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静态智能采暖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55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多用静态智能采暖组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领域,主要用于地面、墙面、炕面、床面、桌面、椅面、凳面等区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静态智能采暖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有地板、地板砖、地暖模块等等。

1.地面装饰材料:

地板-需要专人拼装、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容易移位;

地板砖-需要粘合材料粘在一起,维修需要专业工具拆除并且对地板砖有破坏;

地暖模块主要是针对集中供暖地热管线的,拼接式模块由盖板盖在2根以上地暖管上,单块面积大,拼装、维修比较费劲;无拼接式模块,需要操作空间大将地暖管整根、依次穿进模块容腔内,安装费劲、维修更费劲。

2.地脚线:

市面上地脚线产品都是为了遮挡地板铺装时留下的缝隙、保护墙面,打钉或粘胶或吸盘等方法固定在墙面、地板上表面,对墙面有破坏、不耐用、家具无法靠墙摆放,没有支撑装置地板容易移位。

3.暖气:

很多寒冷的地方采用集中供热,即在地下大面积铺设供暖管线或者在地上通过长距离管线与暖气片连接最终与供暖主管线连接形成的供暖网,这种供暖方法耗能多且到达终端用户的温度不稳定,运行成本高,供热管线经常出现问题,在温度上不来时需要用户及时手动排除多余废汽,地暖管容易渗漏维修和清洁起来比较麻烦,因为气候温差大时导致供热温度太热的用户得开窗、降温家里冷了用户投诉双方纠纷不断等等。

市面上有很多电加热采暖设备,直接用电加热器取暖会造成室内空气干燥,给用户带来很多不适应,电加热热得快断电凉的也快。

还有用户自行安装锅炉/空调等循环水设备取暖的,住宅面积小的设备放不开、住宅面积大的需要相对大型设备才够用;用加热器直接与水接触加热的安全隐患多、设备使用寿命短,出现问题整个供暖系统就不能用了。

很多家庭中,有一些家用设施对温度有特殊要求、居家两代人中上年纪的人或者少年不喜欢家里温度高、客厅温度高点卧室温度相对低点比较有益健康,目前市面上的加热装置设定加热区域不够灵活;现代家庭中电器多,用电量大容易超负荷,没有备用电源、不采用集中供热的情况下停电就无法正常享受暖气。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省电节能、快捷便利、智能舒适等观念深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需要一种高效、个性、智能、耐用的加热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户定制、降低噪音、节能降耗、拆装方便、保温效果好、灵活控温的智能采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用静态智能采暖组合装置,主要包括组合模块、弹力伸缩支撑装置、内置式采暖装置、测温装置、中央控制器、备用电源。

所述的组合模块包括弹力层模块、承重层模块、装饰层模块,从下向上依次拼装;

所述的弹力层模块为具有弹力材质制成的,顶面均匀分布有凹槽,四边有凹凸槽,底面平整、与地面或者墙面等平面接触,铺装在最下面一层,拼接在一起,起到减小移动、隔音、隔潮、隔凉、减震的作用。

所述的承重层模块为耐高温材料制成,顶面均匀分布有凹槽,四边有凹凸槽,在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个侧边内各有一个“C”形凹槽,每两块侧边上的“C”形凹槽的承重层模块拼接组成一个方形或长方形或近似圆形或者圆形的容腔,沿着容腔轴向方向放置内置式采暖装置、线缆等部件,底面有与弹力层模块顶面凹槽相匹配的凸体,与弹力层模块交错拼装在一起,两层模块的凹凸槽接合起到互相抑制对方移位的作用,两个“C”形凹槽接合组成的容腔起到隔音、降噪、保温的效果。

所述的装饰层模块为装饰材料制成,顶面为装饰面,四边有凹凸槽,底面有与承重层模块顶面凹槽相匹配的凸体,与承重层模块交错拼装在一起,两层模块的凹凸槽接合起到互相抑制对方移位的作用,顶面起到装饰作用。

所述的弹力伸缩支撑装置为具有韧性强的材质制成的支撑架,每个弹力伸缩支撑装置内安装至少一组的弹力装置,包括“支撑块和柱形伸缩筒和高强度弹力体”;在支撑架内壁相对的两个边上各焊接或粘接或其他方式连接或者固定有一块用于支撑的支撑块,支撑块起到保护支撑架不受内部高强度弹力体挤压造成的损坏;柱形伸缩筒由两个内径不同、形状形同的柱形筒套搭在一起,支撑块上各焊接或粘接或其他方式连接有一个柱形筒,柱形伸缩筒起到指引高强度弹力体支撑方向防止其偏移的作用;柱形伸缩筒内放置有高强度弹力体至少一个,放置一个高强度弹力体其两端可以固定在柱形筒内,也可以不固定在柱形筒内;安装弹力伸缩支撑装置时其内部的弹力装置与组合模块中承重层模块的位置相对应,组合模块因为弹力伸缩支撑装置的支撑胀缩后不会出现移位;弹力伸缩支撑装置内除上述部件外还留有线缆通过的容腔用于隐藏铺设的线缆用;两个弹力伸缩支撑装置之间可以采用凹凸槽或者其他卡槽或者公母榫或者利用磁石等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不采用任何连接方式并排支撑在组合模块与墙面或者边框之间。

所述的内置式采暖装置主要包括有密封热介质管和电加热装置;

所述的密封热介质管包括密封管、导热介质和一定体积的真空组成;密封管材质为PPR、金属、高纤强化塑料等能耐受高温并且能承受一定压力的管体,管体内部填充一定体积的导热介质和一定体积的真空;导热介质为热媒水或者煤油或者过饱和溶液等等可用于生活中安全加热取暖使用的液体导热介质,填充一定体积的导热介质在密封管内且根据管体容积及填充导热介质的受热膨胀度留有一定体积抽真空,真空度根据导热介质的材质、体积、受热后的膨胀率以及加热温度决定,真空部分为导热介质受热膨胀提供空间。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生活中可用于封闭空间内加热工作的采暖装置;密封导热介质管由至少一个“Y/H/U/Ω”等等形状的支架放置或者固定在电加热装置上且与其保持至少不低于2毫米的距离,断电后电加热器快速散热、密封热介质管进入保温状态、便于及时控制采暖温度、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加热操作更安全;电加热装置连接有过热保护及漏电保护装置;电加热装置间使用相匹配的线缆通过串联或者并联或者混合连接方式连接起来,汇总至中央控制器上。

所述的内置式采暖装置中至少一根密封热介质管和至少一个电加热装置组成一个采暖单元,共同放置在组合模块中两块带有“C”形凹槽的承重层模块组成的容腔内;一根密封热介质管可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电加热装置、多根密封导热介质管可以对应一个电加热装置;密封热介质管连接有测压装置,出现渗漏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发送到中央控制器上,根据服务器系统设定的报警或者故障处置联动;用户可以按需铺设。

所述的测温装置包括室内测温装置和室外测温装置,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及划定区域安装相应的测温装置;室外测温装置主要配合中央控制器在设置按照天气变化模式下工作、显示室外温度指数用,测温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中央控制器及时发送温度测量结果。

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主要包括有显示器、处理器、操作系统、可编制程序控制器、通信模块、监测模块、无线控制模块、控温器等等智能元件,用户按需安装;

所述的显示器是用来显示与内置式采暖装置工作相关的信息;所述的处理器是协调各部件工作并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所述的操作系统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安装在中央控制器上的,带有针对远程控制、病毒拦截、防火墙布置、存储备份等等相关防护系统,有效防止黑客或者病毒入侵;所述的可编制程序控制器用于对内置式采暖装置的工作时间、温度变化设定、采暖区域划分以及多区域划分后的工作方式等等的设定;中央控制器根据密封热介质管涉及材料的相关数据和加热器工作上限综合设置温度限制;所述的通信模块、监测模块、无线控制模块、控温器等等元器件用于配合中央控制器对内置式采暖装置工作的预约控制、变换控制、故障预警等等。

用户根据相应的需求安装相关的部件,安装完成后通过软件将相关采暖元器件信息及数据、分布情况及数据、铺设的相关数据等等生成三维模拟图形存储在中央控制器中并与各个控制元件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器结合三维模拟图形和可编制程序控制器逐个对采暖单元进行划分、控制或者设定各;采暖单元出现故障或者预警时在三维模拟图形中调看相关数据一目了然,方便维修,操作更简单;用户还可以针对各采暖单元上面放置的家具、鲜花等物品的温度需求对相应采暖单元进行重新划分及设定,对卧室和客厅、家具下面和活动区域还可以进行差异化温度设定或者调整;用户还可以通过可编制程序控制器对采暖单元编程控制,设定采暖单元工作方式为交替工作、定时工作、错时工作及细化设定工作时间等;还可以连接室外测温装置配合中央控制器根据室外气温变化完成室内智能控制温度工作;各采暖单元通过串联或者并联或者混合连接等方法连接,一处采暖元件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采暖单元工作;用户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利用无线网络对中央控制器进行远程操作及设定、接收相关的故障或预警等。

所述的备用电源是在没有外接电源情况下或者用户使用电器太多防止电路过载临时切换或者设定智能模式切换使用,既保证采暖装置正常工作又不会造成电路过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装饰层和地暖模块的衔接问题、地板容易移位及膨胀后不能恢复、拆装模块容易损坏、电加热装置保温效果差、水加热需要循环设备、液体与电加热装置直接接触影响使用寿命、温度设定不灵活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采暖区域划分最小化、采暖装置工作的多样化、控温灵活化,满足各年龄段人群、各种家具家电等物品的温度需求,与室外温度智能配合,节能、环保、耐用、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采暖、备用电源防止停电及避免使用家用电器过多造成电路过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模块和内置式采暖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部件标记如下:1、真空部分,2、导热介质,3、密封管,4、支架,5、电加热装置,6、弹力层模块,7、承重层模块,8、装饰层模块。

图2是密封热介质管的全剖图;

图2中各部件标记如下:1、真空部分,2、导热介质,3、密封管。

图3是装饰层模块轴测图。

图4是承重层模块轴测图。

图5是弹力层模块轴测图。

图6是弹力伸缩支撑装置侧视图;

图6中各部件标记如下:9、支撑架,10、11、支撑块,12、13、柱形伸缩筒, 14、高强度弹力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多用静态智能采暖组合装置,在一个平面上定好位置将弹力层模块(6)拼装在最下面,再将承重层模块(7)交错拼装在弹力层模块(6)上面且两层模块间的凹凸槽彼此啮合,拼装承重层模块(7)时把电加热装置(5)连接并布置好线缆及相关装置放置进两块承重层模块(7)“C”形凹槽组成的容腔内,再把支架(4)放置或者固定在电加热装置(5)上,将密封热介质管(3)放置在支架(4)上,再将装饰层模块 (8)交错拼装在承重层模块(7)上且两层模块间的凹凸槽彼此啮合,再将弹力伸缩支撑装置填充在边框或者墙面与组合模块之间,其中弹力伸缩支撑装置中的高强度弹力体(14)与承重层模块(7)相对应,布置好的线缆穿过支撑架(9) 内、柱形伸缩筒(12、13)上面或者下面,最后将线缆连接在中央控制器和其他相关元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者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