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261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空调机组中的重要部件,无论是空调室外机还是室内机都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对于室内机还是室外机,其换热器的尺寸通常都取决于空调制冷/制热性能的需求,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越大,相应地,其换热器的尺寸也越大。空调换热器通常不是板状的二维结构形式,特别是室外机的换热器,为了保证换热性能,室外机的换热器往往至少包括一个折弯部,从而至少位于壳体的两个侧壁处。对于这样的结构,换热器的尺寸越大,其在存储、运输等过程中所占的空间也就越大,由此导致相应的成本也越高。

另一方面,仍以室外机为例,换热器的尺寸越大,室外机的壳体尺寸(也即整机尺寸)也就越大,因此对于室外机的存储、运输来说,同样存在成本升高的问题。例如,一个货柜能装下的机组数量变小,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并且,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例如对于出口机型),运输成本就更为可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能够在保证换热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空间占用量,进而有利于降低存储、运输等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能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换热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动;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本体之间相互错开;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本体之间至少部分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嵌套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内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本体之间至少部分重叠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相互重叠的部分之间存在第一间距L1。

优选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之间完全错开,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的本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存在第二间距L2。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包括第一集气管,所述第一集气管上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包括第二集气管,所述第二集气管上设有第二连接头;其中,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能够彼此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单元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彼此分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同样能够在保证制冷/制热能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存储、运输等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前面所述的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能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分别安装有所述换热器的一个换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壳体的重叠部分嵌套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重叠部分内部,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重叠部分嵌套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重叠部分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位于侧部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撑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位于侧部的多个第二固定支撑板,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支撑板与所述多个第二固定支撑板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者包括顶盖板、另一者包括底板,其中,所述顶盖板上和所述底板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换热器的一个换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风机,其中,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顶盖板上,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风机的中心距大于所述压缩机的半径与所述风机的电机半径之和。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换热器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换热器处于第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采用两段式分体结构,并且使各个换热单元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可在第二状态下明显减少换热器的一个方向的尺寸,由此减小其空间占用量,以及降低其存储和运输成本,同时,又可在第一状态下充分保证换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的优选方案由于采用可相对滑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使得其整机高度能够在很大范围内变动,从而在运输和存储时可以使高度降低,且优选能够降低一半左右,而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又可以使高度复原以保证工作性能,因此可明显降低空调室外机的运输、存储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换热器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图1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6为图2中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为图1的换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9为图7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10为图8中的D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两个换热单元之间的连接头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处于高度下降状态时的外形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空调室外机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3的空调室外机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3的空调室外机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的一个侧板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其中,组成该侧板的两个固定支撑板处于分离状态;

图18为图17的侧板的主视图;

图19为图17的侧板的侧视图;

图20为图17的侧板的俯视图;

图21为图20中的E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2为图17的侧板处于组合状态时的外形示意图,其中,该侧板处于最大高度状态;

图23为图22的侧板的主视图;

图24为图22的侧板的侧视图;

图25为图17的侧板处于组合状态时的外形示意图,其中,该侧板处于最小高度状态;

图26为图25的侧板的主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处于高度复原状态时的外形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主视图的形式示意地示出了压缩机和风机的相对位置;

图29为图28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换热器所存在的占用空间大、存储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以克服该缺陷。

首先参见图1-11,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换热器的结构,作为对比,图1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相对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能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换热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动;其中,在第一状态下(如图1-6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之间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中,相互错开包括完全错开、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本体的一端相重叠;在第二状态下(如图7-10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至少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面积(如在过风方向的垂直面上)大于在第一状态下重叠的面积。

以图示的实施方式为例,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也即,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之间可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另外,图中示出的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的名称可以互换。

于是,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二者的本体可以完全不重叠,这种情况下,换热器的总高度≥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高度之和;或者,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二者的本体可以存在部分(例如少量的)重叠,此时,换热器的总高度小于(例如略小于)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高度之和,但仍明显大于任一个换热单元的高度。显然,当换热器处于第一状态时,换热器能够保证较大(不重叠时则最大)的换热面积,从而保证换热能力。因此,第一状态适用于换热器的工作状态。

而在第二状态时,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二者的本体可以完全重叠,或者至少存在一部分重叠,此时,换热器的总高度明显小于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高度之和,或者仅等于其中高度尺寸较大的换热单元的本体高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单元1和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高度相等,因此,当二者完全重叠时,换热器的总高度与其中一个换热单元的本体高度相等,例如仅为第一状态时的总高度的一半。可见,当换热器处于第二状态时,能够明显降低换热器的空间占用量。因此,第二状态适用于换热器的存储和运输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通过采用两段或多段式分体结构(即包括各个换热单元),并且使各个换热单元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可在第二状态下明显减少换热器的一个方向的尺寸,由此减小其空间占用量,以及降低其存储和运输成本,同时,又可在第一状态下充分保证换热能力。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换热器存在三个折弯部,从而形成四面侧壁,这种情况下,采用上述结构所带来的节省空间占用量的效果更为明显。

优选地,如图7-9所示,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之间存在重叠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的重叠部分嵌套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重叠部分的内部。也即,当换热器存在至少一个折弯部时,可以使第二换热单元2的折弯部包覆于第一换热单元1的折弯部外,从而,当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和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相重叠时,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的重叠部分即可认为嵌套于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重叠部分的内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之间存在重叠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相互重叠的部分之间存在第一间距L1,也即,两个换热单元的相互面对的侧壁之间存在第一间距L1,具体示于图4中。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间距L1即为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外侧壁与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设置第一间距L1的目的在于防止换热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变换时两个换热单元之间发生碰撞或摩擦,从而保护换热器不受损坏。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L1≥2mm。当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与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存在重叠时,二者相互面对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在2mm以上时,能够有效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碰撞或摩擦,即使是在换热器存在四面侧壁的情况下也不例外。

如前所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之间相互错开,即完全错开(也即不重叠)或仅部分重叠,以保证换热面积足够大。然而,从换热面积足够大的角度来看、以及从避免二者相互碰摩的角度来看,不重叠的方案更为优选。当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之间完全错开时,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存在第二间距L2,具体示于图4中。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间距L2即为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底面与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顶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间距L2≥1mm。也即,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换热单元1的本体与第二换热单元2的本体之间的第二间距L2在1mm以上时,能够有效避免二者发生碰撞或摩擦,同时保证换热面积最大。当然,随着该第二间距L2的增大,有效换热面积保持不变,但应保证该第二间距不漏风,为此,可在该第二间距的位置处粘贴或填塞例如密度较大的海绵类材料等以填补空缺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包括第一集气管11,所述第一集气管11上设有第一连接头12;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包括第二集气管21,所述第二集气管21上设有第二连接头22;其中,在第一状态下,如图1-2、5-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头1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22彼此靠近或接触,从而能够彼此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单元1和所述第二换热单元2,在第二状态下,如图7-10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头1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22彼此分开。

由于两个换热单元各自单独设有集气管,因而两个换热单元可以分别预灌注冷媒,两个换热单元均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分路分别连接在各自的集气管上,并在各个集气管上均设置连接头,从而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两个换热单元连通,形成一个换热器整体。

优选地,第一连接头12设置有第一阀门13,第二连接头22设置有第二阀门23,在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22彼此分开的状态下(如第二状态,或者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下),第一阀门13和第二阀门23处于关闭状态。而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可以将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22对接,并借助于例如螺纹连接结构将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22相对于彼此连接固定,然后打开各自的阀门,即可实现冷媒互通。

如图1-2、5-6、7-10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头1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例如,在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头1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2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以方便具体安装时的操作。为了进一步方便对接,各连接头和相应的集气管之间设有U弯型弹性连接结构,这样,可以降低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2的位置精度的要求,即使二者未能准确对正,也可以通过调整U弯型弹性连接结构的形状来使二者对正,例如,只需要拉拽第一连接头12和/或第二连接头22而将相应的管路拉过去一定的位移即可。优选地,两个U弯型弹性连接结构的U形部设置在不同的平面内,从而便于两个连接头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行位移,增大调整范围。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连接头1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2未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头12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2之间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图示实施方式中的水平方向)上存在第三间距L3,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三间距L3的存在,可以避免两个换热单元在相对移动时两个连接头之间发生碰摩或干涉。在图8和图10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22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存在第三间距L3,容易想到的是,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22之间在前后方向(即图面中的上下方向)上存在第三间距L3也是同样可行的。

优选地,所述第三间距L3为2~10mm。也即,为了保证两个连接头之间不发生碰摩或干涉,同时又保证安装时的调整工作量适宜,两个连接头在没有连接时最好错开2~10mm的距离。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结构,与图1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具有能调节自身的高度尺寸,从而降低空间占用量的优点,进而可以明显降低存储、运输等过程的成本。

容易想到的是,在实际工作时,例如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工况下的空间情况,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可以采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任何中间状态。也即,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两个换热单元可以在完全不重叠和完全重叠这两个极限状态之间任意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既可以用于空调室外机,也可以用于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本实用新型前面所述的换热器。由于换热器本身在存储和运输等过程中的成本下降,由此也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在保证制冷/制热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整体成本下降。

然而,考虑到空调室外机整机运输和存储时空间占用情况及成本,在换热器的空间占用量(如高度)可变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也设计成空间占用量(如高度)可变的结构,从而,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可以采用正常高度,而在运输、存储时可以采用降低的高度,这样,存储、运输时空调室外机的空间占用量下降,从而在有限的空间中能够放置更多的机组,由此带来运输、存储成本的大幅下降。

为此,优选地,如图13-16、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其中,所述第一壳体3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4能沿第一方向滑动,也即,所述第一壳体3和所述第二壳体4能够相对于彼此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壳体3和所述第二壳体4中分别安装有所述换热器的一个换热单元。例如,第一壳体3中安装有第一换热单元1,第二壳体4中安装有第二换热单元2。

在换热器的两个换热单元1、2可以相对移动的前提下,将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也设置成两段式分体结构,即,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从而可以将第一壳体3连同其内的换热单元相对于第二壳体4及其内的换热单元滑动,由此可改变空调室外机的整体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3与所述第二壳体4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壳体3的重叠部分嵌套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重叠部分内部,或者,所述第二壳体4的重叠部分嵌套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重叠部分内部。

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以彼此重叠的方式实现相对滑动,使得空调室外机具有外形整洁美观的优点。因为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不需要具有完整的侧壁,例如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以省略正对换热器的某些部分的侧壁,由此便会出现如图13所示的那样,即壳体包括间隔开设置的多个侧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以彼此重叠的方式实现相对滑动时,二者各自的多个侧板是一一对应的,从而无论室外机的整体高度如何变化,其壳体侧壁的外观基本保持不变,空缺的侧壁部分始终保持空缺,分别如图13和图27所示。

当然,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也可以采用不相互重叠的方式实现相对滑动。而当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不相互重叠时,可以将二者的各自的侧板设置成是彼此错位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3的下部(如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一固定孔31,所述第二壳体4的上部(如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孔41,所述第一固定孔31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1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3与所述第二壳体4相对固定。例如,在所述第一固定孔31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1彼此对正时,可以将紧固件(如螺栓、螺钉等)穿设于其中,从而将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相对位置固定。此时,第一壳体3几乎整体地(除了为实现连接而必须保留的搭接部分外)位于第二壳体4上方,从而使空调室外机的整体高度最大。显然,当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之间采取这种相对位置关系时,更适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工作状态,此时最好使得换热器恰好处于第一状态,即换热面积最大的状态,从而可以保证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

容易想到的是,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固定孔41均包括一组多个孔,每一组的多个孔例如高度一致,并且沿周向分布,从而保证连接后室外机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3还设有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孔31间隔开的至少一组第三固定孔32;和/或,所述第二壳体4还设有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1间隔开的至少一组第四固定孔42。第一固定孔31、第三固定孔32与第二固定孔41、第四固定孔42之间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可以将空调室外机的整机高度确定为多个不同的值。

例如,第一壳体3的上部(如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一组第三固定孔32,第四壳体4的下部(如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一组第四固定孔42,从而当第一固定孔31与第四固定孔42对正、和/或第三固定孔32与第二固定孔41对正时,可以借助于紧固件将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相对位置固定,此时空调室外机的整体高度最小,如图13-16所示出的状态。显然,当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之间采取这种相对位置关系时,更适用于空调室外机的运输和存储状态,此时最好使得换热器恰好处于第二状态,即换热的两个换热单元完全重叠而空间占用最小,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空调室外机的体积。容易想到的是,在存储、运输过程中也可以不通过紧固件来固定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而是通过其他方式(例如捆扎的方式)来固定,此时,可以不设置上述第三固定孔32和第四固定孔42。

再例如,第一壳体3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位置处(例如中间位置处)还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第三固定孔32,第四壳体4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位置处(例如中间位置处)也还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第四固定孔42,当这些处于中间位置的固定孔与位于上部或下部的固定孔对正时,可使空调室外机的整体高度处于前述最大高度和最小高度之间,这种情形例如可以适用于特定的安装环境或工况,例如安装空间受限等情况。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3包括位于侧部的多个第一固定支撑板33,所述第二壳体4包括位于侧部的多个第二固定支撑板43,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支撑板33与所述多个第二固定支撑板43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本实施方式中,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支撑板33和第二固定支撑板43共同形成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的一个侧板,多个这样的侧板形成空调室外机的侧部支撑结构。例如,如图13所示,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支撑板33与所述多个第二固定支撑板43优选分布在空调室外机的四个角部,例如,包括一对电器盒支撑板和三对透气支撑板。其中,电器盒支撑板用于固定安装电器盒,因其内侧通常不面对换热器,因而其上不设置透气孔;而透气支撑板的内侧通常面对换热器,因而其上设置有透气孔,例如均匀地设置有多行多列的长条形透气孔,以便在保证支撑强度的情况下达到尽可能高的透气性,以保证换热效率。

在图13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各个固定支撑板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角部,其横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弧形。替代地,各个固定支撑板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平面状或其他形状,或者,各个固定支撑板也可以不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角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支撑板33和第二固定支撑板43优选设计为上下对称式结构,且优选采用钣金件。

第一固定支撑板33和第二固定支撑板43的一种优选结构示于图17-26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支撑板33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支撑板43上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滑动配合。通过成对的第一导向结构与第二导向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之间的相对滑动,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成对的第一固定支撑板33与第二固定支撑板43之间的侧向定位,从而提高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之间的定位可靠性。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的具体形式不限,只要能有利于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之间的相对滑动及侧向定位即可,例如可以包括导向槽与导向块的组合、导向槽与导向柱的组合,等等。

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优选设置在相应的固定支撑板的两侧边缘处,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处。

优选地,如图20-21所示,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第一钣金折弯结构34,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所述第一钣金折弯结构34与所述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中的一者容纳于另一者的内部,也即,其中一个钣金折弯结构充当导向槽,而另一个钣金折弯结构则充当导向柱。

例如,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壳体3相对于第二壳体4滑动时,第一固定支撑板33位于第二固定支撑板43的内侧,同时,由于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和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的开口朝向外侧,因而在配合状态下,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充当导向柱,并容纳于充当导向槽的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的内部。当然,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和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的开口也可以朝向内侧,此时,在配合状态下,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将充当导向柱,并容纳于充当导向槽的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的内部。

优选地,如图21所示,所述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和所述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优选具有相同形状的横截面,例如均为矩形或梯形(如包括多个折弯拐角),或者例如均为圆弧形或其他形状。替代地,所述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和所述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也可以具有不同形状的横截面,只要能保证滑动配合及定位即可,例如,充当导向柱的一者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充当导向槽的一者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等。

在第一固定支撑板33和第二固定支撑板43均采用钣金件的情况下,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和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可以分别与相应的固定支撑板一体地形成,例如通过钣金工艺连续折弯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钣金折弯槽还能够同时有效加强相应的固定支撑板的抗弯强度。即使在第一固定支撑板33和第二固定支撑板43不采用钣金件的情况下,第一钣金折弯结构43和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也同样可以适用,只是需要增加将单独成型的固定支撑板与单独成型的钣金折弯结构连接到一起的工序。

优选地,如图17-18、22-23所示,前述第一固定孔31和第三固定孔32设置在第一钣金折弯结构34中,前述第二固定孔41和第四固定孔42设置在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中。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固定支撑板33上,在其一对第一钣金折弯结构34之间的位置处,还可以增设第一固定孔31和第三固定孔32,同样,在第二固定支撑板43上,在其一对第二钣金折弯结构44之间的位置处,还可以增设第二固定孔41和第四固定孔42,从而增加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防止空调室外机运行时壳体发生振动以及由此而发出的碰撞声。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3与所述第二壳体4中的一者包括顶盖板(其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出风格栅)、另一者包括底板,其中,所述顶盖板上和所述底板上分别安装有所述换热器的一个换热单元。例如,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3位于上方,第二壳体4位于下方,因而,第一壳体3包括顶盖板35,第二壳体4包括底板45,并且因此,第一换热单元1安装在顶盖板35上,第二换热单元2安装在底板45上。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固定支撑板33例如通过螺钉与顶盖板35实现连接固定,各第二固定支撑板43例如也通过螺钉与底板45实现连接固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单元1例如通过钣金支撑架固定在顶盖板35上,第二换热单元2例如直接固定在底板45上。

优选地,如图16所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5和风机6,其中,所述压缩机5安装在所述底板45上,所述风机6安装在所述顶盖板35上。当第一壳体3相对于第二壳体4发生上下滑动移位时,风机6跟随第一壳体3一起上下移位。因此,为了实现空调室外机的整体高度能降低到最小,应避免风机6在下降过程中与压缩机5发生干涉。

为此,优选地,所述压缩机5和所述风机6以轴线彼此隔开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所述压缩机5和所述风机6的电机61在所述底板45上的投影彼此间隔开,如图28-29所示。

也即,本实用新型中,压缩机5的安装位置应避开风机6的电机61的正下方位置,也即,压缩机5和电机61(也即风机6)的中心距应大于电机61和压缩机5的半径之和。这样,当空调室外机的高度下降时,至少电机61不会碰到压缩机5。由于风机6还包括风叶组件(未示出),而风叶组件的直径相对较大,在空调室外机高度下降时,为了保证高度下降的量最大,则很难保证风叶组件不与压缩机5或其管路系统发生碰撞,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在存储、运输过程中(即整机高度最低时),可以暂时不安装风叶组件,而将风叶组件作为配件进行存储和运输,等到实际安装使用时再安装风叶组件。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壳体3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4沿第一方向滑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即二者的总体高度最高)时,所述换热器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第一壳体3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4沿第一方向滑动到第二极限位置(即二者的总体高度最低)时,所述换热器处于第二状态。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由于采用可相对滑动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两个换热单元的换热器,使得空调室外机的整机高度能够在很大范围内变动,从而在运输和存储时可以使高度降低,而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又可以使高度复原以保证工作性能,因此可明显降低空调室外机的运输、存储成本。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可相对滑动的第一固定支撑板和第二固定支撑板构成可变长度的侧板结构,而侧板上设有滑槽结构可方便定位和移动,从而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滑动易于实现。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采用分体式可拆卸结构,风机的风叶组件也采用可拆卸式结构,压缩机的安装位置偏离于风机的正下方,从而使得空调室外机高度降低时,风机不会与压缩机及其管路系统相干涉,这些优选结构使得空调室外机的整体高度能够降低一半左右,从而成倍地增加装柜量,减小运输和存储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