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建筑抽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75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建筑抽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建筑抽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对于建筑物的通风效果,是居民十分关注的内容,也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对于目前的城市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因此,通常都是高楼林立的情况,而各幢高楼之间由于相互遮挡,往往导致通风不畅。此外,庞大的建筑楼顶气流速度快,风力很大,但内部房屋单元的通风却是极为不通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建筑抽风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建筑抽风系统,包括通风管、喷射装置、空心转轴、轴承、导向结构以及过滤结构;

所述通风管从建筑顶部伸入到基层,每一层的建筑单元设置有连通通风管的通风支管,通风支管端口连接所述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下部连通形成连通区域,该连通区域底部用于存放过滤介质;在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侧面设有排污管道,该排污管道用于排放连通区域中的废料,排污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第一腔室顶部连通有进气管,第二腔窒顶部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连接通风支管端口,进气管接入建筑内部单元空间的空气;

所述喷射装置包括收缩管、出口管及真空腔室;所述收缩管是管口径逐渐缩小的管件,收缩管横置在所述真空腔室内,且收缩管的大端口露出真空腔室;真空腔室一侧面连通有所述出口管,出口管与收缩管的细端口相对应;

所述空心转轴通过固定在建筑上的轴承固定,空心转轴下部内壁与所述通风管外壁间隙配合连接,空心转轴绕转轴轴线旋转;空心转轴上部与所述喷射装置固定连接,且空心转轴与真空腔室相连通;

所述喷射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立柱及受风板;立柱侧面固定连接受风板,受风板平面与立柱在同一平面;立柱与空心转轴在同一轴线上,且受风板平面与收缩管大端口平面垂直,受风板向收缩管细端口一侧伸展。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结构用透明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收缩管的大端口与小端口的口径比例为(10-15):1。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支管设置有管道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转轴由固定在建筑上的两承轴固定。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利用建筑顶部的风力源,将建筑内部的单元空间空气抽出至建筑顶部,加速单元空间与建筑外部的空气交换速度。

2.本发明充分利用建筑顶部的风力源,结构巧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3.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过滤结构可对建筑单元空间空气进行粉尘、油液以及有害气体的过滤回收;空气在室内先进行过滤回收再排放到建筑外部,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建筑顶面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过滤结构112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保护支管12的剖视图;

其中:1-通风管,11-通风支管,111-管道调节阀,112-过滤结构,1121-第一空腔,1122-第二空腔,1123-进气管,1124-出气管,1125-排污管道,12-保护支管,121-大管件,122-小管件,123-阀球,124-弹性件,13-凸环,2-喷射装置,21-收缩管,22-出口管,23-真空腔室,3-空心转轴,31-凹环,4-轴承,5-导向结构,51-立柱,52-受风板,6-建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优可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专利权保护范围。

参看图1-6,一种带有过滤结构的建筑抽风系统,包括通风管1、喷射装置2、空心转轴3、轴承4及导向结构5。

如图1,所述通风管1从建筑6顶部伸入到基层,每一层的建筑单元设置有连通通风管1的通风支管11,在通风支管11上设置有管道调节阀111,该管道调节阀111用于调节通风支管11的通风口径大小。在通风支管11上还连接有过滤结构112,该过滤结构112包括第一腔室1121及第二腔室1122(如图5)。第一腔室1121与第二腔室1122下部连通形成连通区域,该连通区域底部可存放些许过滤介质,例如油、清水或过滤活性炭;在第一腔室1121或第二腔室1122侧面设有排污管道1125,该排污管道1125用于排放连通区域中的废料,排污管道1125上设置有开关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区域底部存放清水。第一腔室1121顶部连通有进气管1123,第二腔窒1122顶部连通有出气管1124,出气管1124连接通风支管11端口,进气管1123接入厨房、卫生间、卧室、大厅等单元空间的空气。优选地,所述过滤结构112用透明材料制作,人用肉眼便可以看到存放在连通区域中的过滤介质。

如图3,所述喷射装置2包括收缩管21、出口管22及真空腔室23。所述收缩管21是管口径逐渐缩小的管件,优选地,大端口与细端口的直径比例为(10-15):1。收缩管21横置在所述真空腔室23内,且收缩管21的大端口露出真空腔室23。在本实施例中,该真空腔室23是圆柱空腔室,周柱底面与收缩管21大端口直径相等,收缩管21沿圆柱空腔径向收容在空腔室内。在所述真空腔室23侧面连通有所述出口管22,该出口管22管口与收缩管21的细端口相对应。

所述空心转轴3通过固定在建筑6上的轴承4固定,空心转轴3下部内壁与所述通风管1外壁间隙配合连接,空心转轴3绕转轴轴线旋转。为了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转轴3下部内壁具有凹环31,通风管1外壁具有与该凹环31相对应配合的凸环13(如图4);或者所述空心转轴3下部内壁具有凸环13,通风管1外壁具与该凸环13相对应配合的凹环31。更进一步地,空心转轴3与通风管1间隙配合连接部分设置有若干对相对应匹配的凹环31及凸环13,优选地,设置数量为2对。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空心转轴3下部外壁与所述通风管1内壁间隙配合连接,空心转轴3绕转轴轴线旋转。为了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转轴3下部外壁具有凹环31,通风管1内壁具有与该凹环31相对应配合的凸环13;或者所述空心转轴3下部外壁具有凸环13,通风管1内壁具与该凸环13相对应配合的凹环31。更进一步地,空心转轴3与通风管1间隙配合连接部分设置有若干对相对应匹配的凹环31及凸环13,优选地,设置数量为2对。

所述空心转轴3上部与所述喷射装置2底部固定连接,且空心转轴3与真空腔室23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空心转轴3与所述真空腔室23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喷射装置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结构5。在本实施例中,真空腔室2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结构5。导向结构5包括立柱51及受风板52,立柱51侧面固定连接受风板52,受风板52平面与立柱51在同一平面。

立柱51与空心转轴3在同一轴线上,且受风板52平面与收缩管21大端口平面垂直,受风板52向收缩管21细端口一侧伸展。

建筑6顶面气流急,风力大,在导向结构5的作用下,喷射装置2的收缩管21大端口正面迎风,风从大端口进入,流经收缩管21的细端口,最后从出口管22喷射流出,从而使得真空腔室23内形成真空负压。在真空腔室23的真空负压条件下,建筑6内部的单元空间空气被抽走排出,从而加速建筑6外部与建筑6内部的空气交换速度。

建筑内部的单元空间空气参杂有较多的灰尘、油雾以及有害气体等杂质,尤其是厨房空间。在通风支管11端口处连接有所述过滤结构112,过滤结构112的连通区域底部存放些许过滤介质,比如清水。当厨房中的空气被抽入所述过滤结构112时,灰尘、油雾或是可溶性气体被吸附或溶解在清水中。每隔一段时间更换过滤介质,以此达到对空气过滤去杂再排放的目的。优选地,该过滤结构112用透明材料制作,人可以通过肉眼辨识过滤介质吸附杂质情况,灵活方便更换过滤介质。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所有的管道调节阀111处于关紧状态,通风管1内将产生很大的真空负压,这对管道及结构产生很大的破坏力。为此,为了保护管道及结构,通风管1连接保护支管12,该保护支管12包括大管件121、小管件122、阀球123及弹性件124(如图6)。大管件121与小管件122平滑连接,大管件121内径比阀球123直径大,阀球123直径比小管件124内径大,阀球123在大管件121内活动,而卡在大管件121与小管件122的连接处。弹性件124一端固定在小管件122内,另一端固定在阀球123表面,阀球123被弹性件124拉住,阀球123球面密封堵住小管件122管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24为弹簧。

保护支管12中的大管件121开口与通风管1连通,小管件122开口与建筑6外部空气气流连通。在使用中,通风管1内与建筑6外部的气压差对阀球123的推力大于弹性件124对阀球123的拉力时,阀球123被推动,建筑6外部的气流从该保护支管12流入,通风管1内部气压被升高,该保护支管12对通风管1具有升压作用;当保护支管12中弹性件124对阀球123的拉力大于通风管1内与建筑6外部气压差对阀球123的作用力时,球阀123被拉住,球阀123再次堵住保护支管12中的小管件1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