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流式节能炼铁炉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674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回流式节能炼铁炉膛。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整体经济发展,对于钢铁需求扩大促使钢铁生产旺盛,钢铁生产对于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近代炼铁高炉容积的增大,对于冶炼原料和燃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较高的反应过程强度和反应后强度,以保证高炉内骨架作用明显,保证高炉内煤气顺行和高炉冶炼顺利。

炼铁高炉生产时的一般过程是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炼铁炉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现有技术的炼铁炉炉膛结构过于复杂,而且功能过于单一,使用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能源,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流式节能炼铁炉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流式节能炼铁炉膛,包括一个炉体,该炉体整体呈倾斜状态,倾斜角度范围在3~5°之间,在炉体内壁上还固定有耐火层,在其底部也设有耐火层;所述炉体的下端开设了周向的铁水出口和出渣口,而且出渣口要高于铁水出口,在铁水出口处还设有周向的拦渣网,其作用就是阻挡住铁水上方的物料;炉体的顶端设有一分隔腔,该分隔腔与炉体的内部空间相隔离,在分离腔底端设有焦炭燃烧池,分离腔的一端连通高温水蒸气通入管,分离腔相对高温水蒸气通入管的另一端设有水煤气引出管,该水煤气引出管与炉体的进气端连通;在炉体的外周套设有预热机构,预热机构为容纳循环水的夹套,在夹套内开设了通往炉体内部的预热风道,同时还开设了与炉体相连通的烟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预热风道包括上风道和下风道,烟道包括左烟道和右烟道,其中,上风道与左烟道的相接处设有用于控制两者与炉体上部空间通断的第一隔板,下风道与右烟道的相接处设有用于控制两者与拦渣网通断的第二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烟道与右烟道的末端设有引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水煤气引出管与上风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热风道的气体又能够被提前预热,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提高了反应的效率,炉体内反应所产生的烟雾最终通过烟道排出,而温度较高的烟雾在排放过程中,其热量也可被夹套内的循环水所吸收,进一步减小了热量的浪费。在工作过程中,炉体的余热可以对焦炭燃烧池进行充分的持续加热和保温,使得在生产水煤气时需要的能源大大减少,而生产出来的水煤气混合外接空气进入炉体内能起到非常好的助燃效果,节省燃煤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流式节能炼铁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回流式节能炼铁炉膛,包括一个炉体5,该炉体5整体呈倾斜状态,倾斜角度范围在3~5°之间,在炉体5内壁上还固定有耐火层6,在其底部也设有耐火层;当炉体5内存在铁水和物料时,由于铁水的密度要大于物料的密度,因此,未完全熔化的物料是漂浮在铁水上面的,铁水会聚集在炉体5的最低处;所述炉体5的下端开设了周向的铁水出口9和出渣口7,而且出渣口7要高于铁水出口9,在铁水出口9处还设有周向的拦渣网8,其作用就是阻挡住铁水上方的物料,当然,使用时,炉体5内的铁水高度要高于拦渣网8的最低处,同时炉体5内的铁水高度要低于拦渣网8的最高处,这样才能够起到分离物料与铁水的作用;炉体5的顶端设有一分隔腔16,该分隔腔16与炉体5的内部空间相隔离,在分离腔16底端设有焦炭燃烧池16,分离腔16的一端连通高温水蒸气通入管18,分离腔16相对高温水蒸气通入管18的另一端设有水煤气引出管15,该水煤气引出管15与炉体5的进气端连通。在工作过程中,炉体5的余热可以对焦炭燃烧池16进行充分的持续加热和保温,使得在生产水煤气时需要的能源大大减少,而生产出来的水煤气混合外接空气进入炉体内能起到非常好的助燃效果,节省燃煤的使用量。

在炉体5的外周套设有预热机构,该实施例中的预热机构为容纳循环水的夹套3,而且为了简要说明,图中只示出了位于炉体5一侧的夹套,该夹套3主要吸收炉体5内的热量,同时对进入炉体5内的氧气/燃气进行预热,以使其达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为此,在夹套3内开设了通往炉体5内部的预热风道,同时还开设了与炉体5相连通的烟道,该实施例中的预热风道包括上风道2和下风道14,烟道包括左烟道12和右烟道11,其中,上风道2与左烟道12的相接处设有用于控制两者与炉体5上部空间通断的第一隔板13,下风道14与右烟道11的相接处设有用于控制两者与拦渣网8通断的第二隔板4,同时,左烟道12与右烟道11的末端还设有引风机1。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煤气引出管15与上风道2连通。

当第一隔板13将上风道2隔断,第二隔板4将右烟道11隔断,此时,左烟道12与炉体5的上部空间连通,下风道14与拦渣网8连通(即也与炉体5的下部空间连通),此时,氧气/燃气的运动路线是:下风道14→拦渣网8→炉体5→左烟道12→引风机→,由于此时的氧气/燃气是从拦渣网8处自下而上进入炉体5内,因此,进入的氧气/燃气会对铁水上方的物料进行一定的翻动,进而提高物料的反应程度。

相反,当第一隔板13将左烟道12隔断,第二隔板12将下风道14隔断,此时,上风道2与炉体5的上部空间连通,右烟道11与拦渣网8连通(即也与炉体5的下部空间连通),此时,氧气/燃气的运动路线是:上风道2→炉体l→拦渣网8→右烟道11→引风机1,由于此时的氧气/燃气是自上而下通过炉体5内的物料,因此,相比于前者来说具有更长的反应时间,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切换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最后,在夹套3的底部还开有与最低处的铁水出口9相连通的铁水通道14,夹套3与铁水通道14之间还设有耐火层,同时在最高处的铁水出口9外侧还固定有耐火层。铁水在流经铁水通道14的过程中,其热量也会进一步被夹套3内的循环水所吸收,有效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炼铁炉炉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