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控制的配件库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966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端控制的配件库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端控制的配件库温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销售服务4S店,是一种集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企业。其中充足的零配件供应是4S店的基本服务之一,因此4S店都会单独划分区域作为配件库。配件库中储存有许多精密零部件,这些精密零件的储存对配件库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针对温湿度控制,我国现有如下专利:

专利公告号:CN201532590U,公开了一种温湿度控制器,设置在高压设备中,包括MCU、电源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至少一个加热器和至少一个加热器控制模块,其中,加热器控制模块与加热器的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包含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一体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其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连接;MCU的输出端连接所有加热器控制模块,并通过加热器控制模块控制各加热器的启闭。然而,该控制器只有一个控制端,一旦该控制端内元件发生故障,会影响整个控制器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端控制的配件库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点是设置两个控制模块,且两个控制模块均可独立进行温湿度控制,系统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端控制的配件库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温湿度调节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温湿度传感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与温湿度调节模块耦合连接;第二控制模块与温湿度调节模块耦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控制模块,其中任意控制模块都能单独接受来自温湿度创安模块的传感信号,并依据该传感信号控制温湿度调节模块的工作,从而保证配件库恒温恒湿;其中任意一个控制模块的元件有损不会影响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工作,系统可靠性强,工作稳定,能更好地保证配件库中温湿度恒定,汽车的精密零部件存放时间长,不易损耗,降低成本,满足4S店零部件供应的需求。

优选的,温湿度调节模块包括温度调节装置、通风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制冷器;通风调节装置包括空气交换机;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蒸发冷凝器和加湿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温湿度调节模块具体划分,并配置相应的加热器、制冷器、蒸发冷凝器和加湿器,实现温湿度调节的功能;设置空气交换机,一方面能满足配件库通风的要求,另一方面,能使配件库和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加速配件库内的空气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件库内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的效率。

优选的,加热器、制冷器、蒸发冷凝器、加湿器和空气交换机分别对应连接有加热继电器触点、制冷继电器触点、除湿继电器触点、加湿继电器触点和通风继电器触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器、制冷器、蒸发冷凝器、加湿器和空气交换机均利用继电器控制,降低对控制模块的电流要求,能够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适用范围广。

优选的,温度调节装置的加热器和制冷器之间设有第一互锁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互锁电路实现加热器和制冷器的互锁控制,即加热器工作时,制冷器必定断开不工作,而制冷器工作时,加热器必定断开不工作,防止制冷器和加热器同时开启,导致工作效率低,并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优选的,湿度调节装置的蒸发冷凝器和加湿器之间设有第二互锁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互锁电路实现蒸发冷凝器和加湿器的互锁控制,即蒸发冷凝器工作时,加湿器必定断开不工作,而加湿器工作时,蒸发冷凝器必定断开不工作,防止加湿器和蒸发冷凝器同时开启,导致工作效率低,并产生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优选的,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加热开关、第一制冷开关、第一加湿开关和第一除湿开关,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加热开关、第二制冷开关、第二加湿开关和第二除湿开关,第一加热开关与第二加热开关并联,并与加热继电器的线圈耦合连接;第一制冷开关和第二制冷开关并联,并与制冷继电器的线圈耦合连接;第一加湿开关和第二加湿开关并联,并与加湿继电器的线圈耦合连接;第一除湿开和第二除湿开关并联,并与除湿继电器的线圈耦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温湿度控制的要求,设置加热开关、制冷开关、加湿开关和除湿开关,各开关能够单独对应控制温湿度调节模块中的用电器,结构简单,控制稳定;第一控制模块中的开关与第二控制模块中的开关对应并联,使第一控制模块的开关与第二控制模块的开关形成“或”关系,即无论第一控制模块还是第二控制模块均能单独实现对温湿度调节模块的控制,如果第一控制模块或第二控制模块中的某些开关发生问题,只要对应的另一控制模块中的开关能够正常工作,就不会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

优选的,加热继电器的线圈、制冷继电器的线圈、除湿继电器的线圈、加湿继电器的线圈均并联,并与通风继电器的线圈耦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温度调节模块中的通风装置的使用效果,在使用加热器、制冷器、蒸发冷凝器和加湿器时均需要打开通风装置的空气交换机;因此,将空气交换机连接到加热器、制冷器、蒸发冷凝器和加湿器的并联端,从而简化电路结构,减少元件使用,节省成本。

优选的,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加热开关、第一制冷开关、第一加湿开关和第一除湿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器进行逻辑判断,并且通过控制器输出信号操作第一控制模块的加热开关、制冷开关、加湿开关和除湿开关,实现温湿度的自动控制。

优选的,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上位机,第二加热开关、第二制冷开关、第二加湿开关和第二除湿开关均与上位机电连接;上位机与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通过RS485模块通信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RS485模块实现上位机和控制器的通信,上位机能从控制器处获得控制器以及控制器上连接的开关的状态信息,上位机可根据状态信息进行逻辑判断,判断第一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器及其连接的开关是否工作正常;若控制器出现异常,利用上位机输出控制信号或手动操作控制第二控制模块的加热开关、制冷开关、加湿开关和除湿开关;若控制器工作正常,而与控制器连接的开关工作异常,利用上位机输出控制信号或手动操作控制第二控制模块中对应的开关,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优选的,温湿度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湿度变送器,温湿度变送器与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器耦合连接;温湿度变送器与第二控制模块的上位机通过无线传感网络通信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湿度传感模块与控制器和上位机均有数据传输通道,即温湿度传感模块的传感信号能传送到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进一步保证了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独立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两个控制模块,其中任意控制模块都能单独接受来自温湿度创安模块的传感信号,并依据该传感信号控制温湿度调节模块的工作;2)其中任意一个控制模块的元件有损不会影响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工作,系统可靠性强,工作稳定,能更好地保证配件库中温湿度恒定,汽车的精密零部件存放时间长,不易损耗,降低成本,满足4S店零部件供应的需求;3)通过互锁开关电路实现加热器和制冷器的互锁控制,以及蒸发冷凝器和加湿器的互锁控制,节省能源,控温控湿工作效率高;4)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的独立性高,可以互备,系统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电气连接框图;

图2为实施例的控制端的电气连接图;

图3为实施例的温湿度调节模块的电气连接图。

其中,K1、加热继电器的线圈;K1-1、加热继电器的触点;K2、制冷继电器的线圈;K2-1、制冷继电器的触点;K3、加湿继电器的线圈;K3-1、加湿继电器的触点;K4、除湿继电器的线圈;K4-1、除湿继电器的触点;K5、通风继电器的线圈;K5-1、通风继电器的触点;K6、第一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6-1、第一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7、第二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7-1、第二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8、第三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8-1、第三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9、第四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9-1、第四互锁继电器的触点;S、保护开关;1、温湿度传感模块;101、温度传感器;102、湿度传感器;2、温湿度变送器;3、第一控制模块;31、控制器;32、第一控制端;6、RS485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41、上位机;42、第二控制端;5、温湿度调节模块;51、温度调节装置;511、加热器;512、制冷器;52、通风装置;521、空气交换机;53、湿度调节装置;531、加湿器;532、蒸发冷凝器;S1、第一加热开关;S2、第二加热开关;S3、第一制冷开关;S4、第二制冷开关;S5、第一加湿开关;S6、第二加湿;S7、第一除湿开关;S8、第二除湿开关;7、第一互锁电路;8、第二互锁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双端控制的配件库温湿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温湿度传感模块1、第一控制模块3、第二控制模块4和温湿度调节模块5。温湿度传感模块1与温度变送器电连接。温湿度变送器2是用于将温湿度传感模块1感应到的温湿度信号变成可被控制器31识别的信号的转换器。温湿度变送器2与第一控制模块3耦合连接,温湿度变送器2通过无线传感网络与第二控制模块4耦合连接。

温湿度传感模块1包括温度传感器101和湿度传感器102。

如图1、2所示,第一控制模块3包括控制器31和第一控制端32。第一控制端32包括第一加热开关S1、第一制冷开关S3、第一加湿开关S5和第一除湿开关S7。控制器31与第一控制端32的四个开关均电连接。控制器31和温湿度变送器2耦合连接,接收来自温湿度变送器2的温湿度信号,并凭此判断和控制四个开关的通断。

第二控制模块4包括上位机41和第二控制端42。第二控制端42包括第二加热开关S2、第二制冷开关S4、第二加湿S6开关和第二除湿开关S8。上位机41与第二控制端42的四个开关均电连接。上位机41与温湿度变送器2通过无线传感网络耦合连接,接收来自温湿度变送器2的温湿度信号,并凭此判断和控制四个开关的通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无线传感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基于ZigBee标准的传感网络,还可为基于6LowPAN、WIA-PA、ISA100.11a、Wireless Hart、IEEE802.15.4e标准的传感网络。上位机41与控制器31之间通过RS485模块6实现串口通信连接。

温湿度调节模块5包括温度调节装置51、通风装置52和湿度调节装置53。如图3所示,温度调节装置51包括加热器511和制冷器512。湿度调节装置53包括加湿器531和蒸发冷凝器532。通风装置52包括空气交换机521。

如图2所示,还包括加热继电器、制冷继电器、加湿继电器、除湿继电器和通风继电器。第一加热开关S1与第二加热开关S2并联,并与加热继电器的线圈K1串联;第一制冷开关S3与第二制冷开关S4并联,并与制冷继电器的线圈K2串联;第一加湿开关S5与第二加湿S6开关并联,并与加湿继电器的线圈K3串联;第一除湿开关S7与第二除湿开关S8并联,并与除湿继电器的线圈K4串联。加热继电器的线圈K1、制冷继电器的线圈K2、加湿继电器的线圈K3和除湿继电器的线圈K4并联,并与通风继电器的线圈K5串联。

如图3所示,温湿度调节模块5的电路上设有保护开关S。温湿度调节模块5的温度调节装置51内设有第一互锁电路7。第一互锁电路7包括第一互锁继电器和第二互锁继电器。其中,第一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6设置于加热器511的供电回路上,第一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6-1设置于制冷器512的供电回路上。第二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7-1设置于加热器511的供电回路上,第二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7设置于制冷器512的供电回路上。第一、第二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7-1均为常闭触点。加热器511和制冷器512的供电回路上还分别设有加热继电器的触点K1-1和制冷继电器的触点K2-1。加热继电器的触点K1-1和制冷继电器的触点K2-1均为常开触点。

温湿度调节模块5的湿度调节装置53内设有第二互锁电路8。第二互锁电路8包括第三互锁继电器和第四互锁继电器。其中,第三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8设置于加湿器531的供电回路上,第三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8-1设置于蒸发冷凝器532的供电回路上。第四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9-1设置于加湿器531的供电回路上,第四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9设置于蒸发冷凝器532的供电回路上。第三、第四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9-1均为常闭触点。加湿器531和蒸发冷凝器532的供电回路上还分别设有加湿继电器的触点K3-1和除湿继电器的触点K4-1。加湿继电器的触点K3-1和除湿继电器的触点K4-1均为常开触点。

通风装置52的空气交换机521的供电回路上设有通风继电器的触点K5-1,该触点为常开触点。

该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方式如下:温湿度传感模块1采集配件库中的温湿度信号,并将温湿度信号通过温湿度变送器2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3和第二控制模块4。

第一控制模块3中的控制器31收到温度和湿度信号后进行逻辑判断,并控制第一控制端32的第一加热开关S1、第一制冷开关S3、第一加湿开关S5和第一除湿开关S7开启或闭合。第二控制模块4中的上位机41收到温度和湿度信号后也会进行逻辑判断,并控制第二控制端42的第二加热开关S2、第二制冷开关S4、第二加湿S6开关和第二初始开关开启或闭合。

当第一加热开关S1或第二加热开关S2闭合时,加热继电器的线圈K1得电,通风继电器的线圈K5也得电,使得加热继电器的触点K1-1和通风继电器的触点K5-1闭合,加热器511和空气交换机521开始工作。同时,位于加热器511供电回路上的第一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6得电,使得位于制冷器512供电回路上的第一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6-1断开,令制冷器512的供电回路上有明显断点,制冷器512无法工作。

当第一制冷开关S3或第二制冷开关S4闭合时,制冷继电器的线圈K2得电,通风继电器的线圈K5也得电,使得制冷继电器的触点K2-1和通风继电器的触点K5-1闭合,制冷器512和空气交换机521开始工作。同时,位于制冷器512供电回路上的第二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7得电,使得位于加热器511供电回路上的第二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7-1断开,令加热器511的供电回路上有明显断点,加热器511无法工作。

当第一加湿开关S5或第二加湿S6开关闭合时,加湿继电器的线圈K3得电,通风继电器的线圈K5也得电,使得加湿继电器的触点K3-1和通风继电器的触点K5-1闭合,加湿器531和空气交换机521开始工作。同时,位于加湿器531供电回路上的第三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8得电,使得位于蒸发冷凝器532供电回路上的第三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8-1断开,令蒸发冷凝器532的供电回路上有明显断点,蒸发冷凝器532无法工作。

当第一除湿开关S7或第二除湿开关S8闭合时,除湿继电器的线圈K4得电,通风继电器的线圈K5也得电,使得除湿继电器的触点K4-1和通风继电器的触点K5-1闭合,蒸发冷凝器532和空气交换机521开始工作。同时,位于蒸发冷凝器532供电回路上的第四互锁继电器的线圈K9得电,使得位于加湿器531供电回路上的第三互锁继电器的触点K8-1断开,令加湿器531的供电回路上有明显断点,加湿器531无法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