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723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低噪音燃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体燃料的低噪音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厨房灶具的使用舒适度越来越得到重视。现有的大部分餐饮行业所使用的灶具为采用液体燃料的燃烧器,传统的液体燃料燃烧器因需要大功率风机才能保证足够猛的火力,伴随着灶具不合理的点火燃烧方式,造成了燃烧器在燃烧使用时的风火产生较大的噪音,由于火力过猛还会导致灶具周边的温度扩散,同时使得燃烧器的燃料燃烧能耗提高,一些设置在居民区的餐饮企业经常会因为噪音过大的问题遭到邻近居民的投诉。对于餐饮企业本身而言,使用传统的液体燃料燃烧器作为灶具不仅波及周围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燃具噪音大、温度高还会危害到后厨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影响就餐客人的就餐心情,而且容易对灶具的元器件会产生损害,结合过高的燃料燃烧能耗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液体燃料灶具存在的噪音大、能耗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低噪音燃烧器,通过提高燃烧器的燃烧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液体燃料燃烧器在燃烧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低噪音燃烧器,包括整体炉膛2、Y型燃烧腔体5和燃烧组件;

所述整体炉膛2镶嵌固定在成型灶面3上,整体炉膛的内壁贴设有耐火聚热块1;

所述整体炉膛2的底部固定嵌有风火盘4,所述Y型燃烧腔体5设置在整体炉膛2的底部,通过风火盘4与炉膛内部对接;

所述燃烧组件通过进风管11与Y型燃烧腔体5对接,所述进风管11固定穿过Y型燃烧腔体5的外壁,并与风机12连通,在进风管的内端设置喷油嘴26和点火针27,所述喷油嘴26和点火针27分别通过布置在进风管内的进油管14和高压线20与外部的供油系统和点火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Y型燃烧腔体5为耐火料预制的桶状燃烧腔,所述Y型燃烧腔体5的截面由顶部向下缩小,在Y型燃烧腔体5底部正对进风管的内壁设置弧形凹槽6。

进一步的,所述Y型燃烧腔体5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一环形水箱7,所述环形水箱7内壁和Y型燃烧腔体5外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耐火材料,在环形水箱7上设有进风管贯穿的通道,所述环形水箱7的环形内腔通过一竖直隔板24分隔,在竖直隔板24的两侧水箱外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水箱7的底部还设有放水螺塞10。

进一步的,所述风火盘4上均布有若干风火孔401,位于风火盘中心的风火孔401竖直设置,周边的风火孔401向外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11的外端固定设置进风管后端盖13,所述进油管14和高压线20固定穿过进风管后端盖13,所述进风管11的侧壁开孔与风机12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嘴26和点火针27通过稳焰碟28固定在进风管11内,所述喷油嘴26通过固定在稳焰碟28上的油嘴座25与进油管14连接,所述点火针27固定分布在喷油嘴26的周边。

进一步的,所述供油系统包括与进油管14外端连接的电磁泵15和油箱18,在电磁泵和油箱之间串联设有主过滤器17和精过滤器16。

优选的,所述耐火聚热块1采用由若干聚热弧面板拼装贴覆在整体炉膛2内壁。

本发明中的低噪音燃烧器还包括一控制盒21,所述控制盒21上设有油泵调速器22和电源开关23,分别与供油系统的油泵、风机以及点火器通过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进风、点火结构,将进风管和油嘴设置在一起,提高了燃烧的效率,同时采用Y型燃烧腔体,提高了火焰燃烧的均匀性,在燃烧腔体和炉膛的内壁均采用高温耐火材料,可提高燃烧时的热量聚集效果,因此不需要对燃烧器进行大风量鼓吹即可达到足够的火力,从根本上降低了液体燃料燃烧器需要大风量鼓吹产生的噪音,并且避免了热量的扩散浪费,降低了燃烧能耗。同时在燃烧腔体的外围设置环形水箱,可对燃烧腔体周围的温度进行调节,避免燃烧腔体内的余热扩散,保护燃烧器周边的灶具元器件不受高温破坏,提高了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灶具的使用舒适性。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合理的燃烧结构,提高了燃烧器的燃烧利用效率,是一种噪音低、燃烧充分、能耗低、使用方便、维护简单的节能液体燃烧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低噪音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风火盘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风火盘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向剖视图,具体为实施例中的环形水箱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具体为实施例中的燃烧组件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1-耐火聚热块,2-整体炉膛,3-成型灶面,4-风火盘,401-风火孔,5-Y型燃烧腔体,6-弧形凹槽,7-环形水箱,8-进水口,9-出水口,10-放水螺塞,11-进风管,12-风机,13-进风管后端盖,14-进油管,15-电磁泵,16-精过滤器,17-主过滤器,18-油箱,19-点火器,20-高压线,21-控制盒,22-油泵调速器,23-电源开关,24-隔板,25-油嘴座,26-喷油嘴,27-点火针,28-稳焰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低噪音燃烧器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包括耐火聚热块1、整体炉膛2、成型灶面3、风火盘4、Y型燃烧腔体5、环形水箱7、进风管11、风机12、进风管后端盖13、进油管14、电磁泵15、精过滤器16、主过滤器17、油箱18、点火器19、高压线20、控制盒21、油嘴座25、喷油嘴26、点火针27、稳焰碟28等部件。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分为灶面上的整体炉膛2、灶面下的燃烧腔体以及燃烧组件三大部分。

其中,整体炉膛2用于架设锅具,采用铸铁整体浇筑成型,将整体炉膛2的底面固定在不锈钢板压制的成型灶面3上,同时将整体铸铁炉膛与灶面及底板围成的空间内填充耐火隔热材料砌筑,使其与灶面形成一个隔热整体,还可有效防止灶面升温。在整体炉膛的内壁上贴设有由四瓣圆弧面板拼装而成的耐火聚热块1,耐火聚热块1铺设在整体炉膛2上,用于隔开整体铸铁炉膛与火焰,延长整体铸铁炉膛的使用寿命,同时耐火聚热块1能够吸收燃烧火焰的多余热能,在保证火力的同时,降低燃烧火焰的大小,实现提高燃烧腔体内的温度,提升热能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耐火聚热块1可由模具预制成与整体铸铁炉膛内壁吻合的弧面,以保证安装紧凑,给燃烧腔留有足够空间,确保燃料充分燃烧。

整体炉膛和耐火聚热块的底部均设置一通孔,用于与灶面底部的燃烧腔体对接。

风火盘4镶嵌固定在整体炉膛2和耐火聚热块1的底部通孔中,风火盘4与炉膛之间的间隙填充高温耐火材料,用于限定风火盘在炉膛底部的位置,使风火盘固定在炉膛底部不会发生移位,同时应该保证风火盘和炉膛之间应当可以自由取出。在灶面下方的Y型燃烧腔体5顶部开口通过风火盘4与整体炉膛对接,风火盘4采用耐火烧注料由模具预制成,在对锅具进行加热时,风火盘4用于分散Y型燃烧腔体内的火苗,使火苗较均匀的从风火盘的风火孔喷出,以保证使用时锅底均匀受热,同时风火盘可吸收一部分热量,提高燃烧腔的温度,提高热利用效率,当风火盘升温后,可与升温后的Y型燃烧腔体形成一个高温的内环境,使从燃烧组件的油嘴喷出的油雾充分气化与风机送进来的空气混合燃烧,使燃油充分燃烧,提高燃烧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见图2和图3,所述风火盘4上均布有若干风火孔401,其中位于风火盘中心的风火孔沿风火盘的轴线竖直设置,本实施例在中心风火孔的周边还均匀环绕布置有三圈风火孔环,位于周边的风火孔401向外倾斜设置,如图3所示放置的风火盘使燃烧腔体内的火苗通过风火盘后呈伞状向四周辐射,使得炉膛内的火焰贴紧锅底的弧面,减少锅底局部温度过高产生烧锅;如果将图3中所示的风火盘倒置,则可使燃烧腔体内的火苗通过风火盘后呈锥形聚拢,起到聚火的作用,可用于需要将火苗集中加热的环境。

Y型燃烧腔体5为高温耐火料预制的桶状燃烧腔,其壁厚均匀,Y型燃烧腔体5的截面由顶部向下缩小,有利于燃烧的火焰向上扩散,本实施例中的燃烧腔体上半部截面呈渐缩设置,下半部设置成圆柱内腔,用于安装燃烧组件,在Y型燃烧腔体5的腔体下部侧面有一个圆孔,用于安放进风管11,本实施例中的燃烧组件通过进风管与Y型燃烧腔体内对接设置,在该安装进风管11的圆孔所对燃烧腔体内壁设有一弧形凹槽6,用于使火苗碰壁后较均匀地折射后从风火盘的各个风火口中喷出。

本实施例中的Y型燃烧腔体5外固定套设一环形水箱7,Y型燃烧腔体外壁与环形水箱腔体内壁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高温耐火材料固定,可以把Y型燃烧腔体内的多余热量传递到水腔中,利用水腔中流动的水带动多余热量,以实现整个灶面下方的燃烧腔体外围控温的作用,避免燃烧腔体的热量辐射造成周边工作人员的不适,同时可保护设置在燃烧腔体外围的灶具元器件不受高温损坏。

结合参见图1和图4,环形水箱7由高品质不锈钢板焊接制成,在环形水箱7的环形内腔一侧通过一竖直隔板24分隔,同时在竖直隔板24的两侧水箱外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保证从进水口8进入的冷水能够绕Y型燃烧腔体一周带走热量,然后从出水口9排出,使水腔内的水从进到出单向流动不混合,达到用水带走Y型燃烧腔体内的余热控温的目的,提高冷却效率。在水箱腔体外壁包裹一圈聚酯氨发胞剂用于隔热保温,避免水箱外壁升温导致烫伤。环形水箱7的设置使整个燃烧器的外部温度不扩散,延长燃烧器主体使用寿命,保护外部的电子元件。在环形水箱的下部设有与Y型燃烧腔体所留圆孔相配合的进风管预留通道。

实际应用中,将进水口8设在环形水箱的上部,出水口9设在环形水箱的下部,环形水箱底部设有放水螺塞10,便于清洗水箱。

结合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的燃烧组件通过进风管11与Y型燃烧腔体5对接,进风管11固定穿过环形水箱7和Y型燃烧腔体5的外壁,外侧的进风管与风机12连通,在进风管的内端设置喷油嘴26和点火针27,喷油嘴26通过布置在进风管内的进油管14与外部的供油系统连接,点火针27通过布置在进风管内的高压线20与外部的点火器19连接。在进风管11的外端固定设置进风管后端盖13,进油管14和高压线20固定穿过进风管后端盖13,进风管11则在外侧侧壁开孔与风机12连通。

进风管后端盖13罩装在进风管的外端,然后通过螺丝锁紧固定,进风管后端盖将进风管外端封闭的同时,将进油管和高压线通过接头集成设置在端盖上,便于维护时,取下后端盖就能拿出装在进油管前端的部件,方便维修与更换。

如图5所示,喷油嘴26和点火针27通过稳焰碟28固定在进风管11内,喷油嘴26通过固定在稳焰碟28上的油嘴座25与进油管14连接,点火针27固定分布在喷油嘴26的周边。

本实施例中的进风管11由高品质不锈钢焊接而成,可将风机直接安装于进风管11的外侧壁上,给燃烧腔体内送风。风机11采用低躁音工频外转子风机,运行平稳、静音,功率小节能,进一步降低燃烧鼓风时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的点火器19采用自动延时点火器,无需单设开关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供油系统包括与进油管14外端连接的电磁泵15和油箱18,在电磁泵和油箱之间串联设有主过滤器17和精过滤器16。本实施例采用高品质电磁泵对液体燃料进行泵送,以保证各种油品环境使用。同时在进油管上安装主油路大型主过滤器和分油路精过滤器,以保证油路中无杂质进入油泵和油嘴,延长电磁泵和油嘴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所指的油是指各类可用于燃烧器的液体燃料。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低噪音燃烧器还包括一控制盒21,控制盒21上集成设有油泵调速器22和电源开关23,分别与供油系统的油泵、风机以及点火器通过电路连接,油泵调速器22通过控制液体燃料的输送速度来调节火焰大小,电源开关23控制风机及点火器的启动,关于油泵调速器、风机以及点火器的电路控制为燃烧器的常用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