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592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风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位置通常较高。由于冷空气密度较大,出风之后会向下运动,空调制冷时会具有较好的舒适性。然而,由于热空气密度小,出风之后会向上运动,空调制热时热空气直接从较高的出风口位置上扬,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单一的出风口设置无法同时满足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对舒适性的要求,使用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出风口设置单一,使用不灵活,舒适性差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设置在壳体内;风机,设置在风道内;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风道连通,第二出风口在风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下游;风道挡板,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风道挡板具有遮挡第一出风口以使第二出风口出风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第一出风口以使第一出风口出风的打开位置。
[0005] 进一步地,风机的出风方向向下,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出风口的下方。
[0006]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隔板,隔板将壳体内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的底部相连通,风机设置在前腔或者后腔内。
[0007] 进一步地,风机设置在后腔内,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侧板、出风侧板以及连接在进风侧板和出风侧板之间的连接侧板,进风侧板上设置有与风机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出风侧板上。
[0008] 进一步地,风道挡板可枢转地设置在进风侧板上。
[0009]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出风口下方的底座,当风道挡板处于打开位置时,风道挡板与底座相贴合。
[0010] 进一步地,风道挡板为弧形挡板。
[0011]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出风凸台,以使当风道挡板处于打开位置时,风道挡板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圆滑过渡。
[0012]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挡板驱动装置,挡板驱动装置驱动风道挡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0013] 进一步地,挡板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以及齿条,齿轮被电机驱动,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条与风道挡板连接。
[0014] 进一步地,齿条为弧形齿条。
[0015] 进一步地,空调器为立柜式空调器。
[0016]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并且使第二出风口在风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下游。同时,在第一出风口处设置风道挡板。风道挡板具有遮挡第一出风口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第一出风口的打开位置。当风道挡板处于打开位置时,从风机出来的风首先流动至位于上游的第一出风口处,并通过第一出风口出风。当风道挡板处于关闭位置时,风道挡板将第一出风口遮住,从风机出来的风流经第一出风口之后到达第二出风口处,并通过第二出风口出风。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器可以根据具体工作模式(例如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控制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出风,出风形式更加多样化,使用更加灵活,具有较好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风道挡板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不出了图1的风道挡板和底座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的风道挡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1]图4示出了图3的风道挡板和出风侧板的局部放大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风机;20、第一出风口;23、进风口;30、风道挡板;40、隔板;51、进风侧板;52、出风侧板;60、底座;61、出风凸台;70、挡板驱动装置;71、齿轮;7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为立柜式空调器。上述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风机10、第一出风口 20、第二出风口以及风道挡板30。其中,风道设置在壳体内。风机10设置在风道内。第一出风口 20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风道连通。第二出风口在风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出风口 20的下游。风道挡板30设置在第一出风口 20处。风道挡板30具有遮挡第一出风口 20以使第二出风口出风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第一出风口 20以使第一出风口 20出风的打开位置。
[0026]应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出风口 20和第二出风口,并且使第二出风口在风道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出风口 20的下游。同时,在第一出风口 20处设置风道挡板30。风道挡板30具有遮挡第一出风口 20的关闭位置以及避让第一出风口20的打开位置。当风道挡板30处于打开位置时,从风机10出来的风首先流动至位于上游的第一出风口 20处,并通过第一出风口 20出风。当风道挡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风道挡板30将第一出风口 20遮住,从风机10出来的风流经第一出风口 20之后到达第二出风口处,并通过第二出风口出风。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器可以根据具体工作模式(例如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控制从第一出风口 20或第二出风口出风,出风形式更加多样化,使用更加灵活,具有较好的使用舒适性。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风机10的出风方向向下。第一出风口 20设置在第二出风口的下方。当空调器进行制热时,使风道挡板30处于打开位置,热空气从风机10出来之后,首先流动至位于下方的第一出风口 20处,并通过第一出风口 20出风。由于热空气密度小,从下方的第一出风口 20出风之后会向上运动,热空气的分布面积增大,从而保证舒适性。当空调器进行制冷时,使风道挡板30处于关闭位置,冷空气从风机10出来流经第一出风口 20之后到达第二出风口处,并通过第二出风口出风。由于冷空气密度较大,从上方的第二出风口出风之后会向下运动,冷空气的分布面积增大,从而保证舒适性。上述结构可以同时满足空调器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下对舒适性的要求,使用更加灵活。
[0028]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空调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隔板40。隔板40将壳体内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的底部相连通。风机10设置在后腔内。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侧板51、出风侧板52以及连接在进风侧板51和出风侧板52之间的连接侧板。进风侧板51上设置有与风机10连通的进风口 23。第一出风口 20和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出风侧板52上。从风机10出来的风依次经过后腔和前腔,再从出风侧板52上的第一出风口 20或第二出风口出风。上述结构可以缩短风道中的风流动路径,使从风机10出来的风更加容易从第一出风口 20和第二出风口出风。同时,上述进出风形式(后侧的进风侧板51进风,从前侧的出风侧板52出风)更加方便空调器布置,并且进风和出风位于两侧可以防止两者干涉。当然,风机1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风机10可以设置在前腔中。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