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000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载体烧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填料由于其良好的材料稳定性,能够耐热耐冷耐酸耐碱的特性而广泛作为催化剂的载体。而在陶瓷催化剂载体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需要进行窑炉烧结的操作。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隧道窑和推板窑,而相对于推板窑,隧道窑具有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一般都是由运载小车装载陶瓷催化剂载体从隧道窑的一端窑洞口由液压缸推入,再从另一端窑洞口从移出,这一过程中,在隧道窑内完成烧结的操作。但在烧结前和烧结后都需要操作人员直接推动运载小车实现位置转移,较为吃力,尤其是在需要转弯时更为吃力,工作强度较大。同时在移出窑洞检查时发现部分产品未完全烧结需要返工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包括纵向安装于地面上的至少一个窑炉,窑炉中设有两端贯穿的窑洞,于窑炉两端位置的地面上分别凹陷形成有一道横向设置的槽口,且每一槽口内均铺设有两道横向设置的第一轨道,每一槽口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架设于第一轨道上并可沿第一轨道水平移动的摆渡小车;

地面上还铺设有纵向设置的两道第二轨道,且两道第二轨道均被两个槽口分隔为三段式结构,摆渡小车上设置有两道纵向设置的第三轨道,每一窑炉内铺设有两道纵向设置的第四轨道,且两道第四轨道的间距、两道第三轨道的间距均与两道第二轨道的间距相等,于每一窑炉的一端的地面上还固装有一个顶推装置;

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以装载陶瓷催化剂载体的运载小车,运载小车可沿着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移动,并在顶推装置推动下沿着第四轨道移动进入窑洞中进行烧结操作。

较佳的,窑炉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窑炉相互平行。

较佳的,摆渡小车包括摆渡平台、安装于摆渡平台下方的四个滚轮、安装于摆渡平台一侧的推手,且滚轮上周向开设有与第一轨道形状相配的环形槽,四个滚轮对称布置于两道第一轨道上,且第三轨道设置于摆渡平台上。

较佳的,运载小车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多层装载台、安装于底板下方的至少四个车轮,且车轮上周向开设有与第二轨道形状相配的环向槽,四个车轮对称布置于两道第二轨道上。

较佳的,顶推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头端连接有一个顶头,顶头端面上开设有一道呈“一”字型的豁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能够方便省力的完成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的功能,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能够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3对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多个灶台的厨房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为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的立体图;结合图2,为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以及图3,为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用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的俯视图。且为清晰显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图中省略示出部分结构。并定义如图3中所示的方向中,纸面上的左右方向为横向方向,纸面上的上下方向为纵向方向。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窑炉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应用于陶瓷催化剂载体烧结,其包括纵向安装于地面1上的至少一个窑炉2,窑炉2中设有两端贯穿的窑洞21,于窑炉2两端位置的地面1上分别凹陷形成有一道横向设置的槽口3,且每一槽口3内均铺设有两道横向设置的第一轨道4,每一槽口3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架设于第一轨道4上并可沿第一轨道4水平移动的摆渡小车9;地面1上还铺设有纵向设置的两道第二轨道5,且两道第二轨道5均被两个槽口3分隔为三段式结构,摆渡小车9上设置有两道纵向设置的第三轨道6,每一窑炉2内铺设有两道纵向设置的第四轨道7,且两道第四轨道7的间距、两道第三轨道6的间距均与两道第二轨道5的间距相等,于每一窑炉2的一端的地面1上还固装有一个顶推装置10;本发明隧道窑炉2承载车循环运转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以装载陶瓷催化剂载体的运载小车8,运载小车8可沿着第二轨道5和第三轨道6移动,并在顶推装置10推动下沿着第四轨道7移动进入窑洞21中进行烧结操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载小车8装载陶瓷催化剂载体即陶瓷填料后由装料区(如图3中下方箭头起始方向)进入第二轨道5,将接近装料区的槽口3中的摆渡小车9移动至与两段第二轨道5相互接轨,推动运载小车8至摆渡小车9的第三轨道6上,将摆渡小车9沿着第一轨道4移动至第三轨道6与其中一个窑炉2中的第四轨道7相接轨的位置,顶推装置10启动,由顶推装置10的推动部推动运载小车8沿着第四轨道7驶入窑洞21中进行烧结操作,且一个窑洞21中可持续推入多个运载小车8,在后方运载小车8的推动下,前侧的运载小车8逐步的沿着第四轨道7向远离顶推装置10的窑炉2另一端移动,待前方的运载小车8烧结一定时间后,由顶推装置10顶推后方的运载小车8,此时由另一侧的摆渡小车9与第四轨道7相并轨,接收运载小车8至接近卸料区的槽口3的摆渡小车9上,并推送至与该槽口3相接的两段第二轨道5上,相并轨后,进行筛选,若烧结充分,将运载小车8推送至卸料区(如图3中上方箭头所指方向),若烧结不完全,则沿着第二轨道5回到接近装料区的槽口3中的摆渡小车9上,再次进行烧结的操作。从而能够方便省力的完成隧道窑炉2承载车循环运转的功能,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能够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中所示,窑炉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窑炉2相互平行,两个窑炉2共用位于两端位置的两个槽口3。使得摆渡小车9能够将更多的装载有陶瓷催化剂载体的运载小车8移送至窑炉2的窑洞21中,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摆渡小车9包括摆渡平台91、安装于摆渡平台91下方的四个滚轮(图中未示出)、安装于摆渡平台91一侧的推手92,且滚轮上周向开设有与第一轨道4形状相配的环形槽,四个滚轮对称布置于两道第一轨道4上,且第三轨道6设置于摆渡平台91上。具体的,环形槽压置于第一轨道4上,能够起到导引方向的作用,四个滚轮分左右两组,每组中的两个滚轮配合在一道第一轨道4上。进一步的,每一槽口3内分别设置有用以定位摆渡小车9位置的多个定位组件(图中未示出),具体可以是设置在槽口3边沿上可翻折的横杆,且在与两个窑炉2相对的位置上和第二轨道5和槽口3相接的位置上均设置一根横杆,具体的,横杆一端铰接在地面1上。其为常规定位结构,故这里省略赘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运载小车8包括底板81、设置于底板81上的多层装载台82、安装于底板81下方的至少四个车轮(图中未示出),且车轮上周向开设有与第二轨道5形状相配的环向槽,四个车轮对称布置于两道第二轨道5上。具体方式与上述的滚轮配合于第一轨道4上的方式相同,故这里省略赘述。使用时,将盛有陶瓷催化剂填料的料框安置于多层装载台82上,且装载后的高度不高于窑洞21内拱顶的高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顶推装置10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头端连接有一个顶头11,顶头11端面上开设有一道呈“一”字型的豁口(图中未示出),使用时,由豁口嵌入底板81一侧,使得推动时动作更为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