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颗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4719发布日期:2018-09-14 22:0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肥料加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肥料颗粒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是肥料的一种具体叫法,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在未加工成型的状态下,生物有机肥为粉末状,为便于出售和使用,通常需要对生物有机肥进行洒水弄湿,再使生物有机肥凝聚成球状颗粒。然后再对潮湿的球状颗粒进行烘干。本申请文件基于烘干的方式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肥料颗粒加热装置,其优点是该加热组件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肥料颗粒加热装置,包括烘干筒、位于烘干筒外侧且用于将肥料传送到烘干筒的上料装置、位于烘干筒一端且用于对烘干筒内的肥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以及位于烘干筒下方且用于支撑加热组件和烘干筒的机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吸风机,所述烘干筒背离加热箱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蛇形的出气管,所述吸风机的进风口一端设置有蛇形且与出气管穿插交替排列的进风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风管和出气管穿插交错排列能够使从出风管里热风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进风管,然后进风管再将热量传递给通过进风管且将要进入加热箱的空气,进而减少了加热箱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热能消耗。出气管和进风管均为蛇形能够增加出气管和进风管的导热面积,进而提高出气管和进风管的导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干筒包括筒体、与筒体靠近加热箱的一端转动连接的进料壳以及与筒体另一端转动连接的出料壳,所述筒体的两端周向固定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进料壳对应环形凸起处设置有用于卡接筒体一端的第一滑槽,出料壳对应环形凸起处设置有用于卡接筒体另一端的第二滑槽,所述进料壳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壳的上端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出料壳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筒体两端的环形凸起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配合能够实现筒体相对进料壳和出料壳转动,而进料壳和出料壳固定不动。从而使得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机架的位置不会转动,以至于不会影响烘干筒的进料和出料。另外还可以防止筒体相对进料壳和出料壳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干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筒体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套接在筒体周侧且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筒体转动。具体的,驱动电机能够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能够带动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进而从动齿轮能够带动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的筒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壳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上料架、与上料架固定连接的上料电机、与上料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若干个与上料架转动连接的从动轮以及套接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侧的传送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装置能够避免人工爬到进料口进行投料,进而减少了劳动力。具体的,上料电机能够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能够带动物料投入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与上料架固定连接的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能够防止物料在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从传动带的两侧滑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靠近传送带的一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毛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毛刷能够增加挡板与传送带接触处的密封性,进一步防止物料在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从传动带的两侧滑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上料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凸起的设置能够对物料起到一定的推举的作用,防止传送带上的物料沿传送带传送的相反的方向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的支撑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能够对筒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并对筒体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筒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脱离机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与机架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与机架转动连接能够减少筒体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支撑柱的摩擦力,进而使筒体转动的更流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加热组件对通过烘干筒的气体二次利用即节能又环保;

二、该加热组件的上料装置两侧设置遮挡措施,提高了上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加热组件的轴测图;

图2是为了体现烘干筒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了体现第一水管和筒体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了体现上料装置工作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支撑柱;2、加热组件;21、吸风机;211、进风管;212、出风管;22、加热箱;3、上料装置;31、上料架;32、挡板;321、密封毛刷;33、上料电机;34、传送带;341、上料凸起;36、主动轮;37、从动轮;4、烘干筒;41、进料壳;411、进料口;412、第一滑槽;42、筒体;421、环形凸起;422、第一环形槽;43、出料壳;431、出料口;432、出气管;433、第二滑槽;5、收料箱;6、驱动装置;61、驱动电机;62、主动齿轮;63、从动齿轮;7、余热利用设备;71、余热收集装置;711、第一空腔;72、余热利用装置;721、抽水泵;722、第一水管;723、第一密封板;724、第二空腔;725、通水孔;73、循环装置;731、第二密封板;732、第二水管;74、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肥料颗粒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烘干筒4、用于将肥料传送到烘干筒4的上料装置3、用于对烘干筒4内的肥料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2以及用于支撑加热组件2和烘干筒4的机架1。

结合图1和图2,烘干筒4包括筒体42、与筒体42靠近加热组件2的一端转动连接的进料壳41以及与筒体42另一端转动连接的出料壳43。筒体42的两端周向固定设置有环形凸起421,进料壳41对应环形凸起421处设置有用于卡接筒体42一端的第一滑槽412,出料壳43对应环形凸起421处设置有用于卡接筒体42另一端的第二滑槽433。这样通过环形凸起421与第一滑槽412和第二滑槽433的配合以实现筒体42于进料壳41和出料口431的转动连接。其中,进料壳4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进料口411;出料壳4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出料口431;烘干筒4背离加热组件2的一端向下倾斜放置在机架1上;机架1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42且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支撑柱11。

结合图1,烘干筒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筒体42转动的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61、与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62以及固定套接在筒体42周侧且与主动齿轮62啮合的从动齿轮63。

结合图1和图4,进料壳4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装置3,上料装置3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上料架31、与上料架31固定连接的上料电机33、与上料电机3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轮36、若干个与上料架31转动连接的从动轮37以及套接在主动轮36和从动轮37外侧的传送带34。其中,传送带34两侧设置有与上料架31固定连接的挡板32;挡板32靠近传送带34的一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毛刷321;传送带3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上料凸起341;传送带34朝向烘干箱的一端位于进料口411的上方。

结合图1和图2,加热组件2包括位于烘干筒4一端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吸风机21以及用于将吸风机21吸进的风进行加热且连通烘干筒4并与进料壳41固定连接的加热箱22。其中加热箱22与机架1固定连接。吸风机21的出风口固定设置有与加热箱22固定连接的出风管212。烘干筒4背离加热箱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蛇形的出气管432,吸风机21的进风口一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蛇形且与出气管432穿插交替排列的进风管211。其中出气管432另一端贯穿出料壳43的侧面并与出料壳43的上端固定连接。

结合图1和图2,出料口431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烘干后的肥料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收料箱5。该加热组件2还包括用于将烘干后的肥料上的热量进行收集并利用的余热利用设备7,余热利用设备7包括用于将烘干后的肥料上的热量进行收集的余热收集装置71、用于将收集后的余热传递给烘干筒4的余热利用装置72以及用于导通余热收集装置71和余热利用装置72的循环装置73。

结合图1、图2和图3,余热收集装置71包括设置在收料箱5内且装有水的第一空腔711以及用于将第一空腔711里的水传送到筒体42内的抽水泵721。其中收料箱5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用于平衡第一空腔711内的气压的通气孔74。余热利用装置72包括设置在筒体42的壁内的第二空腔724、一端与抽水泵7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过进料壳41上端面并与筒体42连接的第一水管722。筒体4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槽422。第一水管722与筒体42连接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筒体42滑移连接的第一密封板723。第二空腔724和第一环形槽422之间设置用若干个将第二空腔724和第一环形槽422连通的通水孔725。循环装置73包括一端穿过出料壳43下端并与第二空腔724连通且用于将第二空腔724里的水导向第一空腔711的第二水管732。其中第二水管732与筒体42的配合关系大体与第一水管722和筒体42的配合关系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水管732穿过出料壳43的下端面与筒体42连接。通水孔725和第一环形槽422的设置既保证了水能够第一空腔711和第二空腔724之间流通,又能使筒体42内壁与筒体42外壁相连,进而使得筒体42的内壁随外壁转动。

工作过程:启动上料电机33,上料电机33通过主动轮36和从动轮37带动传动带转动,传送带34将放置在传送带34一端的肥料传动到进料口411进入烘干筒4。启动吸风机21和驱动电机61,吸风机21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管211和出风管212进入加热箱22进行加热,之后进入烘干筒4,对烘干筒4里潮湿的物料进行烘干。随后通过烘干筒4的热风通过出气管432进入外界空气中,在此过程中,热风通过出气管432和进风管211将部分热量传递给通过进风管211的空气。驱动电机61带动主动齿轮62转动,主动齿轮62带动与主动齿轮62啮合的从动齿轮63转动,从动齿轮63带动与从动齿轮63固定连接的筒体42转动,使得烘干筒4里的肥料一边进行烘干一边向出料口431移动。从出料口431出来且带有热量的肥料进入收料箱5后,将部分热量通过收料箱5传递个第一空腔711的水中,抽水泵721将第一空腔711中的水抽出经过第一水管722和通水孔725传递到第二空腔724里。进而带有热量的水将热量传递给筒体42,减少筒体42内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热风对肥料的烘干效果。之后水从筒体42的另一端流出,进入第二水管732并流进第一空腔711继续吸收的肥料的热量,如此循环往复的进行,即实现保温节能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