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板炉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3507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板炉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板炉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推板炉在电池材料、陶瓷等行业中广泛应用,是一种常用的高温煅烧设备。

专利一种带置换室的推板炉结构(公开号为CN204705176U,公告日为2015-10-14),公开了一种带置换室的推板炉结构,其将工位进行隔离,并单独对处于隔离区域内的空腔进行环境变换,使得需要变换环境的区域减小、环境变化快速,降低了能量消耗,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下降、生产效率高,且每个区域内的导向辊单独控制,提高了推板炉的通用性。其包括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支承于支架,所述腔体结构的内部下方为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依次并排布置,所述导向辊外露于腔体结构的一侧套装有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结构的前部为进气腔,所述腔体结构的中后部对应于环境变化区域的位置上方分别设置有进气接口,相邻的两个进气接口之间的整个区域设置有三个闸门。此推板炉在烧制时,两炉床板交接产品烧制不好,随着烧结产品高度的增大,产品合格率较低。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提高产品烧制合格率的推板炉进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提高产品烧制合格率的推板炉进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板炉进气装置,包括炉体、烧制层、进气管道、进气支管、第一炉床板、第二炉床板、推料板和产品,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有所述烧制层,所述炉体底部的所述烧制层内设有所述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进口位于所述炉体外壁的下端,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所述进气支管,所述炉体底部的所述烧制层上设有所述第一炉床板和所述第二炉床板,所述第一炉床板和所述第二炉床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炉床板与所述烧制层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二炉床板位于所述炉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炉床板和所述第二炉床板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二炉床板为凸字形,所述第一炉床板和所述第二炉床板外壁上均设有圆孔,所述第一炉床板和所述第二炉床板上设有所述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数量为2个,所述推料板上设有所述产品。

优选的,所述推料板相对所述炉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圆孔在所述第一炉床板和所述第二炉床板外壁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进气支管的数量为2个。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还设有间壁、拱顶、出气管道、烟囱和风机,所述间壁、所述拱顶、所述出气管道、所述烟囱和所述风机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间壁设在所述产品上方,所述间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烧制层上,所述拱顶为弧形,所述拱顶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上,所述拱顶的顶部设有所述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穿过所述拱顶和所述烧制层,所述出气管道上方设有所述烟囱,所述烟囱为倒喇叭形,所述烟囱上方设有所述风机。

优选的,所述推料板的两端设有导向角,确保不产生拱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不产生拱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炉床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炉床板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炉体;2、烧制层;3、进气管道;4、进气支管;5、推料板;6、第一炉床板;7、第二炉床板;8、产品;9、出气管道;10、烟囱;11、风机;12、拱顶;13、间壁;14、圆孔;15、导向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板炉进气装置,包括炉体1、烧制层2、进气管道3、进气支管4、第一炉床板6、第二炉床板7、推料板5和产品8,炉体1的内壁上设有烧制层2,炉体1底部的烧制层2内设有进气管道3,进气管道3的进口位于炉体1外壁的下端,进气管道3上设有进气支管4,炉体1底部的烧制层2上设有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炉床板6与烧制层2的内壁相连,第二炉床板7位于炉体1的中间位置,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之间有间隙,第二炉床板7为凸字形,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外壁上均设有圆孔14,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上设有推料板5,推料板5的数量为2个,推料板5上设有产品8。

推料板5相对炉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圆孔14在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外壁上均匀分布。

进气支管4的数量为2个。

在排胶时,从下部进气管道3引入空气,再通过进气支管4进入到炉体1内,加热后热空气经过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上的圆孔14进入炉内,第二炉床板7为凸字形,使推料板5上的产品8在炉内中间部分烧制充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炉体1内还设有间壁13、拱顶12、出气管道9、烟囱10和风机11,间壁13、拱顶12、出气管道9、烟囱10和风机11自下而上依次设置,间壁13设在产品8上方,间壁13固定连接在烧制层2上,拱顶12为弧形,拱顶12两端固定连接在炉体1上,拱顶12的顶部设有出气管道9,出气管道9穿过拱顶12和烧制层2,出气管道9上方设有烟囱10,烟囱10为倒喇叭形,烟囱10上方设有风机11。

间壁13的设置可使炉体1内的温度均一性得到保证,拱顶12有助于废气排出炉内,保证排胶效果和产品8质量,在降温阶段,还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帮助炉内迅速降温,尽快降低产品和治具的温度,烟囱10和风机11的设置可通过对风机风量、风压合理选用,保证炉内废气、热量有效排走的同时,又能带走工厂内炉窑散出的热量。

推料板5的两端设有导向角15,确保不产生拱炉。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产品8放置在推料板5上,烧制时从进气管道3通入空气,经过进气支管4进入到炉体1内,热空气经过第一炉床板6和第二炉床板7进入炉内,提高烧制效果,进而提高产品8的合格率,烧制后的废气可经过出气管道9排出炉体1外,经过烟囱10和风机11排出,下部引入空气,上部充分排气,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可提高产品8的烧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经过改进后的产品次品率大大降低,以下表1为改进前和改进后的不同烧结高度的产品次品率对比表。

表1改进前和改进后不同烧结高度下的产品次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