不小于1。加热盘管6要用花板5支承,其壁厚不宜小于8mm,花板5间距应根据盘管的允许饶度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