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784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风扇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了家庭和企业的必备电器设备。冷风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风扇,兼具送风、制冷、取暖、净化空气、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也可送出温暖湿润的风。

其中,冷风扇的加湿降温过程如下:冷风扇上的循环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取至位于湿帘(又称为蒸发器或蒸发滤芯)上部的水槽中,再通过水槽底部的下水口逐渐浸入湿帘中,湿帘被浸淋后,风扇开动,加速湿帘上的水蒸发,以达到加湿降温的目的。而多余的水通过湿帘下部的滤网水槽回流至水箱。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冷风扇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循环水泵抽取的水直接落到湿帘上部水槽的表面,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2)多余的水通过湿帘下部的滤网水槽回流至水箱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相关技术在滤网水槽底部接一根波纹管进行导流,以降低噪音。但是,多一根波纹管会增加一些零件的成本,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及冷风扇,主要目的在于降 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用在冷风扇中,其中,所述下水装置包括:

第一下水槽,用于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引流至湿帘中;其中,所述第一下水槽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下水口;

导流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水槽内,用于将水泵管路的出水导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

其中,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所述导流结构上,并沿着所述导流结构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具有一倾斜面,用于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沿着所述倾斜面流至所述第一下水槽内。

优选地,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30°≤α≤75°。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水槽的槽底包括:

第一槽底,所述第一下水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槽底上;

第二槽底,所述第二槽底高于所述第一槽底;

其中,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底上,且所述倾斜面的上部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所述倾斜面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一槽底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上的倾斜面的宽度为设定宽度;其中,所述设定宽度满足:能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均能落在所述倾斜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水槽的槽底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槽底和第二槽底的连接部;其中,所述倾斜面的下部位于所述第二槽底和连接部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斜面结构、弧面结构或垂直于槽底的平面结构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水口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下水口均匀排布在所述 第一槽底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槽底和第一槽底之间的高度差为L;其中,所述L的范围是:3≤L≤8mm。

优选地,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第二下水槽,用于将冷风扇中流经湿帘后的水导流至水箱内;其中,

所述第二下水槽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水口,用于连通湿帘的出水部;

所述第二下水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下水口,用于使所述第二下水槽内的水流入冷风扇的水箱内;

其中,所述第二下水口为靠近水箱侧壁设置、且向水箱侧壁方向倾斜设置的斜口,以将进入所述第二下水槽内的水斜向下导流至水箱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水槽包括:

水槽本体,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槽本体的顶部;所述水槽本体的槽底开设有第三下水口;

防浪板,所述防浪板安装在所述水槽本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下水口开设在所述防浪板上;

其中,进入所述水槽本体内的水经所述第三下水口流到所述防浪板后,沿着所述防浪板流向第二下水口,最后经所述第二下水口斜向下流至水箱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防浪板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三下水口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板体倾斜向下设置;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为纵向设置的板体,且用于靠近冷风扇中的水箱侧壁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下水口;并且,所述第二板体的下部设置成向水箱侧壁倾斜的斜面;

其中,所述水槽本体内的水经所述第三下水口流到所述第一板体后,沿着所述第一板体斜向下流向第二下水口,最后沿着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斜面斜向下流至水箱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水槽本体内还设置有一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 第四下水口,用于使冷风扇中流经湿帘后的水先沿着所述挡板流向所述第四下水口,再经过所述第四下水口流到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湿帘的湿帘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下水槽设置在所述湿帘安装结构的上端,且所述第一下水槽的第一下水口与所述湿帘安装结构内所安装的湿帘连通;

所述第二下水槽设置在所述湿帘安装结构的下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其中,所述冷风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下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冷风扇包括水箱:其中,

当所述下水装置包括第二下水槽时,所述第二下水槽安装在所述水箱内,且当所述第二下水槽包括防浪板,且防浪板包括第二板体时,所述防浪板上的第二板体与所述水箱侧壁的距离为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下水装置及冷风扇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下水装置通过在第一下水槽中设置一导流结构,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经第一进水口后能沿着导流结构流入第一下水槽内,这样设置,降低了冷风扇水泵管路出水在第一下水槽内的自由落水高度,从而有效降低冷风扇中下水的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导流结构设置成倾斜面,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沿着倾斜面流入水槽内,进一步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倾斜面的上部靠近第一进水口设置,下部设置在水槽的槽底,以使倾斜面直接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导流至水槽底部,进一步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水装置,通过在位于湿帘下方的第二下水槽的槽底开设一个靠近水箱侧壁设置、且向水箱侧壁方向倾斜设置的斜口,使湿帘下部的出水经第二下水槽导流至水箱的侧壁,进而沿着水箱侧壁下流,有效地减小了水直接自由落入水箱内水面上的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下水装置通过将第二下水槽设置成水槽本体、防浪板及当板结构,避免了湿帘上的水直接落入水箱中,而是按照较缓曲线缓慢地斜向下流至水箱侧壁,再沿着水箱侧壁流下,最终使冷风扇的下水噪音较小。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由于冷风扇包括上述的下水装置,因此,其包括上述任一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风扇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第二下水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结构在第二下水口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该下水装置用在冷风扇中。具体地,如 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水装置包括用于将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引流至湿帘中的第一下水槽11。其中,第一下水槽11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口、底部设有第一下水口115。下水装置还包括导流结构111,至少部分导流结构111设置在第一下水槽11内(在此,导流结构111可全部设置在第一下水槽11内,也可部分设置在第一下水槽11内;具体根据水泵管路出水口的位置而定。如水泵管路出水口的位置高于第一下水槽11的第一进水口时,那么部分导流结构111可伸出第一进水口位于第一下水槽11外,以进一步减小水流噪音;若水泵管路出水口安置在第一进水口处时,导流结构111全部设置在第一下水槽11内),用于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导流结构111上,并沿着导流结构111流至第一下水槽11内。

现有技术的冷风扇中,水泵管路出水直接通过下水槽的进水口垂直降落至下水槽的底部,在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下水噪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下水装置通过在第一下水槽11中设置一导流结构111,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经第一进水口后能沿着导流结构111流入第一下水槽11内,这样设置,降低了冷风扇水泵管路出水在第一下水槽11内的自由落水高度,从而有效降低冷风扇中下水的噪音。

较佳地,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进水口为设置在第一下水槽11顶部的敞口。

实施例2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结构111具有一倾斜面112,用于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直接落至倾斜面112上,并沿着倾斜面112流至第一下水槽11内。通过上述设置,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沿着倾斜面流入第一下水槽11内,进一步降低冷风扇中下水的噪音。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倾斜面112与水平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30°≤α≤75°。优选地,倾斜面112与水平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53.8°。通过将倾斜面的倾斜度(即,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成上述角度,能确保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能沿着倾斜面流下,且下水噪音最小。

实施例3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中的下水装置是进一步对第一下水槽进行设计,以进一步降低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具体设计如下: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下水槽11的槽底包括第一槽底114和第二槽底113。其中,第一下水口115开设在第一槽底114上。第二槽底113高于第一槽底114;通过这样设置,方便降低水位以及使水流入湿帘;若否,水位升高,水泵管路出水口的水会直接落至水面上,造成较大的噪音。其中,导流结构111设置在第二槽底113上。并且,倾斜面112的上部靠近第一进水口设置,倾斜面的下部位于第一槽底114上。较佳地,第二槽底113和第一槽底114之间的高度差为L;其中,所述L的范围是:6-8mm,优选为6.1mm。通过这样设置,进一步方便降低水位以及使水流入湿帘,降低下水噪音。

较佳地,本实施例导流结构111上倾斜面112的宽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倾斜面112两边之间的距离)为设定宽度,其中,设定宽度满足: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均能落在倾斜面112上。

较佳地,第一下水槽11的槽底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槽底114和第二槽底113的连接部。其中,倾斜面112的下部位于第二槽底113和连接部的连接处。其中,连接部可设置成斜面结构、弧面结构或垂直于槽底的平面结构中的任一种。较佳地,连接部设置成垂直于槽底的平面结构,且连接部与第一槽底114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部与第二槽底113之间通过弧面过渡。通过这样设置,能使连接部进一步将水引流至第一槽底,进一步降低下水噪音。

较佳地,第一下水口115为多个,且多个第一下水口115均匀排布在第一槽底114上。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冷风扇中水泵管路的出水经第一下水槽后均匀地浸入湿帘中。

实施例4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水装置还包括第二下水槽12,用于将冷风扇中流经湿帘4后的水(即,湿帘上未蒸发的、多余的水)导流至水箱5 内。其中,第二下水槽1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水口,用于连通湿帘的出水部。第二下水槽1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下水口120,用于使进入第二下水槽12内的水流入冷风扇的水箱5内。其中,第二下水口120为靠近水箱侧壁51设置、且向水箱侧壁51方向倾斜设置的斜口,以将第二下水槽12内的水斜向下导流至水箱5的侧壁5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下水装置,通过将位于湿帘下方的第二下水槽的槽底开设一个靠近水箱侧壁设置、且向水箱侧壁方向倾斜设置的斜口,使湿帘下部的出水经第二下水槽导流至水箱的侧壁,进而沿着水箱侧壁下流,有效地减小了水直接自由落入水箱内水面上的噪音。

实施例5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水装置,与实施例4相比,本实施例进一步对第二下水槽设计如下: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第二下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21和防浪板。其中,第二进水口设置在水槽本体121的顶部;水槽本体121的槽底开设有第三下水口1210。防浪板安装在水槽本体121的下方,且第二下水口120开设在防浪板上。其中,进入水槽本体121内的水经第三下水口1210流到防浪板后,再沿着防浪板流向第二下水口120,最后经第二下水口120斜向下流至水箱5的侧壁51。

较佳地,如图5至图7所示,防浪板包括第一板体123和第二板体124。其中,第一板体123位于第三下水口1210的下方,且第一板体123倾斜向下设置。第二板体124为纵向设置的板体,且用于靠近冷风扇中水箱的侧壁设置。其中,第一板体123的下端与第二板体124之间形成第二下水口120;并且,第二板体123的下部1241设置为向水箱侧壁51倾斜的斜面。其中,水槽本体121内的水经第三下水口1210流到防浪板后,沿着第一板体123斜向下流向第二下水口,最后沿着第二板体124上的斜面斜向下流至水箱的侧壁51。

较佳地,水槽本体121内还设置有一倾斜的挡板122,挡板122上设置有第四下水口1220,用于使冷风扇中流经湿帘4后的水先沿着挡板122流向第四下水口1220,再经过第四下水口1220流到水槽本体121的底部。如 图5和图6所示,较佳地,水槽本体121内还设置一隔板125。隔板纵向设置在水槽本体121的槽底。且隔板125与水槽本体121的槽壁形成一流水口。其中,经过第四下水口1220流到水槽本体121的底部,再通过流水口穿过隔板125,最后通过经第三下水口1210流到防浪板后,再沿着防浪板流向第二下水口120,最后经第二下水口120斜向下流至水箱5的侧壁51。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下水槽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湿帘上的水直接落入水箱中,而是按照如图5所示的曲线14缓慢地流至水箱侧壁,再沿着水箱侧壁流下,最终使冷风扇的下水噪音较小。

较佳地,如图3至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下水装置还包括湿帘安装结构13,用于安装湿帘4。其中,第一下水槽11设置在湿帘安装结构13的上端,且第一下水槽11的第一下水口与湿帘安装结构13内所安装的湿帘4连通,以将水泵管路的出水导流至湿帘4中。第二下水槽12设置在湿帘安装结构13的下端,用于将湿帘4下端流出的多余的水导流至冷风扇的水箱5中。

实施例6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风扇,其中,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风扇1包括水泵管路、水箱、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下水装置。其中,水泵管路包括安装在水箱5内的水泵21及波纹管22;其中,波纹管22的一端连接在水泵上,另一端位于第一下水槽11的上方。较佳地,波纹管22的出水口23位于导流结构111上倾斜面112的正上方。

较佳地,第二下水槽12安装在水箱5内,且防浪板上的第二板体124与水箱侧壁51的距离为0-2mm。通过这样设置,能使第二下水槽更好地将进入其内的水导流至水箱侧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水装置及冷风扇通过将位于湿帘上方的第一下水槽通过降低自由落水高度的结构设计,以及将位于湿帘下方的第二下水槽通过水流道的设计,使水能沿着水箱侧壁下流,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冷风扇中的下水噪音。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 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