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型燃气中餐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38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节能环保型燃气中餐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燃气中餐炉。



背景技术:

中餐炉,是一种用于烧制中餐的炉具。中餐大多采用炒煮烹炸等手段,这些烧制手段需要明火,明火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量。

目前,公开号为2031161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结构,它包括炉壳体、第一水箱、环形安装板、容气腔、金属套筒及第二水箱;第一水箱呈环状,第一水箱设在炉壳体的下部,在第一水箱上设有热水出水口,第二水箱上设有冷水进水口。

在中餐厨房中,很多菜肴被放置在蒸笼中采用热水保温或蒸制,这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结构虽然能够利用余热提供热水,但是在取用热水的过程中,热水中的热量仍会散发。尤其在天气寒冷时,散热更快,浪费的热量更多,影响热水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燃气中餐炉,其具有能够及时利用热水,防止热水的热能散发以提高利用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环保型燃气中餐炉,包括炉壳、位于炉壳内的燃烧装置、位于燃烧装置上方的锅架,还包括蒸煮机构,所述蒸煮机构包括位于燃烧装置和锅架之间的加热水槽,所述加热水槽的侧边连接有与加热水槽连通用于容纳热水的热水池、位于热水池上方用于支撑蒸笼的蒸架。

如此设置,当中餐炉开始烧制菜肴时,燃烧装置点燃明火,在明火对锅架上的锅子进行加热的同时,也对锅架和燃烧装置之间的加热水槽进行加热。加热水槽中的水被加热后,流至与其连通的热水池中,热水池中的热水对其上方蒸架上的菜肴进行保温或加热。由于热水流至热水池中后,不需要将热水取出,故而热水带有的热能主要用于传递至蒸架上的菜肴处,减少取用热水时的热量流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加热水槽在烧制菜肴的过程中始终受热,又因为热水槽中的水与热水池中的水连通,故而加热水槽和热水池中的水能够保持热能,起到预期的加热或保温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热水池和蒸架之间通过合页实现相对转动连接。

如此设置,蒸架被掀起时,热水能够被取用,还能够用来做煮鸡蛋等使用热水制成的菜肴。当蒸架被放下时,蒸架上用于放置菜肴或蒸笼,对菜肴或蒸笼内的物品进行加热或保温,实现两种使用方式。

进一步设置:所述蒸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背离合页的一侧设有用于抵触于热水池边沿处的限位杆。

如此设置,限位杆能够在架体下放时与热水池边缘抵触,与合页共同作用对架体实现限位,防止蒸架上的物体太重而使蒸架与热水池的相对位置受力改变。

进一步设置:所述热水池的周围设有封圈组件,所述封圈组件包括与热水池连接的挡圈、位于挡圈内的弹性圈。

如此设置,封圈组件能够有效阻挡蒸汽散发,减少热能的散发。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水槽和热水池处均设有进水管。

如此设置,加热水槽的进水管用于引入水,防止使用后水分蒸发减少。热水池的进水管用于增加冷水调节水温或者在排水后对其进行清洗。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水槽和热水池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热水流量的水温调节阀。

如此设置,由于加热水槽长期处于被加热状态,故而温度高于热水池,将加热水槽中的热水通入热水池中时,通过控制水温调节阀来调节热水的流量大小,以控制热水池中的水温。

进一步设置:所述热水池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管。

如此设置,出水管用于将热水池中使用过的水排出,更换新的干净的水,防止霉变,以保证食品安全。

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水管与热水池之间通过过滤管连接,所述过滤管的中部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滤网。

如此设置,由于热水池用来煮食物或蒸食物,故而使用后热水池内易留有杂质,滤网能够将杂质滤去,防止堵塞管道。

进一步设置:所述热水池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加热水槽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如此设置,当水温调节阀打开,使加热水槽内的热水流至热水池中时,由于重力作用,加热水槽中的水会顺畅流入热水池中,不易发生倒流或阻滞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水槽设置为环绕于燃烧装置周围的环形封闭槽。

如此设置,环形设置能够使加热水槽充分接收来自燃烧装置的热能,封闭设置能够防止水分蒸发泄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充分利用炒菜时的明火的热能,同时采用多种加工方式加工食物。在使用明火的热能时,还能够减少运输热水过程中热能的散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餐炉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餐炉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壳;2、燃烧装置;3、锅架;4、蒸煮机构;41、加热水槽;42、热水池;43、蒸架;44、合页;45、架体;46、限位杆;47、封圈组件;48、挡圈;49、弹性圈;5、进水管;6、水温调节阀;7、出水管;8、过滤管;81、滤网;9、阀门;1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节能环保型燃气中餐炉,如图1所示,包括炉壳1。炉壳1内部设有燃烧装置2,燃烧装置2的上方设有位于炉壳1处的锅架3。

如图1所示,该中餐炉还包括蒸煮机构4,蒸煮机构4包括加热水槽41和热水池42。

如图1所示,加热水槽41位于燃烧装置2和锅架3之间,由于燃烧装置2设置为明火,锅架3设置为圆形,故而为了能够环绕在明火周围均匀受热,加热水槽41设置为环形,围绕在燃烧装置2喷出火焰处。加热水槽41采用金属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同时加热水槽41还设置为封闭状,以防水在加热过程中通过蒸汽逸出或由于受热而流出加热水槽41外。

如图1所示,在加热水槽41上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设有控制水流是否断流的阀门9。

如图1所示,进水管5在加热水槽41的侧边处,在加热水槽41背离进水管5的一侧设有与加热水槽41连接的管道10,管道10将加热水槽41和热水池42相连。管道10与地面呈倾斜设置,即加热水槽4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热水池4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管道10与热水池42的连接部位在靠近热水池42的口部处,如此在向热水池42内加水时,不易与热水池42内原有的热水发生对流,停止加水时也不易使热水池42内原有的热水倒流回管道10内。管道10上还设有水温调节阀6。

如图1和2所示,热水池42设置为圆形的容纳池,在热水池42的上方设有用于安放蒸笼的蒸架43。蒸架43设置为与热水池42的口部形状相仿的圆形网状架体45,在架体45的直径所在直线上设有分别位于架体45的两侧的合页44与限位杆46。

如图1所示,在热水池42的口部还设有挡圈48组件,挡圈48组件包括挡圈48和弹性圈49。挡圈48与热水池42口部连接,与热水池42口部所在平面近似垂直设置,在挡圈48内还设有与挡圈48相贴的弹性圈49。

如图1所示,在热水池42背离锅架3的一侧还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设有阀门9。

如图1所示,在热水池42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与热水池42通过过滤管8连接,过滤管8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出水管7与过滤管8的连接处设有外螺纹,热水池42的底部也设有外螺纹,外螺纹均与内螺纹相配合。过滤管8的两端内螺纹之间还设有滤网81。

炒菜时,明火同时加热加热水槽41和锅子,加热水槽41内的热水流至热水池42内,通过控制水温调节阀6来控制热水的流量,以控制热水池42内的水温。长期使用后,通过出水管7排水,多次排水后,清理过滤管8中所滤出的杂质。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