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纱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419发布日期:2018-10-26 18:4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纱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纱烘干箱。



背景技术:

烘干箱用于工厂和科研单位聚合物材料烘干、树脂固化、制药、烤漆、电子、电镀、制药、印刷烘培、电机烘干、变压器烘干、工业热处理、消毒以及加热,保温等工艺设备之用。烘干箱根据性能可分为可纺程烘烤箱、精密烘干箱充氮烘干箱、真空烘干箱、防爆烘干箱、电热鼓风烘干箱,热风循环烘干箱等。在纺织物生产中,烘干机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烘干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纺织物的质量,现有的烘干机主要包括有烘干箱和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发热使烘干箱内的温度达到规格要求后对烘干箱内的布料进行烘干,然而这种加热方式不能均与对布料表面进行加热,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和存在无法烘干的死角,使烘干的布料出现褶皱不利于后期进行卷筒,同时由于单位时间内热气流和布料的相对接触面积较小,烘干速率慢,降低生产速度,增加生产成本,以及烘干箱中没有布料牵引的装置,布料安装麻烦。

根据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加快布料表面热风速度,使热量均匀,以及方便布料初次安装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烘干箱,通过设计的箱体、加热器、主动输送组件、从动输送组件、夹持输送组件、集风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实现加热器外置对箱体内空气循环加热,方便布料进行往复交错输送,滚筒输送五皱痕,对布料进行牵引安装,解决了现有发热装置内置加热布料受热不均匀,烘干速率慢,安装布料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纺纱烘干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内壁矩形排列固定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周侧面滑动配合有从动输送组件;所述箱体另一内壁矩形排列固定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周侧面滑动配合有主动输送组件;所述箱体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另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箱体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双耳座;所述箱体另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二双耳座;所述箱体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若干出风孔;所述箱体另一侧面矩阵排列开有进风孔;所述箱体一相对内壁转动配合有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周侧面固定有两第一链轮;所述第二轴周侧面固定有两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链条通过链条销固定有夹持输送组件;所述第一双耳座转动配合有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一端通过第一铰座与从动输送组件铰接;所述第二双耳座转动配合有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通过第二铰座与主动输送组件铰接;所述箱体一侧面固定有若干集风箱;所述箱体另一侧面固定有若干出风箱;所述箱体一表面固定有若干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进风口与集风箱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加热器出风口与出风箱通过第二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滚筒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滚筒支撑杆间转动配合有若干第一滚筒;若干所述第一滚筒一端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一个第一滚筒一端通过第三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输送组件一表面矩形排列开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与第二导向柱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输送组件包括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二滚筒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二滚筒支撑杆间转动配合有若干第二滚筒;所述从动输送组件一表面矩形排列开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第一导向柱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输送组件包括夹布底板;所述夹布底板一表面固定有两矩形支撑杆;所述矩形支撑杆一表面固定有两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表面开有链条连接槽口;所述链条连接槽口与第一链条配合;所述夹布底板一表面固定有两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卡块;所述夹布底板一表面开有第一槽口;所述夹布底板一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夹布活动板;所述夹布活动板一表面开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横截面均为锯齿形结构;所述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一内壁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通过第四链条与第一轴传动连接;所述箱体一表面固定有若干支撑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伸缩件与第二通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均包括气缸和液压缸。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孔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所述进风孔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的箱体、加热器、集风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出风箱,实现加热器外置对箱体内空气循环加热,增加热效率,降低烘干布料的时间,缩减生产成本。

2、本发明通过主动输送组件、从动输送组件,上下运动进行交错设置方便布料进行往复交错输送,增加布料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加快烘干速率,提高产量,同时滚筒输送布料没有皱痕,方便后续进行布料的卷筒。

3、本发明通过夹持输送组件,对布料进行牵引安装,通过与主动输送组件和从动输送组件的配合,提高布料初次的安装速率,降低劳动强度。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纺纱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未运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主动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从动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持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加热器,3-主动输送组件,4-从动输送组件,5-夹持输送组件,6-集风箱,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出风箱,10-第一伸缩件,11-第二伸缩件,101-第一导向柱,102-第二导向柱,103-第一通孔,104-第一双耳座,105-第二通孔,106-第二双耳座,107-出风孔,108-进风孔,109-第一电机,110-第一轴,111-第二轴,112-第一链轮,113-第二链轮,114-第四链条,115-第一链条,301-第一承载板,302-第一滚筒支撑杆,303-第一滚筒,304-第二链条,305-第二电机,306-第三链条,307-第二导向孔,308-第二铰座,401-第二承载板,402-第二滚筒支撑杆,403-第二滚筒,404-第一导向孔,405-第一铰座,501-夹布底板,502-矩形支撑杆,503-连接块,504-链条连接槽口,505-第一槽口,506-限位块,507-转动卡块,508-夹布活动板,509-第二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纺纱烘干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一内壁矩形排列固定有第一导向柱101;第一导向柱101周侧面滑动配合有从动输送组件4;箱体1另一内壁矩形排列固定有第二导向柱102;第二导向柱102周侧面滑动配合有主动输送组件3;

箱体1一表面开有两个第一通孔103;箱体1另一表面开有两个第二通孔105;箱体1一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双耳座104;箱体1另一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二双耳座106;箱体1一侧面线性排列开有六个出风孔107;箱体1另一侧面矩阵排列开有进风孔108;箱体1一相对内壁转动配合有第一轴110和第二轴111;第一轴110周侧面固定有两第一链轮112;第二轴111周侧面固定有两第二链轮113;第一链轮112与第二链轮113通过第一链条115传动连接;第一链条115通过链条销固定有夹持输送组件5;

第一双耳座104转动配合有第一伸缩件10;第一伸缩件10一端通过第一铰座405与从动输送组件4铰接;第二双耳座106转动配合有第二伸缩件11;第二伸缩件11一端通过第二铰座308与主动输送组件3铰接;

箱体1一侧面固定有两个集风箱6;箱体1另一侧面固定有两个出风箱9;箱体1一表面固定有两个加热器2;加热器2进风口与集风箱6通过第一管道7连通;加热器2出风口与出风箱9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

其中如图6所示,主动输送组件3包括第一承载板301;第一承载板301一表面固定有十六个第一滚筒支撑杆302;十六个第一滚筒支撑杆302间转动配合有八个第一滚筒303;八个第一滚筒303一端通过第二链条304传动连接;第一承载板301一表面固定有第二电机305;第二电机305输出轴与一个第一滚筒303一端通过第三链条306传动连接;主动输送组件3一表面矩形排列开有第二导向孔307;第二导向孔307与第二导向柱102滑动配合。

其中如图7所示,从动输送组件4包括第二承载板401;第二承载板401一表面固定有十六个第二滚筒支撑杆402;十六个第二滚筒支撑杆402间转动配合有八个第二滚筒403;从动输送组件4一表面矩形排列开有第一导向孔404;第一导向孔404与第一导向柱101滑动配合。

其中如图8所示,夹持输送组件5包括夹布底板501;夹布底板501一表面固定有两矩形支撑杆502;矩形支撑杆502一表面固定有两连接块503;连接块503一表面开有链条连接槽口504;链条连接槽口504与第一链条115配合;夹布底板501一表面固定有两限位块506;限位块506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卡块507;夹布底板501一表面开有第一槽口505;夹布底板501一侧面通过合页铰接有夹布活动板508;夹布活动板508一表面开有第二槽口509;第一槽口505和第二槽口509横截面均为锯齿形结构;第一槽口505与第二槽口509配合。

其中,箱体1一内壁固定有第一电机109;第一电机109输出轴通过第四链条114与第一轴110传动连接;箱体1一表面固定有四个支撑腿116。

其中,第一伸缩件10与第一通孔103间隙配合;第二伸缩件11与第二通孔105间隙配合。

其中,第一伸缩件10和第二伸缩件11均包括气缸和液压缸。

其中,出风孔107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进风孔108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布料放入运行,启动收回第一伸缩件10和第二伸缩件11,主动输送组件3向下收回,从动输送组件4向上收回,通过第一电机109将夹持输送组件5输送到箱体1起始端,如图4所示,扭转转动卡块507并打开夹布活动板508,将带烘干的布匹一端放在夹布底板501一表面的第一槽口505处,合上夹布活动板508并扭转转动卡块507咔紧上夹布活动板508,启动第一电机109将夹持输送组件5输送到箱体1另一端端,再次扭转转动卡块507并打开夹布活动板508,取出布匹一端安装在后续设备上,合上夹布活动板508并扭转转动卡块507咔紧上夹布活动板508,启动伸出第一伸缩件10和第二伸缩件11,主动输送组件3向上伸出,从动输送组件4向下伸出,布料成s形,启动主动输送组件3上的第二电机305,同时启动加热器2,热气流导入出风箱9从进风孔108的长条缝中向箱体1内高速喷入,经过布料的热气流留有余温从出风孔107处排出箱体1,经集风箱6再次回到加热器2,进行下一个加热循环减低能耗,如图1所示为运行状态,进入运行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