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环保型热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04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环保型热水炉。



背景技术:

热水炉就是通过加热自来水来采暖的锅炉,是指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它的热能( 如电能、太阳能等 )把水加热到额定温度来取得热量的一种热能设备,现有热水炉进料系统均为持续进料,对燃料的利用率低,浪费能源,且需要工人实时看管,浪费人员成本,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卧式环保型热水炉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环保型热水炉以解决现有的燃料的利用率低,浪费人员成本,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的问题。一种卧式环保型热水炉,包括热水炉本体,燃烧室,输水管道,进水口,出水口,废气排放管道,废气排放阀门,水过滤装置,废气出口,水,空气过滤器,燃料和空气混合室,燃料进入口,空气进入口,鼓风机,燃烧喷嘴组和电磁阀门,所述热水炉本体内部的下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上方设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左侧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输水管道的有侧端设有出水口;所述热水炉本体左侧下方设有燃料进入口;所述燃料进入口上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燃料进入口的下方设有空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的左侧端安装有鼓风机;所述燃料进入口和空气进入口的右侧端均安装在燃料和空气混合室的左侧端上;所述燃料和空气混合室的上表面上均匀的安装有燃烧喷嘴组;所述热水炉本体顶部的右侧安装有废气排放管道;所述废气排放管道上安装有废气排放阀门;所述废气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有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安装在水过滤装置的内部;所述水过滤装置装有水;所述水过滤装置右侧顶端安装有空气过滤器。

所述废气排放管道上设有的废气出口安装在水过滤装置内部的最低位置,有利于将废气导向水过滤装置的右侧端。

所述燃料和空气混合室的内部为一个整体空间,有利于燃料和空气的充分混合。

所述输水管道固定在热水炉本体的内壁上,有利于输水管道固定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燃料的利用率高,对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吸收过滤处理再排放到空气中,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和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

1-热水炉本体,2-燃烧室,3-输水管道,4-进水口,5-出水口,6-废气排放管道,7-废气排放阀门,8-水过滤装置,9-废气出口,10-水,11-空气过滤器,12-燃料和空气混合室,13-燃料进入口,14-空气进入口,15-鼓风机,16-燃烧喷嘴组,17-电磁阀门。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环保型热水炉,包括热水炉本体1,燃烧室2,输水管道3,进水口4,出水口5,废气排放管道6,废气排放阀门7,水过滤装置8,废气出口9,水10,空气过滤器11,燃料和空气混合室12,燃料进入口13,空气进入口14,鼓风机15,燃烧喷嘴组16和电磁阀门17,所述热水炉本体1内部的下方设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的上方设有输水管道3;所述输水管道3的左侧端设有进水口4;所述输水管道3的有侧端设有出水口5;所述热水炉本体1左侧下方设有燃料进入口13;所述燃料进入口13上安装有电磁阀门17;所述燃料进入口13的下方设有空气进入口14;所述空气进入口14的左侧端安装有鼓风机15;所述燃料进入口13和空气进入口14的右侧端均安装在燃料和空气混合室12的左侧端上;所述燃料和空气混合室12的上表面上均匀的安装有燃烧喷嘴组16;所述热水炉本体1顶部的右侧安装有废气排放管道6;所述废气排放管道6上安装有废气排放阀门7;所述废气排放管道6的另一端设有废气出口9;所述废气出口9安装在水过滤装置8的内部;所述水过滤装置8装有水10;所述水过滤装置8右侧顶端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1。

所述废气排放管道6上设有的废气出口9安装在水过滤装置8内部的最低位置,有利于将废气导向水过滤装置8的右侧端。

所述燃料和空气混合室12的内部为一个整体空间,有利于燃料和空气的充分混合。

所述输水管道3固定在热水炉本体1的内壁上,有利于输水管道3固定的稳定。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进水口4输送水10,进入输水管道3,打开电磁阀门17让燃料的进入空气混合室12内,打开鼓风机15使得产生的空气与燃料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空气和燃料通过燃烧喷嘴组16进行喷出进行燃烧,对输水管道3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的热水通过出水口5进行输出,燃烧过程之中产生的废气传入水过滤装置8进行过滤和降温,再通过空气过滤器11进行过滤后排放到空气中。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