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及其托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27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窑及其托轮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的回转筒体部分全部由其下部的托轮装置支承,托轮装置承受着回转窑的回转筒体重量、物料重量和回转筒体内衬重量,载荷巨大,且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回转筒体和托轮装置之间就会产生相对位移,这样就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现有的回转筒体调整特别不方便,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耗时长,调整不精准。目前已有的回转窑托轮只能通过螺栓顶支撑座来调节托轮与回转筒体的中心距离以及托轮轴线与回转筒体中心线的平行度,通过增加垫板的方式调节托轮之间的平行度,通过上述调节达到托轮与回转筒体的安装要求。托轮与回转筒体要求为线接触,初步安装后托轮与回转筒体为点接触,后期只通过螺栓顶支撑座以及增加垫板来调节其接触情况,但通过上述很难达到线接触的要求,一般只能通过长时间的转动磨合后才能慢慢的达到线接触的状态。这种调节方式存在调节困难,调节范围有限,对托轮安装座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620987756.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设有调整装置的回转窑托轮装置,上述托轮装置在支承台的底部和两侧均设有调整装置,通过调整装置实现调整托轮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偏移量,但是上述调整装置必须通过需异步电机进行调整,增加了设备陈本与整个装置的复杂程度。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托轮与回转筒体的相对位置方便调节、安装调整难度低,且成本较低的回转窑托轮装置及包括该托轮装置的回转窑,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回转窑托轮装置,用以解决回转窑托轮安装调节困难,托轮与回转窑接触不佳,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回转窑托轮装置,包括托轮、托轮轴和支撑座,所述托轮通过托轮轴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托轮与托轮轴铰接,托轮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托轮水平旋转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托轮可沿水平方向以及托轮轴线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过渡板与第一螺栓,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地安装于过渡板上,并通过第一螺栓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过渡板上与凸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槽孔,所述凸台插入槽孔中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凸台的底部。

进一步地,托轮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托轮水平方向偏移量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过渡板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栓和底板,所述过渡板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侧面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挡板抵设于过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螺栓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托轮轴与支撑座通过轴承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回转窑,包括回转筒体、托轮装置和底架,所述回转筒体安装于托轮装置上,所述托轮装置安装于底架上,所述托轮装置为其上所述的回转窑托轮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托轮装置每两个一组对称安装于底架上。

上述结构的回转窑及其托轮装置,包括托轮、托轮轴、支撑座和第一调节机构,所述托轮通过托轮轴安装在支撑座上,所述托轮与托轮轴铰接,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托轮的水平方向旋转,所述支撑座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调节机构上,所述托轮可沿水平方向以及托轮轴线方向旋转。相比现有技术,由于托轮与托轮轴铰接,托轮能够沿托轮轴线方向旋转;又由于回转窑托轮装置上设置有可调节托轮水平旋转的第一调节机构,故此实现了托轮在平面方向以及托轮轴线方向的旋转。当回转窑的回转筒体放上去后,通过回转筒体的自重自动使托轮沿平面方向以及托轮轴线方向的旋转,很好地保证了托轮与回转窑的回转筒体始终保持良好接触,解决了现有回转窑托轮安装调节困难,托轮与回转窑接触不佳,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支撑座底部设置有凸台,过渡板上与凸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槽孔,凸台插入槽孔中并通过紧固件固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避免回转窑的回转筒体放置于托轮上时,支撑座在水平方向产生过大位移,进而影响回转窑的安装。

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托轮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托轮水平方向偏移量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过渡板的侧面,更好地保证托轮与回转筒体始终保持良好接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托轮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托轮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托轮装置另一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1、托轮装置 2、回转筒体 3、底架

101、托轮 102、支撑座 103、过渡板

104、底板 105、第二螺栓 106、挡板

107、第一螺栓 108、托轮轴 109、轴承

110、螺母 111、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回转窑托轮装置,包括托轮101、托轮轴108、支撑座102和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托轮101的水平方向旋转,具体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过渡板103与第一螺栓107,支撑座102可拆卸地安装在过渡板103上,并通过第一螺栓107锁紧,托轮101与托轮轴108铰接,托轮101通过托轮轴108安装在支撑座102上。优选地,托轮轴108与支撑座102通过轴承109连接,保证托轮轴108转动灵活。需要说明的是,该轴承109既可选滑动轴承,亦可选滚动轴承。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托轮101与托轮轴108铰接,托轮101能绕托轮轴108轴线转动并且能在托轮轴108轴线方向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又由于支撑座102可水平旋转地安装在过渡板103上,托轮101通过支撑座102显然亦可实现水平方向的旋转,当回转筒体放置于上述托轮装置上后,通过回转筒体的自重可使托轮101自动旋转,自动调节托轮101与回转筒体的接触状况。

具体地,支撑座10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过渡板103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螺栓107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用于固定支撑座102和过渡板103。当需要安装回转窑时,稍微将第一螺栓107松开,然后将回转筒体放置于托轮101上后,回转筒体的自重可自动调节托轮101沿水平方向和托轮101轴线方向旋转,进而自动调节托轮101与回转筒体的接触状况。图3即为托轮101沿水平和托轮轴线方向发生偏移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第一螺栓107松开,支撑座102不发生太大的位移变动,支撑座102底部设置有凸台,过渡板103上与凸台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槽孔,凸台插入槽孔中并通过紧固件固定,防止凸台从过渡板103的槽孔中窜出。

如图2所示,上述紧固件优选为螺母110,螺母110套设在凸台的底部。

此外值得提及的是,回转窑托轮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托轮101水平方向偏移量,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栓105和底板104,过渡板103安装于底板104上,底板104的侧面设置有挡板106,第二螺栓105穿过挡板106抵设于过渡板103上,过渡板103在底板104上的位置可以通过挡板106上安装的第二螺栓螺栓105进行调节。当需要在水平方向调整托轮101时,通过调节第二螺栓105带动过渡板103水平偏移,进而保证每组托轮101与回转窑中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过渡板103与底板104通过第三螺栓111实现可拆卸地固定安装。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螺栓105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二螺栓105平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螺栓105的数量并不仅限于此,第二螺栓105的数量亦可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

上述托轮装置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托轮101安装好后,通过调节第二螺栓105,调整每组托轮101与回转窑中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然后,稍微将支撑座102与过渡板103间的第一螺栓107松开,然后将回转筒体2放置于托轮101上后,回转筒体2的自重使托轮101沿水平和托轮1轴线两个方向自动旋转,自动调节托轮101与回转筒体2的接触状况,使托轮101与回转筒体2接触始终保持线接触;接着,将支撑座102与过渡板103间的第一螺栓107锁紧。

总之,通过上述托轮装置1,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就能使托轮101与回转窑的回转筒体2完成安装调整,并且托轮101与回转筒体2能始终保持最佳接触,这不仅能减少安装调整难度及安装时间,还能减少托轮101与回转筒体2之间磨损,增加托轮101和回转筒体2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成本。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回转窑,如图4所示,包括回转筒体2、托轮装置1和底架3,回转筒体2安装于托轮装置1上,托轮装置1安装于底架3上,托轮装置1为其上所述的回转窑托轮装置。托轮装置1优选每两个一组对称安装于底架3上。该回转窑的其它结构可参考现有及改进的技术,本文在此不进行赘述。包括上述回转窑托轮装置的回转窑显然具有托轮101与回转筒体2的相对位置调节方便、安装调整难度低、成本较低的优点,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