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22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一般包括机体骨架、室内机换热器和室内机风机,室内机换热器和室内机风机安装在机体骨架上。由于空调在制冷的过程中室内机换热器会产生大量冷凝水,一般地,会设置有机体骨架靠近室内机换热器的端部位置形成有接水槽,但由于现有的接水槽易变形,与室内机换热器装配时,室内机换热器与接水槽边缘间隙及室内机换热器与接水槽边缘高度差无法保证,易造成室内机换热器漏水问题,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防止接水槽变形和避免室内机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泄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室内机换热器;

机体骨架,用于承载室内机换热器,机体骨架形成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接水槽用于接收室内机换热器上形成的冷凝水;

接水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中的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的高度,室内机换热器的其中一端部与第二侧壁的上端抵接;第一侧壁靠近下部的部分为下端壁,第一侧壁靠近上部的部分为上端壁,下端壁的外表面凸出于上端壁的外表面,以使得下端壁的厚度大于上端壁的厚度;并且

下端壁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以避免因接水槽厚度不均匀而变形。

可选地,上端壁的外表面通过一向下倾斜的斜面平滑过渡至下端壁的外表面。

可选地,多个第一凹槽沿下端壁的横向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并由下向上延伸,以形成条状凹槽。

可选地,斜面上形成有在斜面的横向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与多个第一凹槽一一对应。

可选地,每个第二凹槽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凹槽的端部连接,每个第二凹槽的另一端在斜面上向上端壁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上端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可选地,多个加强筋沿上端壁的横向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并由上向下延伸,以形成条状加强筋。

可选地,接水槽的底部形成有引流口;

室内机还包括引流管和排水管,引流管连接引流口和排水管,用于将接水槽的冷凝水引流至排水管,以利用排水管将冷凝水排出室内机。

可选地,室内机还包括:

罩壳,罩设在机体骨架上,用于封闭室内机换热器;

罩壳的顶部形成有进风口;

室内机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段,设置在进风口的下方,并向后侧下方倾斜延伸;

第二换热段,自第一换热段的前端向前侧下方延伸;

第三换热段,自第二换热段的下端向前侧下方延伸。

可选地,第一换热段向后侧下方倾斜延伸的一端与接水槽的第二侧壁的上端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室内机换热器的其中一端部位于接水槽的第二侧壁的上端,接水槽的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的高度,使得室内机换热器的端部与接收器的第二侧壁产生高度差,室内机换热器上形成的冷凝水可下落至接水槽中,避免冷凝水外漏。并且,接水槽的第一侧壁的下端壁的厚度大于上端壁的厚度,在减轻接水槽重量的同时,增加接水槽下端壁的厚度,保证接水槽的强度;并在下端壁的外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凹槽,减小因下端壁厚度与上端壁厚度不一致而导致的接水槽的厚度不均匀性,改善水槽变形问题,保证接水槽与室内机换热器的高度差,防止室内机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泄露。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上端壁通过向下倾斜的斜面平滑过渡至下端壁,该斜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减小了上端壁与下端壁的厚度差,在保证接水槽强度的同时,进一步避免接水槽的变形。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体骨架和室内机换热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体骨架110和室内机换热器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 1中A的放大图。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该室内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室内机换热器100、设置于室内机换热器100下方的室内机风机。具体地,机壳可包括用于支撑室内机风机和室内机换热器100的机体骨架110、罩设在机体骨架110上的罩壳、连接在罩壳的前侧以用于构成机壳前部的前面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机壳横向两侧的两个端盖。罩壳具有位于其顶部的进风口和位于其底部的出风口。室内机换热器100可配置为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改变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使其变为换热空气。室内机风机可配置为促使由进风口进入的部分室内空气(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的空气)流向室内机换热器100,并促使经室内机换热器100换热后的换热空气经由室内机风机朝向出风口流动。

特别地,机体骨架110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用于接收室内机换热器100形成的冷凝水的接水槽111。接水槽111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111b和第二侧壁111a,室内机换热器100的其中一端部抵接在第二侧壁111a的上端,室内机换热器100上形成的冷凝水向下滴落至接水槽111中。

为避免冷凝水溅落在接水槽111的外部,第一侧壁111b的高度应高于第二侧壁111a的高度,也即是第一侧壁111b与室内机换热器100位于第二侧壁111a 的端部形成有高度差,从而防止冷凝水外溅。

第一侧壁111b靠近下部的部分为下端壁111b2,靠近上部的部分为上端壁 111b1,由于上端壁111b1起到防止冷凝水外溅的作用,下端壁111b2会受到接水槽111中的汇集的冷凝水的压力,因此,上端壁111b1的厚度可相对薄一些,下端壁111b2的厚度可相对厚一些,也即是,下端壁111b2的外表面可凸出于上端壁111b1的外表面,形成的下端壁111b2的厚度大于上端壁111b1的厚度。

机体骨架110由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下端向下前方延伸有支撑部 112,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平滑过渡至支撑部,支撑部的厚度和第一侧壁111b的下端壁111b2的厚度大致相同。机体骨架110的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和延伸的支撑部112及室内机换热器100之间的空间构成了室内机风机的布置空间。由于接水槽111贴近室内机风机的风道,接水槽111和支撑部112 的结构会对风道的噪音产生影响,通过设计不均匀厚度的接水槽111,可达到降低风道噪音的目的。

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的厚度不均匀会影响接水槽111的强度,机体骨架110在出模成形时,接水槽111容易发生变形。为此,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的下端壁111b2的外表面可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113,也即是在第一侧壁111b的下端壁111b2上挖设多个第一凹槽113,以此来减小接水槽111壁厚的不均匀性,改善接水槽111变形的问题。

多个第一凹槽113沿下端壁111b2的横向方向间隔均匀分布,每个第一凹槽113由下向上延伸,形成条状凹槽。横向方向是指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 的宽度方向。

第一侧壁111b的上端壁111b1的外表面通过一向下倾斜的斜面平滑过渡至下端壁111b2的外表面,由此在上端壁111b1与下端壁111b2之间形成一个向下倾斜的斜面。该向下倾斜的斜面上形成有在斜面的横向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凹槽114,多个第二凹槽114与多个第一凹槽113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凹槽114的一端和与其对应的第一凹槽113的端部连接,每个第二凹槽114 的另一端在斜面上向上端壁111b1的方向延伸。第一凹槽113和第二凹槽114 在形成时一体成形,第一凹槽113和与其对应的第二凹槽114连接并连通。由此进一步减小接水槽111壁厚不均匀易导致接水槽111变形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的上端壁111b1的外表面可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沿上端壁111b1的横向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并由上向下延伸,形成条状加强筋。通过在上端壁111b1的外表面设置加强筋(图中未示出),相当于增加了厚度较薄的上端壁111b1的强度,缩小上端壁111b1 的强度与下端壁111b2的强度的差别。由此进一步改善了接水槽111变形的问题。

为便于将接水槽111中的冷凝水导出室内机外部,接水槽111的底部形成有引流口,引流口处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将引流口与排水管进行连接,将接水槽111的冷凝水引流至排水管,并通过排水管排出室内机。

特别地,本实施例的室内机换热器100可为三段式结构。即:室内机换热器100包括第一换热段101、第二换热段102和第三换热段103。第一换热段 101设置在进风口的下方,并向后侧下方倾斜延伸,第二换热段102自第一换热段101的前端向前侧下方延伸,第三换热段103自第二换热段102的下端向前侧下方延伸。其中,第一换热段101向后侧下方倾斜延伸的一端与接水槽111 的第二侧壁111a的上端抵接,第一换热段101、第二换热段102和第三换热段 103上形成的冷凝水顺着各个换热段依次滑落在接水槽111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配置为可转动地设置于罩壳上,在覆盖出风口的位置与打开出风口的位置之间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

导风板的外表面形成有拉丝条纹。因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导风板普遍采用塑料材质,例如ABS塑料,利用注塑工艺制成。但塑料材质的导风板的外观缺少光泽度,影响室内机的整体外观。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表面具有拉丝条纹的导风板。具体地,在注塑过程中,利用金属拉丝工艺在模具上形成金属拉丝条纹,向模具中注塑成型,形成外表面具有拉丝条纹的导风板。通过在导风板的外表面形成拉丝条纹,营造出具有金属质感拉丝效果的导风板,提升导风板外表面的光泽度,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室内机换热器100的其中一端部位于接水槽111 的第二侧壁111a的上端,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111a 的高度,使得室内机换热器100的端部与接收器的第二侧壁111a产生高度差,室内机换热器100上形成的冷凝水可下流至接水槽111中,避免冷凝水外漏。并且,接水槽111的第一侧壁111b的下端壁111b2的厚度大于上端壁111b1 的厚度,在减轻接水槽111重量的同时,增加接水槽111下端壁111b2的厚度,保证接水槽111的强度;并在下端壁111b2的外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凹槽113,减小因下端壁111b2厚度与上端壁111b1厚度不一致而导致的接水槽111的厚度不均匀性,改善水槽变形问题,保证接水槽与室内机换热器100的高度差,防止室内机换热器100上的冷凝水泄露。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上端壁111b1通过向下倾斜的斜面平滑过渡至下端壁111b2,该斜面上还形成有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 114,进一步减小了上端壁111b1与下端壁111b2的厚度差,在保证接水槽111 强度的同时,进一步避免接水槽111的变形。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