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式婴幼儿保育集成房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0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用于装配式婴幼儿保育集成房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由结构系统、地面系统、楼面系统、墙面系统、屋面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由数个单元模块组成,单元模块在工厂制造完成,房屋现场由单元模块装配完成。集成房屋可拆装、可移动,不破坏土地,实现了千百年来房屋的"不动产"属性到"动产"属性的转变,实现了千百年来"房地产"的房产和"地产"的完全分离。而目前流行利用集成房屋制成母婴保育房,母婴保育房是0.5-3岁婴幼儿家庭的会所,能够模仿家庭、社区生活环境,让亲人在专家的指导下,保证婴幼儿能够在亲人的陪伴以及具备代表性的安全、环保、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逐步认识生存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的生存技能。

对于一体化母婴集成房而言,室内环境对幼儿的生长影响较大,室内通风流畅尤为重要,因此,在集成房内需要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专用设备。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要求室内封闭才能具备较好的净化作用,时间较长后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降低舒适度;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净化空间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室内空间大小调节有效的净化空间,进而导致空气净化效果不佳或是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装配式婴幼儿保育集成房的通风系统,提高空气净化效果的同时,实现净化空间大小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装配式婴幼儿保育集成房的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楼板与天花板之间的管状的固定段与活动段,固定段通过吊筋设置在楼板内壁下方,固定段端部贯穿天花板后形成进风口,在活动段上连接有多个支管,且支管贯穿天花板后形成出风口,在所述楼板内壁上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燕尾槽,连杆一端与燕尾槽匹配且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连杆另一端与活动段连接,且所述活动段通过连接软管与固定段连通,在所述固定段内依次安装有风机、带孔的遮挡板、负电格栅板以及活性吸附组件,所述风机进风端与进风口连通,风机出风端正对遮挡板,且在遮挡板与负电格栅板之间设有正电钨丝,所述活性吸附组件正对所述连接软管。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集成房内净化设备净化空间固定的局限性,申请人通过对现有净化设备的结构改进,即通过对活动段位置的调节,使得净化空间的大小实现可调,避免室内空气净化效果不佳或是能源浪费;

具体使用时,天花板与楼板之间留有间隙,在楼板内壁上定点安装固定段以及导轨,并且在天花板上预先开设有多个通孔,闲置不用时通孔可以被密封,活动段的一端通过连接软管与固定段连通,活动段另一端封闭,根据室内空间大小,多个与活动段连通的支管贯穿所对应的通孔,以实现整个室内空间均覆盖在出风口所辐射的范围内,风机启动,使得室内的空气沿进风口进入至固定段内,进入固定段内的空气依次通过遮挡板、正电钨丝、负电格栅板以及活性吸附组件后被净化,然后通过连接软管进入至活动段内,通过多个支管的分流使得新空气将室内空间完全覆盖;进一步地,在固定段内对空气进行净化时,带孔的遮挡板首先将大直径的颗粒或是悬浮物阻挡隔离,即实现空气的初级处理,然后在遮挡板与活性吸附组件之间设置的正电钨丝、负电格栅板形成一个静电吸附区域,正电钨丝能够释放6000伏的静电,能够将空气中携带的颗粒带上正电荷并可对其进行杀菌处理,负电格栅板通过正负相吸,能够将空间中小直径的颗粒全部吸附,即实现空气的二级处理;在颗粒物以及悬浮物被吸附完成后,空气流经活性吸附组件,活性吸附组件的核心部分为活性炭,活性炭能够将空气中的水汽以及异味等吸收,确保流入活动段内的空气干燥清洁,即实现空气的三级处理;通过对室内空气的多级处理,使得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达到最佳,并且,由于固定段与活动段之间的间距可调,无需在小净化空间更换为大净化空间时加设更多的风管,使得净化设备的辐射范围增大,提高了净化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所述活性吸附组件包括金属滤网围成的方形盒体以及活性炭包,盒体上开有多个小孔,且盒体正对连接软管的一端开放,盖板与盒体的开放端卡接,活性炭包内填充有活性炭粒。活性吸附组件的核心部分通过活性炭包的包裹后置入盒体内,经过二级处理的空气通过小孔进入盒体内部,在活性炭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后进入至活动段内;其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的吸附效率下降时,只需将盖板打开,便可对活性炭包进行整体更换,避免对活性吸附组件进行整体更换,减小净化设备的使用成本。

在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风阀。作为优选,在出风口上设有风阀,即实现单点空气循环流量的可调,即根据实际需要对出风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以减小能源损耗。

在所述固定段以及活动段的内壁上均包裹设置有一层消音棉。风机运行以及空气流通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直接会降低集成房内的舒适性,对此,申请人在固定段以及活动段的内壁上覆盖包裹一层消音棉,可实现对噪音的吸附或是消除,确保空气在室内安静平缓的循环流通。

在所述活动段内安装有二氧化碳检测器。作为优选,在活动段内设置二氧化碳检测器,可实时监控封闭的室内环境中氧气含量,以便及时向室内进行氧气补充,确保室内具备良好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室内空气的多级处理,使得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达到最佳,并且,由于固定段与活动段之间的间距可调,无需在小净化空间更换为大净化空间时加设更多的风管,使得净化设备的辐射范围增大,提高了净化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的吸附效率下降时,只需将盖板打开,便可对活性炭包进行整体更换,避免对活性吸附组件进行整体更换,减小净化设备的使用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段以及活动段的内壁上覆盖包裹一层消音棉,可实现对噪音的吸附或是消除,确保空气在室内安静平缓的循环流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风阀、2-出风口、3-天花板、4-进风口、5-风机、6-活动段、7-遮挡板、8-正电钨丝、9-固定段、10-负电格栅板、11-活性吸附组件、12-导轨、13-连杆、14-楼板、15-二氧化碳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楼板14与天花板3之间的管状的固定段9与活动段6,固定段9通过吊筋设置在楼板14内壁下方,固定段9端部贯穿天花板3后形成进风口4,在活动段6上连接有多个支管,且支管贯穿天花板3后形成出风口2,在所述楼板14内壁上设有导轨12,导轨12上设有燕尾槽,连杆13一端与燕尾槽匹配且滑动设置在燕尾槽内,连杆13另一端与活动段6连接,且所述活动段6通过连接软管与固定段9连通,在所述固定段9内依次安装有风机5、带孔的遮挡板7、负电格栅板10以及活性吸附组件11,所述风机5进风端与进风口4连通,风机5出风端正对遮挡板7,且在遮挡板7与负电格栅板10之间设有正电钨丝8,所述活性吸附组件11正对所述连接软管。

具体使用时,天花板3与楼板14之间留有间隙,在楼板14内壁上定点安装固定段9以及导轨12,并且在天花板3上预先开设有多个通孔,闲置不用时通孔可以被密封,活动段6的一端通过连接软管与固定段9连通,活动段6另一端封闭,根据室内空间大小,多个与活动段6连通的支管贯穿所对应的通孔,以实现整个室内空间均覆盖在出风口2所辐射的范围内,风机5启动,使得室内的空气沿进风口4进入至固定段9内,进入固定段9内的空气依次通过遮挡板7、正电钨丝8、负电格栅板10以及活性吸附组件11后被净化,然后通过连接软管进入至活动段6内,通过多个支管的分流使得新空气将室内空间完全覆盖;进一步地,在固定段9内对空气进行净化时,带孔的遮挡板7首先将大直径的颗粒或是悬浮物阻挡隔离,即实现空气的初级处理,然后在遮挡板7与活性吸附组件11之间设置的正电钨丝8、负电格栅板10形成一个静电吸附区域,正电钨丝8能够释放6000伏的静电,能够将空气中携带的颗粒带上正电荷并可对其进行杀菌处理,负电格栅板10通过正负相吸,能够将空间中小直径的颗粒全部吸附,即实现空气的二级处理;在颗粒物以及悬浮物被吸附完成后,空气流经活性吸附组件11,活性吸附组件11的核心部分为活性炭,活性炭能够将空气中的水汽以及异味等吸收,确保流入活动段6内的空气干燥清洁,即实现空气的三级处理;通过对室内空气的多级处理,使得室内空气的净化效果达到最佳,并且,由于固定段9与活动段6之间的间距可调,无需在小净化空间更换为大净化空间时加设更多的风管,使得净化设备的辐射范围增大,提高了净化设备的实用性,同时避免造成能源浪费。

其中,所述活性吸附组件11包括金属滤网围成的方形盒体以及活性炭包,盒体上开有多个小孔,且盒体正对连接软管的一端开放,盖板与盒体的开放端卡接,活性炭包内填充有活性炭粒。活性吸附组件11的核心部分通过活性炭包的包裹后置入盒体内,经过二级处理的空气通过小孔进入盒体内部,在活性炭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后进入至活动段6内;其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的吸附效率下降时,只需将盖板打开,便可对活性炭包进行整体更换,避免对活性吸附组件11进行整体更换,减小净化设备的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段9以及活动段6的内壁上均包裹设置有一层消音棉。风机5运行以及空气流通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直接会降低集成房内的舒适性,对此,申请人在固定段9以及活动段6的内壁上覆盖包裹一层消音棉,可实现对噪音的吸附或是消除,确保空气在室内安静平缓的循环流通。

作为优选,在出风口2上设有风阀1,即实现单点空气循环流量的可调,即根据实际需要对出风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以减小能源损耗。

作为优选,在活动段6内设置二氧化碳检测器15,可实时监控封闭的室内环境中氧气含量,以便及时向室内进行氧气补充,确保室内具备良好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