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取暖火箱节能环保发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551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取暖火箱的电供热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取暖火箱节能环保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取暖火箱的不足是,其电热机构容易损坏,而且更换修复难,发热面小,火力集中灼烧,安全隐患大,耗电多,舒适度差,在使用、运输、搬移、闲置拆装时,其电热机构极易出现接触不良、电热元件损坏等故障,而且不容易修复,制造使用成本高;现有电取暖火箱拆装后,不仅很难恢复原样,使用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发热选择余地小,影响取暖舒适度,发热元件的火焰过于集中直射烧灼搁脚机构及其上面的覆盖物,容易发生火灾,发热装置与控制装置的连接容易出现故障,尤其发热装置损坏、连接故障等不容易修复,迫使箱体废止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取暖火箱节能环保发热装置,其电热机构供热面大,火力分散,供热平和均匀,取暖可选择性好,节电、舒适,尤其安装、拆卸简便,电热机构安全耐用,可以预制成标准构件,运输、拆换简便,多次拆装不影响质量,使用成本低,使取暖更安全、更舒适、更省电、更环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取暖火箱节能环保发热装置,包括热源管,在该热源管安装有电热元件,所述热源管安装在底扁管上,该底扁管可拆装设于电取暖火箱的箱体中。所述热源管可以采用石英管。

所述底扁管至少两根,该底扁管通过连接机构形成整体,所述热源管至少两根,该热源管排列安装在底扁管上。

在所述底扁管的两外侧设有侧扁管,该侧扁管高于底扁管,所述热源管排列安装在两侧扁管之间,所述底扁管、侧扁管通过连接机构形成整体。

在所述底扁管的两外侧设有侧扁管,该侧扁管高于其中间的底扁管,该底扁管平行排列,所述热源管平行排列安装在侧扁管之间的底扁管上,所述底扁管、侧扁管通过连接机构形成整体。

在所述底扁管设有电热元件与控制装置的接线机构。

所述底扁管、侧扁管具有绝缘耐温材料层。

所述底扁管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底扁管、侧扁管之间具有间隔。

所述热源管间隔排列设置。

在所述每根或者每行热源管的中部设有间隔缝或者裂缝。

所述每根或者每行热源管上的间隔缝或者裂缝不在一条直线上,在所述间隔缝和/或热源管的上面设有间隔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取暖火箱取暖,它供热面大,火力分散,供热平和均匀,取暖可选择性好,节电、舒适,尤其安装、拆卸简便,电热机构安全耐用,可以预制成标准构件,运输、拆换简便,多次拆装不影响质量,使用成本低,使取暖更安全、更舒适、更省电、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底扁管,2.侧扁管,3.热源管,4.电热元件,5.间隔固定机构,6.连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取暖火箱节能环保发热装置,包括热源管3,在该热源管3安装有电热元件4,所述热源管3安装在底扁管1上,该底扁管1可拆装设于电取暖火箱的箱体中。

所述底扁管1至少两根,该底扁管1通过连接机构6形成整体,所述热源管3至少两根,该热源管3排列安装在底扁管1上。在所述底扁管1的两外侧设有侧扁管2,该侧扁管2高于其中间的底扁管1,该底扁管1平行排列,所述热源管3平行排列安装在侧扁管2之间的底扁管1上,所述底扁管1、侧扁管2通过连接机构6形成整体。所述底扁管1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底扁管1、侧扁管2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热源管3间隔排列设置。

在所述每根或者每行热源管3的中部设有间隔缝或者裂缝,所述每根或者每行热源管3上的间隔缝或者裂缝不在一条直线上,在所述间隔缝和/或热源管3的上面设有间隔固定机构5。在所述底扁管1设有电热元件4与控制装置的接线机构。

所述底扁管1、侧扁管2可以设置绝缘耐温材料层。

本实施例采用六行热源管,其中部具有间隔缝(间隔固定机构5之下),具有六根底扁管,两根侧扁管。在底扁管或/和侧扁管设有连接电取暖火箱的安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源管可以采用石英管。

所述底扁管、侧扁管以及热源管也可以相邻不留间隔安装。所述电热元件可以采用电热丝,或者其他适宜电热元件。所述底扁管、侧扁管可以使用市售的不锈钢扁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