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242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



背景技术:

电磁炉一般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在面板上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铁质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呈漩涡状交变运动,通过电流的焦耳热使锅底发热。因此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很多,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现有的电磁炉中,一般使用面板来支撑锅具;在锅具底部发热时,锅具底面的热量传递给电磁炉面板,导致热量的流失严重;而且,锅具在面板上加热时容易出现滑动的情况,导致锅具移位而影响加热效果和安全性。因此,现有的电磁炉面板存在着热量流失严重和加热时锅具易滑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少热量流失,还能够防止加热时锅具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包括面板主体,面板主体上对应锅具加热区域的位置处设置有隔热膜。

前述的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中,所述隔热膜的覆盖面积大于锅具底面的面积;能够对锅具底面进行全面覆盖地隔热,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流失。

前述的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中,所述隔热膜的厚度小于0.5mm;既能够确保隔热效果,又能够使隔热膜易贴合粘结在面板主体上,且能够防止隔热膜影响面板主体的清洗。

前述的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中,所述面板主体上对应隔热膜的位置处设有凸台,隔热膜与凸台的表面包覆连接;能够通过凸台增强支撑锅具处的面板主体部分的结构强度,还能够方便隔热膜的固定。

前述的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中,所述凸台为圆形凸台,凸台的直径大于等于锅具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电磁炉面板的结构,通过在面板主体上对应锅具加热区域的位置处设置隔热膜进行隔热,能够将锅具底面与面板主体表面隔离,防止锅具底部的热量传递给面板,减少了热量的流失;同时,通过隔热膜与锅具底面接触,能够提高摩擦阻力,防止加热时锅具滑动,进而提高加热效果和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膜的覆盖面积大于锅具底面的面积,能够对锅具底面进行全面覆盖地隔热,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流失;且隔热膜的厚度小于0.5mm,既能够确保隔热效果,又能够使隔热膜易贴合粘结在面板主体上,且能够防止隔热膜影响面板主体的清洗;还通过设置凸台来增强支撑锅具处的面板主体部分的结构强度,并方便隔热膜的固定和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少热量流失,防止加热时锅具滑动,还具有加热效果好、安全性好、结构强度好和隔热膜固定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化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化方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面板主体,2-锅具,3-隔热膜,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电磁炉隔热面板,构成如图1至4所示,包括面板主体1,面板主体1上对应锅具2加热区域的位置处设置有隔热膜3。

所述隔热膜3的覆盖面积大于锅具2底面的面积。所述隔热膜3的厚度小于0.5mm。所述面板主体1上对应隔热膜3的位置处设有凸台4(如图2、4所示),隔热膜3与凸台4的表面包覆连接。所述凸台4为圆形凸台,凸台4的直径大于等于锅具2的直径。

工作原理:将隔热膜3包覆安装在面板主体1上的凸台4上,可用高温硅酮胶将隔热膜3粘接的凸台4的上表面和侧面,凸台4能够将隔热膜3定位;使用时,将锅具2的底面放置在凸台4上即可,使锅具2的底面与隔热膜3接触;隔热膜3能够对锅具2底面进行隔热,减少热量的流失,同时隔热膜3还能够起到防滑减震的作用,减小锅具2加热时的振动噪音,防止锅具2在面板上任意滑动造成的不安全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