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3021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指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交换的节能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制药和生物科技行业。目前,大多采用常规的单管板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这些换热器经常由于焊接接不到位,或被腐蚀、老化,容易引起药物泄漏、药物交叉污染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包括介质入口箱、介质出口箱和筒体,在所述介质入口箱上开设有介质入口,在所述有介质出口箱上开设有介质出口,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贯通介质入口箱和介质出口箱;在所述筒体内设有多根换热管,所述的多根换热管相互轴向平行,所述的换热管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至介质入口箱和介质出口箱的外侧端部;还包括有设于介质入口箱外侧的物料入口箱、设于介质出口箱外侧的物料出口箱,所述的介质入口箱和物料入口箱之间、介质出口箱和物料出口箱之间通过管箱法兰连接;在所述介质入口箱和管箱法兰之间、介质出口箱和管箱法兰之间均依次设有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

在对上述双管板换热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管板与介质入口箱/介质出口箱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管板与管箱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设有承接管,所述承接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管板、管箱法兰贯通连接物料入口箱/物料出口箱,承接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管板和介质入口箱/介质出口箱与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数量与承接管数量一致。

在对上述双管板换热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管板为介质入口箱/介质出口箱的外壁板。

在对上述双管板换热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换热管为不锈钢管,其壁厚为0.4mm。

在对上述双管板换热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之间为渗透监测区域。

在对上述双管板换热器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换热管和承接管之间采用快装接头连接,所述的快装接头为偏心变径的快装接头。

在对上述双管板换热器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物料入口箱和物料出口箱的连接处分别设于温度监测仪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双管板的设计避免了使用常规的单管板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易发生交叉污染的风险;筒体与介质入口箱、介质出口箱的连接设计,使得换热管管程内无死角,易于完全排空和保持清洁状态;而且筒体内换热管向两侧介质入口箱、介质出口箱内延伸的布管设计,保证了最大换热面积和最高的换热系数。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包括介质入口箱10、介质出口箱20和筒体30,在所述介质入口箱10上开设有介质入口,在所述有介质出口箱20上开设有介质出口,所述筒体30的两端分别连接贯通介质入口箱10和介质出口箱20;在所述筒体30内设有多根换热管40,所述的多根换热管40相互轴向平行,所述的换热管40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至介质入口箱10和介质出口箱20的端部;还包括有设于介质入口箱10外侧的物料入口箱50、设于介质出口箱20外侧的物料出口箱60,所述的介质入口箱10和物料入口箱50之间、介质出口箱20和物料出口箱60之间通过管箱法兰70连接;在所述介质入口箱10和管箱法兰70之间、介质出口箱20和管箱法兰70之间均依次设有第一管板80和第二管板90。

本实用新型中双管板的设计避免了使用常规的单管板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易发生交叉污染的风险;筒体30与介质入口箱10、介质出口箱20的连接设计,使得换热管40管程内无死角,易于完全排空和保持清洁状态;而且筒体30内换热管40向两侧介质入口箱10、介质出口箱20内延伸的布管设计,保证了最大换热面积和最高的换热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管板80与介质入口箱10/介质出口箱20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管板90与管箱法兰7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板80和第二管板90之间设有承接管100,所述承接管10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管板90、管箱法兰70贯通连接物料入口箱50/物料出口箱60,承接管10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管板80和介质入口箱10/介质出口箱20与换热管40连接,所述换热管40的数量与承接管100数量一致。

所述的第一管板80为介质入口箱10/介质出口箱20的外壁板。

所述换热管40为不锈钢管,其壁厚为0.4mm,其管壁薄,换热效率高,传热效果好。

所述第一管板80与第二管板90之间为渗透监测区域,易于随时监测换热管有无存在泄漏情况。

所述换热管40和承接管100之间采用快装接头连接,所述的快装接头为偏心变径的快装接头,使换热管在使用注射用水或料液流通顺畅和无残留。

在所述物料入口箱50和物料出口箱60的连接处分别设于温度监测仪器,以便直观观察冷却或加热的温度效果。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