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8477发布日期:2018-07-05 04:3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稻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水稻收割后含水很高,要想让水稻达到安全仓储的条件必须把水稻的含水率降低到能够进行仓储的安全水分(即12%为水稻仓储的安全水分)。

现有的干燥方式多为晾晒干燥或利用高温空气吹风进行干燥,如果采用电热直接干燥,因水稻是一种热敏性的作物,干燥速度过快或者参数选择不当容易产生爆腰。

现有技术中,晾晒干燥方式干燥缓慢,而且需要较大的晾晒场地,在晾晒时也会掺杂大量灰土杂质,后期还需要进行筛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部水平焊接设置有隔板,所述壳体上端连接设置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隔板上端焊接设置有底板,所述隔板中部垂直转动设置有转动管道,所述转动管道上端焊接设置有球腔,所述球腔外围焊接设置有螺旋叶,所述球腔上部外围连接设置有喷气管道,所述球腔中部内壁环形焊接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第一滚珠轴承的金属内圈中焊接设置有转动叶片,所述转动管道中垂直贯穿设置有加热气管,所述加热气管上端焊接设置有喷头,所述加热气管内镶嵌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加热气管外围和所述转动管道内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加热气管下端连接设置有气泵,所述隔板下端右侧铆接设置有电机,所述壳体右壁上部贯穿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右侧上部铆接设置有清洁腔,所述壳体右壁和所述隔板上侧对应位置连接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设有阀门,所述壳体下端两侧对称通过螺纹配合活动连接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外围下部焊接设置有支撑底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管道贯穿所述底板中部和所述隔板中部且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道上端和所述底板上端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气管道和所述球腔内腔连通,所述喷气管道呈环形分布有多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滚珠轴承由多组金属滚珠转动连接的焊接固定在所述球腔内壁的金属外圈以及相对转动的金属内圈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叶片为末端焊接固定且边缘和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内圈焊接固定的多组金属薄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气管和所述转动管道同心设置且所述加热气管两端分别从所述转动管道两端伸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和所述第一滚珠轴承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滚珠轴承的金属外圈和所述转动管道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滚珠轴承的金属内圈和所述加热气管外壁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外壳和所述隔板铆接固定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向下设置,所述电机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围和所述转动管道外围下部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腔左端和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清洁腔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清洁腔右端设有排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杆成十字形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底杆末端向下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水稻通过进料管道置于壳体内,启动气泵和电热丝,气泵向加热气管内吹入空气后,在电热丝加热后通过气流通过喷头分散喷出,高温气流能够逐渐加热球腔,从而通过球腔和水稻接触进行加热烘干,同时气流能够吹动转动叶片从而使转动叶片在第一滚珠轴承中转动,这样既能够延长高温空气在球腔中存留时间,以便对球腔的加热,同时也不会对气流速度造成过多的影响,能够有效保持气流高速喷出,气流继续通过并从喷气管道喷出,能够进一步对水稻加热烘干,从而通过多重加热烘干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启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转动管道转动,转动管道上的球腔同步转动并通过螺旋叶不断将球腔附近的水稻向上提升,这样外围的水稻就会对球腔周围进行填充,从而形成上下部分的水稻部分翻动交换的效果,这样能够使水稻全面的与球腔接触,并便于水稻和喷气管道吹出的气流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水稻的烘干效率;气体通过出气口进入清洁腔中,水稻中的灰尘等漂浮杂质能够在清洁腔中经过过滤排出;螺纹接头和支撑底杆的配合活动调整壳体的高度以及保证壳体的水平安置,同时支撑底杆的倾斜设置还可以通过下部的悬空提供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中球腔和转动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中转动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隔板,3-进料管道,4-底板,5-转动管道,6-球腔,61-螺旋叶,62-喷气管道,63-第一滚珠轴承,64-转动叶片,7-加热气管,71-喷头,72-电热丝,73-第二滚珠轴承,8-气泵,9-电机,10-出气口,11-清洁腔,12-出料管道,13-螺纹接头,14-支撑底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提升循环式的水稻干燥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中部水平焊接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壳体1分隔形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壳体1上端连接设置有进料管道3,所述进料管道3上设有阀门,所述隔板2上端焊接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呈圆台状,所述隔板2中部垂直转动设置有转动管道5,所述转动管道5贯穿所述底板4中部和所述隔板2中部且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道5上端和所述底板4上端齐平,所述转动管道5上端焊接设置有球腔6,所述球腔6和所述转动管道5连通,所述球腔6外围焊接设置有螺旋叶61,所述球腔6上部外围连接设置有喷气管道62,所述喷气管道62和所述球腔6内腔连通,所述喷气管道62呈环形分布有多组,所述球腔6中部内壁环形焊接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63,所述第一滚珠轴承63由多组金属滚珠转动连接的焊接固定在所述球腔6内壁的金属外圈以及相对转动的金属内圈组成,所述第一滚珠轴承63的金属内圈中焊接设置有转动叶片64,所述转动叶片64为末端焊接固定且边缘和所述第一滚珠轴承63内圈焊接固定的多组金属薄叶片,所述转动管道5中垂直贯穿设置有加热气管7,所述加热气管7和所述转动管道5同心设置且所述加热气管7两端分别从所述转动管道5两端伸出,所述加热气管7上端焊接设置有喷头71,所述加热气管7内镶嵌设置有电热丝72,所述电热丝72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加热气管7外围和所述转动管道5内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73,所述第二滚珠轴承73和所述第一滚珠轴承63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滚珠轴承73的金属外圈和所述转动管道5内壁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滚珠轴承73的金属内圈和所述加热气管7外壁焊接固定,所述加热气管7下端连接设置有气泵8,所述气泵8的出气端和所述加热气管7下端连通,所述气泵8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隔板2下端右侧铆接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外壳和所述隔板2铆接固定且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垂直向下设置,所述电机9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外围和所述转动管道5外围下部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所述壳体1右壁上部贯穿设置有出气口10,所述壳体1右侧上部铆接设置有清洁腔11,所述清洁腔11左端和所述出气口10相连通,所述清洁腔11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清洁腔11右端设有排气管,所述壳体1右壁和所述隔板2上侧对应位置连接设置有出料管道12,所述出料管道12上设有阀门,所述壳体1下端两侧对称通过螺纹配合活动连接设置有螺纹接头13,所述螺纹接头13外围下部焊接设置有支撑底杆14,所述支撑底杆14成十字形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支撑底杆14末端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水稻通过进料管道3置于壳体1内,启动气泵8和电热丝72,气泵8向加热气管7内吹入空气后,在电热丝72加热后通过气流通过喷头71分散喷出,高温气流能够逐渐加热球腔6,从而通过球腔6和水稻接触进行加热烘干,同时气流能够吹动转动叶片64从而使转动叶片64在第一滚珠轴承63中转动,这样既能够延长高温空气在球腔6中存留时间,以便对球腔6的加热,同时也不会对气流速度造成过多的影响,能够有效保持气流高速喷出,气流继续通过并从喷气管道62喷出,能够进一步对水稻加热烘干,从而通过多重加热烘干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启动电机9通过皮带带动转动管道5转动,转动管道5上的球腔6同步转动并通过螺旋叶61不断将球腔6附近的水稻向上提升,这样外围的水稻就会对球腔6周围进行填充,从而形成上下部分的水稻部分翻动交换的效果,这样能够使水稻全面的与球腔6接触,并便于水稻和喷气管道62吹出的气流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水稻的烘干效率;气体通过出气口10进入清洁腔11中,水稻中的灰尘等漂浮杂质能够在清洁腔11中经过过滤排出;螺纹接头13和支撑底杆14的配合活动调整壳体1的高度以及保证壳体1的水平安置,同时支撑底杆14的倾斜设置还可以通过下部的悬空提供减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