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热加湿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3033发布日期:2018-08-04 13:5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加热加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加湿的设备。



背景技术:

石斛,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石斛的生长环境极为严格,因此,在石斛的生产加工中,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温度和湿度,市场上还缺少一种加热加湿的设备,现有的一些加热加湿设备,不便于拆卸清理检修,使用寿命短、加热加湿的效率低,且加热加湿不均匀,给石斛的品质带来了很大影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加热加湿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热加湿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还缺少一种加热加湿的设备,现有的一些加热加湿设备,不便于拆卸清理检修,使用寿命短、加热加湿的效率低,且加热加湿不均匀,给石斛的品质带来了很大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热加湿的设备,包括炉体,还包括加湿部件、热风机、工作箱、混合部件、过滤部件和扩散罩,所述炉体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炉体盖,所述炉体盖与所述炉体相接触的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密封凸起,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炉壁,且所述炉体与所述内炉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稳定支架,且所述稳定支架与所述炉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加湿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所述加湿部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通过一侧的分支管与所述加湿部件的内部连通,所述输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部件的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固定有输风口,所述输风口贯穿所述炉体盖并延伸到所述炉体盖的外侧,所述加湿部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贯穿所述加湿部件的侧表面并与所述加湿部件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炉体盖并延伸到所述炉体盖的外侧,所述过滤部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与所述过滤部件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并延伸到所述炉体的外侧,所述过滤部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过滤部件的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加湿管,所述加湿管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混合部件,且所述加湿管与所述混合部件连通,所述混合部件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设置有热风管道,所述热风机连通固定于所述热风管道的端部,所述热风机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动机,且所述电动机的端部与所述热风机的内部抵接,所述工作箱固定于所述混合部件的一侧,且所述工作箱与所述混合部件之间连通设置有主扩散管道,所述主扩散管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从扩散管道,所述从扩散管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分支管,所述主扩散管道的外表面的一端通过高效胶粘合固定有密封环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耳,所述主扩散管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设置有扩散罩,所述扩散罩的下表面的内部通过卡合固定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扩散孔,且所述扩散孔贯穿扩散板,所述工作箱的内部侧壁上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座,所述电动机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风口的端部与热风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扩散管道与所述主扩散管道垂直,且所述分支管的数目与所述工作箱内部放置板的层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分支管的下表面水平间隔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为圆环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座的侧表面对应于所述限位耳设置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还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输风管与所述热风管道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该电磁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扩散罩为矩形结构,边沿处向外扩张,相邻固定于所述主扩散管道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炉体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炉体盖,炉体盖与炉体相接触的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密封凸起,炉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炉壁,且炉体与内炉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方便拆卸检修炉体内部的加湿部件等结果,且延长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工作箱与混合部件之间连通设置有主扩散管道,主扩散管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从扩散管道,从扩散管道的一侧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分支管,主扩散管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设置有扩散罩,扩散罩的下表面的内部通过卡合固定有扩散板,扩散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扩散孔,使湿热蒸汽扩散更加均匀,能够保证工作箱内各处的温湿度大致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炉体盖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炉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扩散管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主扩散管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扩散罩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输风管、3-炉体盖、4-输风口、5-进水口、6-稳定支架、7-加湿部件、8-出水口、9-电动机、10-热风机、11-热风管道、12-从扩散管道、13-分支管、14-限位座、15-主扩散管道、16-工作箱、17-混合部件、18-加湿管、19-出风口、20-过滤部件、21-密封凸起、22-内炉壁、23-减震弹簧、24-密封环、25-限位耳、26-扩散罩、27-扩散板、28-扩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热加湿的设备,包括炉体1,还包括加湿部件7、热风机10、工作箱16、混合部件17、过滤部件20和扩散罩26,炉体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炉体盖3,炉体盖3与炉体1相接触的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密封凸起21,炉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炉壁22,且炉体1与内炉壁22之间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23,炉体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稳定支架6,且稳定支架6与炉体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加湿部件7通过螺栓固定于炉体1的内部,加湿部件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输风管2,输风管2通过一侧的分支管与加湿部件7的内部连通,输风管2的一端与过滤部件20的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固定有输风口4,输风口4贯穿炉体盖3并延伸到炉体盖3的外侧,加湿部件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口5,且进水口5的一端贯穿加湿部件7的侧表面并与加湿部件7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贯穿炉体盖3并延伸到炉体盖3的外侧,过滤部件20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水口8,且出水口8的一端与过滤部件20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贯穿炉体1的下表面并延伸到炉体1的外侧,过滤部件2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风口19,且出风口19的一端与过滤部件20的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加湿管18,加湿管18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混合部件17,且加湿管18与混合部件17连通,混合部件17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设置有热风管道11,热风机10连通固定于热风管道11的端部,热风机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动机9,且电动机9的端部与热风机10的内部抵接,工作箱16固定于混合部件17的一侧,且工作箱16与混合部件17之间连通设置有主扩散管道15,主扩散管道15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从扩散管道12,从扩散管道1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分支管13,主扩散管道15的外表面的一端通过高效胶粘合固定有密封环24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耳25,工作箱16的内部侧壁上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座14,电动机9与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输送热蒸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输风口4的端部与热风机固定连接。

为了使湿热的蒸汽扩散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从扩散管道12与主扩散管道15垂直,且分支管13的数目与工作箱16内部放置板的层数相同。

为了使蒸汽方便扩散,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分支管13的下表面水平间隔设置有通孔。

为了使主扩散管道15以及分支管13固定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座14为圆环形结构,且限位座14的侧表面对应于限位耳25设置有限位槽。

为了保证工作箱16内的温湿度更加适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工作箱16的内部还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输风管2与热风管道11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该电磁阀电性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热加湿的设备,包括炉体1,还包括加湿部件7、热风机10、工作箱16、混合部件17、过滤部件20和扩散罩26,炉体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炉体盖3,炉体盖3与炉体1相接触的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密封凸起21,炉体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炉壁22,且炉体1与内炉壁22之间固定设置有减震弹簧23,炉体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稳定支架6,且稳定支架6与炉体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加湿部件7通过螺栓固定于炉体1的内部,加湿部件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输风管2,输风管2通过一侧的分支管与加湿部件7的内部连通,输风管2的一端与过滤部件20的内部空间连通另一端连通固定有输风口4,输风口4贯穿炉体盖3并延伸到炉体盖3的外侧,加湿部件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口5,且进水口5的一端贯穿加湿部件7的侧表面并与加湿部件7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贯穿炉体盖3并延伸到炉体盖3的外侧,过滤部件20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出水口8,且出水口8的一端与过滤部件20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贯穿炉体1的下表面并延伸到炉体1的外侧,过滤部件2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风口19,且出风口19的一端与过滤部件20的内部连通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加湿管18,加湿管18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混合部件17,且加湿管18与混合部件17连通,混合部件17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设置有热风管道11,热风机10连通固定于热风管道11的端部,热风机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动机9,且电动机9的端部与热风机10的内部抵接,工作箱16固定于混合部件17的一侧,且工作箱16与混合部件17之间连通设置有主扩散管道15,主扩散管道15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从扩散管道12,从扩散管道1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通固定有分支管13,主扩散管道15的外表面的一端通过高效胶粘合固定有密封环24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耳25,主扩散管道15的下表面通过螺栓连通设置有扩散罩26,扩散罩26的下表面的内部通过卡合固定有扩散板27,扩散板27的外表面设置有扩散孔28,且扩散孔28贯穿扩散板27,工作箱16的内部侧壁上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座14,电动机9与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输送热蒸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输风口4的端部与热风机固定连接。

为了使蒸汽方便扩散,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扩散管道15的下表面水平间隔设置有通孔。

为了使主扩散管道15固定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座14为圆环形结构,且限位座14的侧表面对应于限位耳25设置有限位槽。

为了保证工作箱16内的温湿度更加适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工作箱16的内部还分别固定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输风管2与热风管道11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该电磁阀电性连接。

为了使湿热蒸汽扩散均匀,从而让工作箱16内的温湿度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扩散罩26为矩形结构,边沿处向外扩张,相邻固定于主扩散管道15的下表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够感应工作箱16内的温度和湿度,当温湿度没有达到要求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给电磁阀发出指令,通过输风管2、出风口19以及加湿管18输送蒸汽进入混合部件17内,同时,热风机10将热风从热风管道11输送到混合部件17内,与蒸汽混合成温热的蒸汽,由主扩散管道15扩散到工作箱16内;

主扩散管道15的连通固定有从扩散管道12,从扩散管道12的一侧连通固定有分支管13,或者主扩散管道15的下表面连通设置有扩散罩26,扩散罩26的下表面的内部固定有扩散板27,扩散板27的外表面设置有扩散孔28,分支管13或者扩散罩26能够将温热的蒸汽均匀扩散至工作箱16的各个角落,使工作箱16内的温湿度更加均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