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5452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熔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效率高、发热快的电磁熔炉。



背景技术:

铝合金在生产过程中,通常经过投料-精炼-扒渣-静置-铸造等工艺步骤,熔炉的作用是为了去除杂质,提高铝的纯度。电磁熔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产生高频变化的磁场直接使炉内胆发热,相对于电阻式加热等传统方式,没有传导热阻。电磁熔炉的发热效率决定了金属的熔化速度,而电磁线圈产生高频变化的磁场的频率或密度决定了电磁熔炉的发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电磁线圈的结构,改变电磁线圈所产生磁场的密度,来达到提高电磁熔炉的发热效率,进而实现发热效率高、发热快的电磁熔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熔炉,包括:机体、坩埚、第一电磁线圈及与该第一电磁线圈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机体具有一容置腔体,所述坩埚设置在该机体的容置腔体内,所述坩埚的顶部设有相配合使用的盖板,所述第一电磁线圈设置在坩埚的周向侧壁上,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包括:多个第一线圈单元及多个第二线圈单元,所述第一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均呈长条框型结构,多个第一线圈单元依次排列组成一圆筒形的内线圈阵列环,多个第二线圈单元依次排列在内线圈阵列环的外围组成一圆筒形的外线圈阵列环,所述内线圈阵列环的第一线圈单元与外线圈阵列环的第二线圈单元之间交错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电磁线圈为一螺旋型线圈,所述第二电磁线圈设置在坩埚的底部并与控制器形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体与坩埚之间还至少设有一漏液检测器,所述漏液检测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警报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警报器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警报器为蜂鸣警报器和/或指示灯警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体围合成容置腔体的内壁面还设有一隔热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一除气箱及排气管,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开口,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盖板上的开口,其另一端连接至除气箱。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电磁线圈由内线圈阵列环和外线圈阵列环组成,内线圈阵列环的第一线圈单元与外线圈阵列环的第二线圈单元之间交错对应,在有限空间内最大程度上提高磁场的分布密度,能够有效地增大第一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密度,提高磁效率;达到发热效率高、发热快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电磁熔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电磁熔炉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熔炉,包括:机体10、坩埚20、控制器50、第一电磁线圈31、第二电磁线圈32、漏液检测器80、警报器60、导气管71及除气箱72。

所述机体10具有一容置腔体(未示出),所述坩埚20设置在该机体10的容置腔体内,所述坩埚10的顶部设有相配合使用的盖板11,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1设置在坩埚的周向侧壁上,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1包括:多个第一线圈单元(未示出)及多个第二线圈单元(未示出),所述第一线圈单元及第二线圈单元均呈长条框型结构,多个第一线圈单元依次排列组成一圆筒形的内线圈阵列环,多个第二线圈单元依次排列在内线圈阵列环的外围组成一圆筒形的外线圈阵列环,所述内线圈阵列环的第一线圈单元与外线圈阵列环的第二线圈单元之间交错对应。

所述第二电磁线圈32为一螺旋型线圈,所述第二电磁线圈32设置在坩埚20的底部。所述控制器50分别电连接第一电磁线圈31和第二电磁线圈32,分别为第一电磁线圈31和第二电磁线圈32提供高频振荡电流,以及控制开启或关闭。

所述控制器50为现有技术中适用于电磁熔炉的控制器,其至少包括:用于处理数据和控制的处理单元(未示出)、用于提供高频振荡电流至第一电磁线圈31和第二电磁线圈32的高频振荡电路(未示出),其控制器50的具体电路结构及连接关系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并实施运用的,在此就不再详述。

所述漏液检测器80设置四个,所述漏液检测器80设置在机体10与坩埚20之间(图1中未示出漏液检测器的具体位置),具体为均匀分布设置在坩埚20的底部位置,所述漏液检测器80用于检测是否有漏液,其输出端连接控制器50的输入端。所述漏液检测器80为现有中的常规器件,在此不再详述。在其他实施例中,漏液检测器80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不同位置,其数量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所述警报器60为蜂鸣警报器(未示出)和指示灯警报器61,所述控制器5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蜂鸣警报器和指示灯警报器61的输入端,在漏液检测器80检测出漏液或制程完成后,控制器50控制警报器60做出相应的警报。本实施例同时采用蜂鸣警报器和指示灯警报器61,其警报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单独采用蜂鸣警报器或指示灯警报器61,又或者是其它类型的警报器,在此就不再一一描述。

所述机体10围合成容置腔体的内壁面还设有一隔热保温层40。隔热保温层40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有效预防热量损失过多。隔热保温层40的材质和结构为现有技术,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的,在此就不再详述。

所述盖板11上设有一开口111,所述排气管71的一端连接盖板11上的开口111,其另一端连接至除气箱72。排气管71收集被蒸发的气体并传导至除气箱72内收集并消除。本实施例中,除气箱72为现有技术,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早已掌握的,如除气箱72内设置有用于与被蒸发的气体反应的氢氧化钠液体等。

第一电磁线圈由内线圈阵列环和外线圈阵列环组成,内线圈阵列环的第一线圈单元与外线圈阵列环的第二线圈单元之间交错对应,在有限空间内最大程度上提高磁场的分布密度,能够有效地增大第一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密度,提高磁效率;同时,在坩埚的底部设置一螺旋型的第二电磁线圈,增加磁场分布面积,坩埚的加热面积增加,加热效果更好。从而达到发热效率高、发热快的目的。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