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的水蒸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9658发布日期:2018-07-11 03:0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蒸发装置,特别是一种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的水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通常需要将面料中的水分充分吸干,在进行印花转移。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烘干装置将面料中的水分吸干的,其效果不能够完全吸收面料中的水分。

由于存在上述的问题,目前,人们研发出了各种烘干机构,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仿皮沙发面料的水蒸发机构【专利号:ZL 201621492825.0;授权公告号:CN206514657U】。这种水性聚氨酯仿皮沙发面料的水蒸发机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烘箱,烘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设有送料辊一和送料辊二,送料辊一和送料辊二上下设置,烘箱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一侧设有出料辊一和出料辊二,出料辊一和出料辊二上下设置,所述的烘箱的上部空间内设有上热气分散板,烘箱的下部空间内设有下热气分散板,上热气分散板的下方和下热气分散板的上方均匀开始有若干供热气流出的分散孔;所述烘箱的一侧设有能够产生热气的热气生产箱,热气生产箱通过一进风管道与所述上热气分散板和下热气分散板相连通;烘箱的另一侧设有能够排出废气的废气排出箱,废气排出箱通过一出风管道与所述烘箱相连通。该专利具有烘干效果好的优点。

这种水蒸发机构,不能够完全去除面料中的水分。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对现有技术中的水蒸发装置进行改进,以使面料中的水分能够被充分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的水蒸发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面料中的水分进行充分蒸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的水蒸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烘箱,烘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设有两个送料辊,两个送料辊上下设置,烘箱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料辊,两个出料辊上下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的顶部设有上热气分散板,烘箱的底部设有下热气分散板,上热气分散板的下板面上和下热气分散板的上板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供热气流出的分散孔,上热气分散板与一能够向其供热气的热气管道相连,上热气分散板与下热气分散板相连通;所述的烘箱中设有辊一和辊二,辊一和辊二上下设置,辊一和辊二之间形成供面料通过的间隙,辊一和辊二的一端设有能够分别向其供入导热油的供油机构,辊一和辊二的另一端设有能够收集导热油的回油机构。

本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的水蒸发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在热气管道的作用下,可以一直为烘箱提供热气,热气流入至烘箱中;其次,由上热气分散板和下热气分散板流出的热气对整个烘箱内腔进行加热,使烘箱内的空气均为热气;接着,面料在两个送料辊的牵引下,面料从烘箱的进料口进入;然后,在辊一和辊二的作用下,将面料进行挤压,使面料内部的水分被寄出,而由于烘箱内的高温,直接可以将面料中剩余的水分进行蒸发,使面料中的水分被充分吸收;最后,面料在两个出料辊的牵引下,从出料口出去。

在供油机构的作用下,可以使辊一和辊二内充满导热油。

在回油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提取辊一和辊二内冷却了的导热油。

所述的供油机构包括油泵、送油管和储油箱,所述的储油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送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箱相连通,送油管的另一端具有两个连接口,两个连接口分别与上述辊一和辊二相连通,所述的油泵设置在送油管的中部。

开启油泵,储油箱中的导热油便会通过送油管分别送入至辊一和辊二中,使辊一和辊二充满导热油。

所述的回油机构包括备油箱和出油管,所述的备油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出油管的一端具有两个连接口,两个连接口分别与上述辊一和辊二相连通,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备油箱相连通,出油管上具有阀门。

开启阀门,辊一和辊二中的导热油流出,使其聚集到备油箱中;关闭阀门,辊一和辊二中的导热油可以为辊一和辊二提供热量。

所述烘箱的一侧设有能够产生热气的热气生产箱,热气生产箱与上述热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送风机,送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与所述热气管道相连通。

热气生产箱可以为烘箱源源不断的提供热气,使烘箱内一直保持干燥且高温的状态。在送风机的作用下,可以使热气管道上的热气快速送入至烘箱中。

所述烘箱的另一侧设有能够排出热气的热气排出箱,热气排出箱通过一出风管道与所述烘箱相连通,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负压风机,负压风机通过连接管与出风管道相连通。

热气排出箱可以收集从烘箱中流出的热气,使烘箱内的热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可以使出风管道上的热气快速被送入至热气排出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油箱、油泵和送油管,储油箱中的导热油便会通过送油管分别送入至辊一和辊二中,使辊一和辊二充满导热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备油箱、阀门和出油管,辊一和辊二中的导热油流出,使其聚集到备油箱中。

3、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气生产箱,可以为烘箱源源不断的提供热气,使烘箱内一直保持干燥且高温的状态;通过热气排出箱可以收集从烘箱中流出的热气,使烘箱内的热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箱;2、送料辊;3、出料辊;4、上热气分散板;5、下热气分散板;6、热气管道;7、辊一;8、储油箱;9、送油管;10、油泵;11、辊二;12、备油箱;13、出油管;14、阀门;15、热气生产箱;16、送风机;17、送风管;18、热气排出箱;19、出风管道;20、负压风机;2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的水蒸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烘箱1,烘箱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设有两个送料辊2,两个送料辊2上下设置,烘箱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料辊3,两个出料辊3上下设置。烘箱1的顶部设有上热气分散板4,烘箱1的底部设有下热气分散板5,上热气分散板4的下板面上和下热气分散板5的上板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供热气流出的分散孔,上热气分散板4与一能够向其供热气的热气管道6相连,上热气分散板4与下热气分散板5相连通;烘箱1中设有辊一7和辊二11,辊一7和辊二11上下设置,辊一7和辊二11之间形成供面料通过的间隙。

辊一7和辊二11的一端设有能够分别向其供入导热油的供油机构,供油机构包括油泵8、送油管9和储油箱10,储油箱10固定在底座上,送油管9的一端与储油箱10相连通,送油管9的另一端具有两个连接口,两个连接口分别与辊一7和辊二11相连通,油泵8设置在送油管9的中部。开启油泵8,储油箱10中的导热油便会通过送油管9分别送入至辊一7和辊二11中,使辊一7和辊二11充满导热油。

辊一7和辊二11的另一端设有能够收集导热油的回油机构,回油机构包括备油箱12和出油管13,备油箱12固定在底座上,出油管13的一端具有两个连接口,两个连接口分别与辊一7和辊二11相连通,出油管13的另一端与备油箱12相连通,出油管13上具有阀门14。开启阀门14,辊一7和辊二11中的导热油流出,使其聚集到备油箱12中;关闭阀门14,辊一7和辊二11中的导热油可以为辊一7和辊二11提供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烘箱1的一侧设有能够产生热气的热气生产箱15,热气生产箱15与热气管道6相连通,底座上设有送风机16,送风机16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17与热气管道6相连通。热气生产箱15可以为烘箱1源源不断的提供热气,使烘箱1内一直保持干燥且高温的状态。在送风机16的作用下,可以使热气管道6上的热气快速送入至烘箱1中。

在本实施例中,烘箱1的另一侧设有能够排出热气的热气排出箱18,热气排出箱18通过一出风管道19与烘箱1相连通,底座上设有负压风机20,负压风机20通过连接管21与出风管道19相连通。热气排出箱18可以收集从烘箱1中流出的热气,使烘箱1内的热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在负压风机20的作用下,可以使出风管道19上的热气快速被送入至热气排出箱18中。

本低残余溶剂的水性转移印花工艺中的水蒸发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首先,通过热气生产箱15,在热气管道6的作用下,可以一直为烘箱1提供热气,使热气流入至烘箱1中;

其次,在上热气分散板4和下热气分散板5的作用下,流出的热气对整个烘箱1内腔进行加热,使烘箱1内的空气均为热气,而通过热气排气箱,可以收集从烘箱1中流出的热气,从而使烘箱1内的热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

接着,面料在两个送料辊2的牵引下,面料从烘箱1的进料口进入;

然后,在辊一7和辊二11的作用下,将面料进行挤压,使面料内部的水分被寄出,而由于烘箱1内的高温,直接可以将面料中剩余的水分进行蒸发,使面料中的水分被充分吸收;

最后,面料在两个出料辊3的牵引下,从出料口出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烘箱;2、送料辊;3、出料辊;4、上热气分散板;5、下热气分散板;6、热气管道;7、辊一;8、油泵;9、送油管;10、储油箱;11、辊二;12、备油箱;13、出油管;14、阀门;15、热气生产箱;16、送风机;17、送风管;18、热气排出箱;19、出风管道;20、负压风机;21、连接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