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4908发布日期:2018-09-14 22:0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干燥箱。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制备过程中,烘干工艺直接影响着所制得茶叶的质量。干燥能够蒸发水分,进一步促进茶叶的色、香、味的形成,还能改善茶叶本身的结构特征、生物特征以及理化特征便于保存。

现有的茶叶干燥机主要包括顶部敞开的箱体,设于箱体中上部的筛网,设于筛网下方的热风仓,热风仓一侧设有供风装置向筛网上方的茶叶中输送热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茶叶是堆积在茶叶烘干机中的,茶叶容易出现受热不均,需要操作人员在烘干过程中不断的翻动茶叶,增加了劳动量。另外单一的供热方式,使得茶叶的烘干耗时长,茶叶的加工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干燥箱,解决目前大部分茶叶干燥设备存在的茶叶干燥耗时长,效率低,劳动量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叶干燥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进料斗、出料口和热风机,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与电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传送带和滚筒,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分层挡板,所述分层挡板上设有加热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棒沿分层挡板U字型分布,使茶叶均匀受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上端设有导流挡板引导茶叶从出料口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组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由网孔为1-2mm的柔性金属网组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机通过皮带与传输装置的滚筒相连带动传送带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通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斗下端设有进料控制阀控制茶叶进料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干燥箱采用热风烘干和U型电热棒协同加热的方式对茶叶进行干燥,提高了烘干效率,缩短了茶叶烘干所需时间;多层网状传送带相反方向转动,扩大了空气与茶叶的接触面积,而且茶叶掉落到下一层传送带的过程起到了翻茶的效果,使茶叶受热更均匀。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干燥箱结构科学合理,实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层挡板电热棒分布示意图。

附图序号说明:1、热风机支架,2、热风机,3、箱体,4、滚筒,5、皮带,6、分层挡板,7、进料斗,8、进料控制阀,9、通风口,10、传送带,11、电热棒,12、箱体支架,13、出料口,14、电动机,15、导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3,设置在箱体3上的进料斗7、出料口13、通风口9和热风机2,设置在箱体3内部的传输装置。所述进料斗7下端设有进料控制阀8控制茶叶进料速度,出料口13上端设有导流挡板15引导茶叶从出料口13输出。

所述箱体3内设置有分层挡板6引导气流沿传送带10路径流动,分层挡板6上设有加热棒11,加热棒11沿分层挡板6呈U字型分布,使茶叶均匀受热。

所述箱体3内设置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传送带10和滚筒4。传送带10由柔性金属网组成,网孔为1mm或2mm。各层传送带的滚筒4通过皮带5与电动机14相连被驱动转动,相邻的两组传送带10的运动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已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