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5128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一方面室内空气本身含有尘螨、甲醛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微生物或有害气体,另一方面大气污染使得室内经自然对流换气后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室内空气中可吸入肺颗粒物含量严重上升,空气中含有大量黏性的细小颗粒悬浮物,其粒径为数微米或亚微米。要从空气中除去这些黏性的细小颗粒物是非常困难的,传统空气净化器中采用过滤尘埃、混合负离子进行消除异味及有害气体,或者采用活性炭对空气进行多层过滤的方式进行空气的净化,但是往往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净化方式单一,未能涉及多方面净化技术进行对空气进行净化。且现有空气净化装置的能耗大,不能做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可以净化室内空气且充分运用多种净化方式,并能做到低能耗、环保、高效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和方法,实现室内空气的充分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未能将室内有害、有毒气体充分除净,以及室内空气无法得到充分净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植物净化相结合的新型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种有水培植物的凹形水槽、位于凹形水槽下方的工作箱、高压静电发生装置、静电雾化器、引流风机和支叉状电极;

所述静电雾化器安装在工作箱的顶部、且与凹形水槽相连通;所述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安装在工作箱内,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负极与支叉状电极相连,支叉状电极位于静电雾化器垂直方向的下方,且支叉状电极与静电雾化器的轴线共线;所述静电雾化器下方形成喷雾区;所述引流风机安装在工作箱下方的进风口处,引流风机与进风口之间安装有滤尘网;

所述喷雾区和引流风机之间用挡雾导流板隔开;所述挡雾导流板上在距挡雾导流板圆心一定距离r的圆周处有依次排列的多个引流孔;

所述工作箱的上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罩有滤雾网。

上述方案中,所述凹形水槽包括内水箱和外水箱;所述内水箱用于养水培植物,所述外水箱为静电雾化器供水,所述凹形水槽中开连通口用于连通内水箱和外水箱、且连通口距内水箱箱底有一定高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挡雾导流板中央及四周边缘呈凹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静电雾化器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工作箱的顶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出风口保持向上的一定角度。

一种利用所述的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室内空气首先经引流风机作用通过滤尘网,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初次净化;接着空气通过挡雾导流板进入由静电喷雾器形成的喷雾区,支叉状电极放电释放负离子使微米的液滴带上静电,带静电微液滴吸附空气中的尘粒,实现对空气的二次净化,同时,支叉状电极电晕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可以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分解空气中的有机物;再者,经过雾化区的空气伴随着更细小的雾滴和负离子由出风口排到净化装置外,经负离子作用,室内空气中的尘粒聚并、沉降以实现空气净化;所述凹形水槽中水培植物对室内空气也会起到净化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的是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植物净化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空气净化方法,首先室内空气经引流风机作用通过滤尘网,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初次净化;接着空气通过挡雾导流板进入由静电喷雾器形成的喷雾区,经过带静电微液滴的作用实现对空气的二次净化,与此同时,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也可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再者经雾化区的空气伴随着更细小的雾滴和负离子由出风口排出到净化装置外,经负离子作用,室内空气中的尘粒聚并、沉降以实现空气净化,其中微小雾滴起到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凹形水槽中水培植物对室内空气也会起到净化作用。如此反复以达到净化空气作用的目的。

2.本发明采用水做的除尘介质,与现有除尘技术相比,更加环保,且可以给室内补充湿度,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雾化能耗很低,带负离子贴近自然净化,是模拟大自然自然净化的原理,节能高校,环保性强。

3.本发明所述挡雾导流板上开设引流孔,引流风机的风通过引流孔扰动喷雾区的喷雾,使其充分混合,且挡雾导流板的中间没有引流孔,喷雾不会通过挡雾导流板的中间部分漏到引流风机上,且挡雾导流板中间及两侧设有凹处,空气在喷雾区进行物理净化后,含尘雾滴会积在挡雾导流板中间及两侧的凹处,最终雾滴会以蒸发的形式排出该净化装置,引流风机不会因水引起短路,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雾化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凹形水槽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引流孔分布图。

图中,1、水培植物;2、连通口;3、凹形水槽;4、固定座;5、高压静电发生装置;6、出风口;7、静电雾化器;8、地极;9、喷雾区;10、滤雾网;11、挡雾导流板;12、引流风机;13、支叉状电极;14、工作箱;15、滤尘网;16、进风口;17、引流孔18、内水箱;19、外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水培植物1、凹形水槽3、固定座4、高压静电发生装置5、出风口6、静电雾化器7、滤雾网10、挡雾导流板11、引流风机12、支叉状电极13、工作箱14、滤尘网15和进风口16。

所述静电雾化器7安装在工作箱14的顶部、且与凹形水槽3相连通;所述高压静电发生装置5安装在工作箱14内,高压静电发生装置5的负极与支叉状电极13相连,支叉状电极13位于静电雾化器7垂直方向的下方,且支叉状电极13与静电雾化器7的轴线共线;所述静电雾化器7与引流风机12之间形成喷雾区9;

所述引流风机12安装在工作箱14下方的进风口16处,引流风机12与进风口16之间安装有滤尘网15;所述工作箱14的上部设有出风口6,所述出风口6上罩有滤雾网10,且出风口6需要保持向上的一定角度。

该净化装置沿气流方向经过的结构依次为:进风口16、滤尘网15、引流风机12、挡雾导流板11、喷雾区9、滤雾网10、出风口6。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座4用于固定静电雾化器7,连接在凹形水槽3下方。水从凹形水槽3的外水箱19经固定座4进入静电雾化器7,为雾化装置进行供水。静电雾化器7与地极8相连,加水时可以确保用户安全。支叉状电极13连高压静电发生装置5的负极,且支叉状电极13距静电雾化器7的高度以能产生稳定的电晕放电电场来确定,以确保达到雾化最好效果。空气进入喷雾区9后与带负电的雾滴混合,雾滴吸附进入喷雾区9空气中的尘粒;其次,支叉状电极13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空气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异味及分解室内有机物。

如图3所示,凹形水槽3中开用于连通内水箱18与外水箱19的连通口,根据水培植物的特性,保证连通口2距内水箱18箱底有一定高度,以确保内水箱18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从而保证水培植物1不会因缺水而枯萎。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水雾及较大水滴打湿引流风机12上,在引流风机12和喷雾区9之间用挡雾导流板11隔开。同时为了使气流有效进入喷雾区9,还需要在所述挡雾导流板11上距挡雾导流板11圆心一定距离r的圆周处均匀排列布置多个引流孔17。一方面,引流风机12的风通过引流孔17扰动喷雾区9的喷雾,使其充分混合,另外,挡雾导流板11的中间没有引流孔17,喷雾不会通过挡雾导流板11的中间部分漏到引流风机12上,引流风机12不会因水引起短路,使用更加安全。所述挡雾导流板11中央及四周边缘呈凹形,空气在喷雾区9进行物理净化后,含尘雾滴会积在挡雾导流板11中间及两侧凹处,最终雾滴会以蒸发的形式排出该净化装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静电雾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室内空气首先经引流风机12作用通过滤尘网15,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初次净化;接着空气通过挡雾导流板11进入由静电喷雾器7形成的喷雾区9,支叉状电极13放电释放负离子使微米的液滴带上静电,带静电微液滴吸附空气中的尘粒,实现对空气的二次净化,同时,支叉状电极13电晕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可以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分解空气中的有机物;再者,经过雾化区9的空气伴随着更细小的雾滴和负离子由出风口6排到净化装置外,经负离子作用,室内空气中的尘粒聚集、沉降以实现空气净化;所述凹形水槽3中水培植物1对室内空气也会起到净化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是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植物净化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空气净化方法,同时采用水做的除尘介质,与现有除尘技术相比,更加环保,且可以给室内补充湿度,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雾化能耗很低,带负离子贴近自然净化,是模拟大自然自然净化的原理,节能高校,环保性强,能将室内有害、有毒气体充分除净,使室内空气得到充分净化。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