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仪前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4483发布日期:2018-08-04 16:3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探伤仪前导管。



背景技术:

铜杆探伤需要在探伤仪前安装导管,起导向作用,可以使产品顺利通过探伤仪,到达收线机。因为探伤仪前段是清洗线,产品通过清洗线冷却后,通过反扑气箱吹干在到达探伤仪探伤。在生产中,反扑气无法完全对产品吹干,产品会带部分冷却液到达探伤仪,从而引起探伤仪探伤的准确性,同时,清洗液附着在铜杆上,造成蜡液涂不上,成品氧化严重,影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探伤仪前导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探伤仪前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若干管节I和一个设置在导管本体一端的管节II,所述管节II的直径大于管节I的直径,管节II内具有呈喇叭口状的通道,管节II上开设有与通道相通的3mm喷气孔,所述喷气孔上连接有喷气嘴,所述喷气嘴安装在下风管上,所述下风管上连接有上风管,所述上风管上设置有若干进风细管。

进一步地限定,各管节I之间采用管接连接,所述管节II与靠近的管节I固连。

更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管节I和管接的内径均与通道最小处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管节I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进风细管设置有五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探伤仪前导管上增加反吹,用高压空气吹扫,可以吹干产品表面水,效果好,杜绝清洗线冷却液带到探伤仪内,保证设备完好,保证检测产品质量的准确性,使产品表面涂蜡正常,保证生产合格产品,避免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节I,2.管节II,3.喷气孔,4.喷气嘴,5.下风管,6.上风管,7.进风细管,8.管接,2-1.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探伤仪前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包括若干管节I1和一个设置在导管本体一端的管节II2,管节II2的直径大于管节I1的直径,管节II2内具有呈喇叭口状的通道2-1,管节II2上开设有与通道2-1相通的3mm喷气孔3,喷气孔3上连接有喷气嘴4,喷气嘴4安装在下风管5上,下风管5上连接有上风管6,上风管6上设置有五个进风细管7。

在本实施例中,各管节I1之间采用管接8连接,管节II2与靠近的管节I1固连。管节I1和管接8的内径均与通道2-1最小处的直径相同,管节I1设置有三个。

在探伤仪前导管上增加反吹,用高压空气吹扫,可以吹干产品表面水,经过研究,在管节II2钻孔,由10mm下风管5接入,喷气孔3用3mm孔,增加出气压力,用高压气吹扫产品表面的水,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