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4655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恒温炉,加热元件、控制元件、气流搅动风机在一个炉腔内造成气流紊乱、控温精度均匀性不高,导致加工后元件质量差。

因此,必须针对上述缺陷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温炉,解决了经过恒温炉加工后元件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恒温炉,包括机柜,所述机柜上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工作腔、中工作腔和下工作腔,所述上工作腔左端和所述中工作腔左端连通,所述上工作腔右端与所述下工作腔右端连通,所述上工作腔内部右端设有与所述下工作腔连通的第一变频风机,所述上工作腔内部左端设有与中工作腔连通的第二变频风机,所述上工作腔内部中间设有可控加热器,所述第一变频风机与所述可控加热器之间的所述上工作腔上设有入口风机,所述中工作腔下面与所述下工作腔上面共用网孔板,所述网孔板上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网孔,所述下工作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下工作腔上左右贯穿有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下工作腔下面右端设有排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右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机柜上的收集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柜上设有与所述输送带相配合的输送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上工作腔、中工作腔和下工作腔的结构设计,避免加热元件、控制元件、气流搅动风机在一个炉腔内造成气流紊乱、控温精度均匀性不高,从而提高了加工后元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温炉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1、产品;2、中工作腔;3、第二变频风机;4、上工作腔;5、可控加热器;6、入口风机;7、第一变频风机;8、温度传感器;9、产品收集器10、机柜;11、输送带;12、排风口;13、下工作腔;14、网孔板;15、输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恒温炉,包括机柜10,机柜10上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工作腔4、中工作腔2和下工作腔13,上工作腔4左端和中工作腔2左端连通,上工作腔4右端与下工作腔13右端连通,上工作腔4内部右端设有与下工作腔13连通的第一变频风机7,上工作腔4内部左端设有与中工作腔2连通的第二变频风机3,上工作腔4内部中间设有可控加热器5,第一变频风机7与可控加热器5之间的上工作腔4上设有入口风机6,中工作腔2下面与下工作腔13上面共用网孔板14,网孔板14上均匀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网孔,下工作腔1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8,下工作腔13上左右贯穿有输送带11。

产品1在输送带11的带动下,通过下工作腔13,上工作腔4内部的恒温空气通过第二变频风机3吹入中工作腔2内,通过网孔变成向下的均匀气流,吹到产品1上,在整个下工作腔13内,气流均匀一致;下工作腔13尾段的空气经过第一变频风机7的吹动进入上工作腔4,同时新空气通过入口风机6补充进入上工作腔4,通过可控加热器5将空气加热到恒定温度,再经过第二变频风机3进入中工作腔2和下工作腔13内。

下工作腔13下面右端设有排风口12。通过排风口12将多余空气排出。

输送带11右端设有固定在机柜10上的收集容器9。机柜10上设有与输送带11相配合的输送电机15。通过收集容器9收集经过加工后的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工作腔、中工作腔和下工作腔的结构设计,避免加热元件、控制元件、气流搅动风机在一个炉腔内造成气流紊乱、控温精度均匀性不高,从而提高了加工后元件的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