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装置及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375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排烟装置及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排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烟装置及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油烟机的拢烟腔体通过与油烟直接接触而冷凝油烟,由于油烟具有较高的温度,拢烟腔体对油烟冷凝效果不佳,油烟容易从拢烟腔体内逃逸,并且未冷凝的油烟容易进入油烟机内其他部件(例如蜗壳、叶轮等),进而容易对油烟机的使用产生进一步的消极影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排烟装置及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包括罩体、变温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罩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拢烟腔体,所述变温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变温装置包括变温元件,所述变温元件包括热连接所述拢烟腔体的第一变温端,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变温装置,在所述排烟装置进行排油烟工作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变温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变温端冷却所述拢烟腔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在排油烟时,控制装置可控制变温元件冷却拢烟腔体,以加强油烟的冷凝分离效果,从而提升了用户检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拢烟腔体形成有内凹的拢烟室,所述第一变温端设置在与所述拢烟室的内表面相背的所述拢烟室的外表面上以直接热连接所述拢烟腔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温装置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热连接所述第一变温端及所述拢烟腔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排烟装置进行油烟清洁工作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变温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变温端加热所述拢烟腔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温元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变温端相背的第二变温端,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变温元件以使所述第一变温端冷却所述拢烟腔体时所述第二变温端变热,及使所述第一变温端加热所述拢烟腔体时所述第二变温端变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温装置包括散热元件,所述散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变温端的端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元件在所述第二变温端的正投影面积覆盖所述第二变温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温装置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元件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组件及控制模块,所述输入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输入组件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指令控制所述变温元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包括烟道部,所述烟道部连接所述本体并位于所述本体的上侧,所述烟道部开设有油烟通道,所述油烟通道连通所述拢烟腔体的内部,所述变温装置的数目为多个,所述多个变温装置间隔地围绕所述烟道部设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排烟装置,所述排烟装置包括罩体、变温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罩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拢烟腔体,所述变温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变温装置包括变温元件,所述变温元件包括热连接所述拢烟腔体的第一变温端,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变温装置,所述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排烟指令并根据所述排烟指令控制所述变温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变温端冷却所述拢烟腔体;

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清洁指令并根据所述清洁指令控制所述变温元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变温端加热所述拢烟腔体。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排油烟时,控制装置可控制变温元件冷却拢烟腔体,以加强油烟的冷凝分离效果,从而提升了用户检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烟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生成所述排烟指令或所述清洁指令。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变温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排烟装置10;

罩体11、本体111、拢烟腔体112、拢烟室113、外表面113a、烟道部114、油烟通道115、变温装置12、变温元件121、第一变温端122、第二变温端124、散热元件125、风扇126、控制装置13、输入组件131、控制模块132、进气格栅14、风机组件15、蜗壳151、叶轮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图6,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10包括罩体11、变温装置12及控制装置13。

罩体11包括本体111。本体111形成有拢烟腔体112。变温装置12设置在本体111上。变温装置12包括变温元件121。变温元件121包括热连接拢烟腔体112的第一变温端122。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变温装置12。在排烟装置10进行排油烟工作时,控制装置13用于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10在排油烟时,控制装置13可控制变温元件121冷却拢烟腔体112,以加强油烟的冷凝分离效果,从而提升了用户检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示例中,第一变温端122热连接拢烟腔体112指的是第一变温端122与拢烟腔体112之间可进行所期望的热交换。也就是说,第一变温端122能够将冷量传递至拢烟腔体112,从而到达冷却拢烟腔体112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拢烟腔体112形成有内凹的拢烟室113。第一变温端122设置在与拢烟室113的内表面相背的拢烟室113的外表面113a上以直接热连接拢烟腔体112。

如此,油烟在拢烟室113内得到冷却,拢烟室113对油烟具有聚集的作用,在油烟进入拢烟腔体112内后,第一变温端122能够直接吸收拢烟腔体112的热量,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拢烟腔体112内的温度,进而能够促进拢烟腔体112对油烟的冷凝效率,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油烟从拢烟腔体112内逃逸。同时,第一变温端122直接热连接拢烟腔体112的连接方式较简单和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变温装置12包括导热件(图未示出)。导热件热连接第一变温端122及拢烟腔体112。

如此,可提高第一变温端122及拢烟腔体112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具体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热件可采用导热管或导热胶连接第一变温端122和拢烟腔体1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排烟装置10进行油烟清洁工作时,控制装置13用于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

如此,可使得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得到软化,从而可便于清洁。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3能够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将拢烟腔体112的温度加热至50~60℃。如此,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能够得到充分的软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变温元件121包括与第一变温端122相背的第二变温端124。控制装置13用于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时第二变温端124变热,及使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时第二变温端124变冷。

如此,在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时,第一变温端122可通过第二变温端124散热,在使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时,第一变温端122可软化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以便于清洁油烟。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排烟装置10进行排油烟工作时,控制装置13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并使得第一变温端122通过第二变温端124散热。在需要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时,控制装置13通过改变变温元件121的电流方向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时第二变温端124变冷,从而实现对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的软化。

在一个例子中,变温元件121为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可根据珀尔帖效应工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变温装置12包括散热元件125。散热元件125设置在第二变温端124的端面上。

如此,散热元件125的设置提高了变温元件121的热交换效率,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变温元件121的制冷或制热效率。

可以理解,为了提高散热元件125的散热面积,散热元件125可以为片状的散热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元件125在第二变温端124的正投影面积覆盖第二变温端124。

如此,散热元件125的散热面积较大,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灰层等外来物质落入第二变温端124上而影响换热效果,又进一步保证了变温元件121的热交换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变温装置12包括风扇126。风扇126设置在散热元件125上。

如此,风扇126可以加快第二变温端124的散热速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3包括输入组件131及控制模块132。输入组件131连接控制模块132。输入组件131用于接收用户指令。控制模块132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

如此,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变温装置12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这样提高了变温装置12运行的可操作性。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输入组件131用于接收用户指令生成排烟指令或清洁指令。在需要排烟装置10进行排油烟工作时,控制模块132接收输入组件131的排烟指令并根据排烟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从而实现对进入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的冷却。在需要排烟装置10进行清洁工作时,控制模块132接收输入组件131的清洁指令并根据清洁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从而实现对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的软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输入组件131包括与控制模块132连接的按键(图未示出)。输入组件131通过按键接收用户指令。

如此,方便用户的操作。按键例如可设置在本体111上,以方便用户操作。按键可具有排烟按键和清洁按键,当用户按下排烟按键时,排烟装置10开始抽排油烟,输入组件131生成排烟指令,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当用户按下清洁按键时,输入组件131生成清洁指令,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入组件包括无线连接模块,用于接收从远程控制终端输入的用户指令,远程控制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个人计算机等,无线连接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用户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实现用户指令的输入。远程控制终端可显示有操作界面,用户可以操作界面输入用户指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罩体11包括烟道部114。烟道部114连接本体111并位于本体111的上侧。烟道部114开设有油烟通道115。油烟通道115连通拢烟腔体112的内部。变温装置12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变温装置12间隔地围绕烟道部114设置。

如此,多个变温装置12可实现对拢烟腔体112整体的均匀制冷,从而可避免由于拢烟腔体112各处温度不均匀而影响拢烟腔体112对油烟的制冷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烟装置10包括进气格栅14。进气格栅14设置在油烟通道115的进口。

如此,进气格栅14能够过滤掉油烟中较大的油烟颗粒,从而可防止油烟通道115的堵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烟装置10包括设置在烟道部114内的风机组件15。风机组件15包括蜗壳151及叶轮152。叶轮152设置在蜗壳151中。叶轮152用于将油烟从112向油烟通道115内吸入并最终排出油烟通道115。

如此,风机组件15可提供较大的动力,利于油烟的排出。

请一并参阅图1~图6,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10的控制方法用于排烟装置10。排烟装置10包括罩体11、变温装置12和控制装置13。罩体11包括本体111。本体111形成有拢烟腔体112。变温装置12设置在本体111上。变温装置12包括变温元件121。变温元件121包括热连接拢烟腔体112的第一变温端122。控制装置13电性连接变温装置12。排烟装置1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控制装置13接收排烟指令并根据排烟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

控制装置13接收清洁指令并根据清洁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烟装置10的控制方法中,在排油烟时,控制装置13可控制变温元件121冷却拢烟腔体112,以加强油烟的冷凝分离效果,从而提升了用户检验。

同时,控制装置13可控制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这样可软化拢烟腔体112的油烟,进而可利于油烟的清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排烟装置1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排烟指令或清洁指令。

如此,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变温装置12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这样提高了温度变温装置12运行的可操作性。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3包括输入组件131及控制模块132。输入组件131连接控制模块132。输入组件131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排烟指令或清洁指令。控制模块132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

在需要排烟装置10进行排油烟工作时,控制模块132接收输入组件131的排烟指令并根据排烟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从而实现对进入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的冷却。在需要排烟装置10进行清洁工作时,控制模块132接收输入组件131的清洁指令并根据清洁指令控制变温元件121以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从而实现对拢烟腔体112内的油烟的软化。

在本发明示例中,输入组件131包括与控制模块132连接的按键(图未示出)。输入组件131通过按键接收用户指令。

如此,方便用户的操作。按键例如可设置在本体111上,以方便用户操作。按键可具有排烟按键和清洁按键,当用户按下排烟按键时,排烟装置10开始抽排油烟,输入组件131生成排烟指令,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冷却拢烟腔体112;当用户按下清洁按键时,输入组件131生成清洁指令,使得第一变温端122加热拢烟腔体112。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入组件包括无线连接模块,用于接收从远程控制终端输入的用户指令,远程控制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智能设备、个人计算机等,无线连接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用户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实现用户指令的输入。远程控制终端可显示有操作界面,用户可以操作界面输入用户指令。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