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572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



背景技术:

热泵烘干机因具有节能、清洁、温度均匀、烘干速度快和被烘干物质质量高等特点将逐渐替代传统的烘干机,市面上现有的热泵烘干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式:1、烘干机房顶装设有排风扇,采用一边补充新热风一边排湿热风的方式烘干;2、热泵采用两台压缩机,一台压缩负责供热,一台压缩机负责制冷除湿;3、采用真空除湿的模式烘干。这几中烘干方式要么存在效果不佳,能效较低等缺点,要么就存在成本较高,制造工艺复杂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包括一个密闭的烘干房,烘干房设有空气处理空间和用于存放烘干物质的存放空间,存放空间与空气处理空间相互隔离,存放空间上方设有送风通道,送风通道与空气处理空间相连通,空气处理空间与存放空间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回风通道,送风通道内部设有至少一组热泵冷凝器,回风通道设有至少一组热泵蒸发器,热泵冷凝器通过冷媒管道与热泵蒸发器相连,且热泵蒸发器设计为不完全蒸发,在热泵蒸发器和热泵冷凝器之间还设有风机,送风通道正对存放空间的内壁,并由存放空间一侧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送风通道中部设有向下的分流口,分流口将送风通道中部与存放空间上部相连通,分流口远离热泵冷凝器的一侧固定有一块截流板,截流板由送风通道侧壁延伸进入送风通道内部,经过热泵冷凝器加热后的气流进入送风通道后,一部分被截流板阻挡并反射进入分流口,再经分流口由上部进入存放空间;另一部分沿送风通道继续前进,直至被存放空间的内壁阻挡,气流在存放空间的内壁的反射作用下进入存放空间。风机工作时,将空气吹向热泵冷凝器,热泵冷凝器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进过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通道送入存放空间内,存放空间内空气通过回风通道经由热泵蒸发器进入空气处理空间,再由风机将吹向热泵冷凝器,由此空气在空气处理空间和存放空间之间循环流动,经过存放空间后的湿热空气在经过热泵蒸发器时温度降低,其中的水分凝结在热泵蒸发器上。

该除湿热泵烘干机使烘干房内空气形成闭式循环,中途杜绝高湿度的新风进入,而烘干房内的空气持续除湿干燥,这样将使烘干速度加快;而且由于烘干房内的空气被一次又一次去除后变得越来越干燥,由此无需很高温度就可让被烘干物质水分烘干,这样烘干的物质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变色、变质甚至变熟而影响被烘干物的质量,经过烘干的物质的成色无限接近太阳晒干的效果。该除湿热泵烘干机应用热泵系统制热和制冷过程同时存在的自然属性,充分利用了其冷热能量,使得该系统能耗较低,能效更高。而且,通过设置分流口对热空气进行分流,可以使热空气分成两路进入烘干房内,使得烘干房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烘干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截流板的倾斜角度为30°至80°。截流板的倾斜角度可以设计为30°、45°或者8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截流板的阻挡面积为送风通道截面的30%至70%。截流板的阻挡面积可以设计为30%,50%或者7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流口下方还设有分流板,分流板两端与送风通道侧壁封闭,分流板设有多个与存放空间相连通的分配孔。由此烘干房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烘干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放空间与热泵冷凝器相对的侧壁还设有若干导流板,导流板由存放空间侧壁延伸进入存放空间内部,经过存放空间侧壁反射的气流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均匀进入存放空间内部。由此可以使烘干房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烘干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媒管道串联有节流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媒管道串联有干燥过滤器或者视液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热泵主机,热泵主机包括主机蒸发器和压缩机,热泵蒸发器与主机蒸发器相连接,热泵冷凝器与压缩机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泵蒸发器下方还设有集水盘,集水盘通过一根排水管将其中的收集的冷凝水排往烘干房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湿热泵烘干机方案克服了以上不足,应用了热泵在工作中一边制热同时一边制冷的自身属性,充分利用其热能和冷能能量实现除湿烘干。主要特点在于耗能低、烘干快、烘干温度低、设备制造工艺简单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除湿热泵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截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除湿热泵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除湿热泵烘干机,该烘干机适用各种物质的烘干处理。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一个密闭的烘干房1。

烘干房1设有空气处理空间1b和用于存放烘干物质的存放空间1a。

存放空间1a与空气处理空间1b相互隔离。

存放空间1a上方设有送风通道14。

送风通道14与空气处理空间1b相连通。

空气处理空间1b与存放空间1a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回风通道15。

送风通道14内部设有至少一组热泵冷凝器12。

回风通道15设有至少一组热泵蒸发器13。

热泵冷凝器12通过冷媒管道4与热泵蒸发器13相连。

热泵蒸发器13设计为不完全蒸发。

在热泵蒸发器13和热泵冷凝器12之间还设有风机11。

送风通道14正对存放空间1a的内壁,并由存放空间1a一侧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另一侧。

送风通道14中部设有向下的分流口16,分流口16将送风通道14中部与存放空间1a上部相连通。

分流口16远离热泵冷凝器12的一侧固定有一块截流板161。

截流板161由送风通道14侧壁延伸进入送风通道14内部。

气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风机11工作时,将空气吹向热泵冷凝器12,热泵冷凝器12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经过热泵冷凝器12加热后的气流进入送风通道14后,一部分被截流板161阻挡并反射进入分流口16,再经分流口16由上部进入存放空间1a;另一部分沿送风通道14继续前进,直至被存放空间1a的内壁阻挡,气流在存放空间1a的内壁的反射作用下进入存放空间1a。

存放空间1a内空气通过回风通道15经由热泵蒸发器13进入空气处理空间1b,再由风机11将吹向热泵冷凝器12,由此空气在空气处理空间1b和存放空间1a之间循环流动。

经过存放空间1a后的湿热空气在经过热泵蒸发器13时温度降低,其中的水分凝结在热泵蒸发器13上。

热泵冷凝器12通过冷媒管道4与的热泵蒸发器13相连。

冷媒管道4途经串联有干燥过滤器以及视液镜或者节流装置。

热泵蒸发器13与主机蒸发器2相连接,热泵冷凝器12与压缩机3相连接。

热泵蒸发器13下方还设有集水盘131,集水盘通过一根排水管132将其中的收集的冷凝水排往烘干房1外部。

处于送风通道14内的热泵冷凝器12与压缩机3排气端相连,其中间视需要可能装设有油分离器、阀门等其它辅助配件,压缩机3将气态冷媒介质压缩后形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在经过热泵冷凝器12与吹往烘干房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将空气加热至设定温度,同时高温高压冷媒介质被冷却凝结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在其高压力的驱动下流经冷媒管道4后形成雾状气液混合冷媒喷射到热泵蒸发器13跟所述的烘干房1内的湿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将湿热空气冷却至结露凝结出水滴,同时雾状气态冷媒吸热开始蒸发。此时热泵蒸发器13因为只起除湿作用而设计为不完全蒸发,多个热泵蒸发器13可以以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主机蒸发器2相连,未完全蒸发的混合态冷媒送至主机蒸发器2继续蒸发成有一定过热度的气态冷媒,经过必要的辅助配件后送到压缩机3重新压缩。

烘干房1的存放空间1a内的被烘干物质蒸发的水分与其空间内的热空气混合为湿空气在安装于空气处理空间1b内的风机11的作用下从回风通道15经过热泵蒸发器13,热泵蒸发器13的热交换量是经过设计计算而能使表面温度低于湿空气露点的,湿空气流经所述的热泵蒸发器13时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被收集到热泵蒸发器13下方的集水盘(131)中,冷凝水再经安装在集水盘131低处的排水管132排出。

同时,湿空气经分离出水分后变为干空气在风机11的作用下送到所述的热泵冷凝器12加热,加热后的干空气通过送风通道14分配到存放空间1a,并以合理的方位吹向被烘干物质,使被烘干物质中水分再次蒸发。如此循环达到物质烘干的目的。

在本实例中,截流板(161)的倾斜角度a为80°度,截流板(161)的阻挡面积为送风通道14截面的30%。

实施例2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除湿热泵烘干机。如图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流口16下方还设有分流板17,分流板17两端与送风通道14侧壁封闭,分流板17设有多个与存放空间1a相连通的分配孔。存放空间1a与热泵冷凝器12相对的侧壁还设有若干导流板18,导流板18由存放空间1a侧壁延伸进入存放空间1a内部。如图中箭头所示,一部分被截流板161阻挡并反射进入分流口16的气流后,再经分流口16流向分流板17,最后从分流板17的分配孔由上部均匀进入存放空间1a。而另一部分气流经过存放空间1a侧壁反射,在导流板18的作用下均匀进入存放空间1a内部。由此,可以使热空气分成两路进入烘干房内,使得烘干房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烘干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