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加热装置和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5628发布日期:2018-08-14 18:23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油加热装置和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导热油具有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在将导热油输送至干燥设备之前,需要先利用油加热装置将导热油加热至较高温度。图1示出了传统油加热装置10的大致结构。如图1所示,传统油加热装置10包括导热油的入油管11、出油管12、矩形的加热腔室13和加热器15。加热腔室13与入油管11和出油管12相连通,用于容纳待加热的导热油。加热器15通常为电加热器,设置在加热腔室13内部。

传统油加热装置10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导热油的加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加热装置和热交换系统,能够使导热油受热均匀。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加热装置,其包括一个入油管、一个出油管以及至少一个加热器,所述油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弯曲圆管通道,所述弯曲圆管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入油管和所述出油管相连通,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弯曲圆管通道中,且所述弯曲圆管通道与所述加热器相对的转弯处具有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加热装置采用弯曲圆管通道设计,且加热器位于弯曲圆管通道中,上述设计方式可以使得导热油从进入到离开圆管通道加热段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加热器的接触或接近,有利于导热油在圆管通道加热段内部传输过程中的受热均匀。此外,由于整个弯曲圆管通道几乎不存在尖锐的凸起,因此,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点,从而能够提高油加热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弯曲圆管通道包括至少一个圆管通道加热段,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圆管通道加热段的内部,且所述圆管通道加热段的形状与对应的所述加热器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圆管通道加热段设计成与加热器的形状相匹配,这种设计方式使得油加热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针对相同体积的油加热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导热油的用量,提高导热油的加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圆管通道加热段之间具有一个圆管通道连接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圆管通道加热段平行设置。平行的布置方式可以简化油加热装置的结构设计,方便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管通道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圆管通道加热段的延伸方向。这样,可以采用较短的圆管通道连接段连通各个圆管通道加热段,既不会过多地浪费成本,也不会增加油加热装置的整体体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管通道加热段的个数为两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棒。其成本较低,易于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加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曲圆管通道外部的一个保温层。保温层可用于减少弯曲圆管通道与外界的热交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加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曲圆管通道内部的测温器。可以实时测量导热油的加热温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油加热装置;一个导油泵和一个用热设备,所述导油泵分别与所述油加热装置和所述用热设备相连,所述导油泵用于向所述用热设备输送所述油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导热油。

附图说明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传统油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20:油加热装置

21:入油管

22:出油管

23:弯曲圆管通道

231:转弯处

24:圆管通道加热段

241:入口

242:出口

243:内腔

25:加热器

26:保温层

28:圆管通道连接段

30:热交换系统

31:导油泵

32:用热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加热装置20。如图2所示,油加热装置20可以包括一个入油管21、一个出油管22以及至少一个加热器25。该油加热装置20还可包括弯曲圆管通道23。该弯曲圆管通道23的两端分别与入油管21和出油管22相连通,加热器25位于弯曲圆管通道23中,且弯曲圆管通道23与加热器25相对的转弯处231具有弧形过渡。该弯曲圆管通道23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加热装置采用弯曲圆管通道设计,且加热器25位于弯曲圆管通道23中,上述设计方式可以使得导热油从进入到离开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加热器25的接触或接近,有利于导热油在圆管通道加热段24内部传输过程中的受热均匀。此外,由于整个弯曲圆管通道23几乎不存在尖锐的凸起,因此,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点,从而能够提高油加热装置20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弯曲圆管通道23的整体走向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S型或回旋形状,也可以是其他不规则的弯曲形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弯曲圆管通道2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圆管通道加热段24。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加热器25(例如可以是电加热器)位于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内部,且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形状与对应的加热器25的形状相匹配。每个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内部可以设置一个加热器25,也可以设置多个加热器25,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图2中示出了设置一个加热器25的情况。

圆管通道加热段24与对应的加热器25的形状相匹配是指二者的形状大致相等,如圆管通道加热段24与对应的加热器25的尺寸(长度和/或宽度)大致相等。作为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圆管通道加热段24对应的加热器25的两端可以分别位于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入口241和出口242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加热器25位于圆管通道加热段24内部,因此,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形状总体上会略大于加热器25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圆管通道加热段24设计成与加热器25的形状相匹配,这种设计方式使得油加热装置20的结构更加紧凑,针对相同体积的油加热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导热油的用量,提高导热油的加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圆管通道加热段24可以彼此平行布置,或呈一定角度布置。平行的布置方式可以简化油加热装置20的结构设计,方便加工。

可选地,当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个数为多个时,例如图2中所示的两个时,弯曲圆管通道23还包括至少一个圆管通道连接段28。相邻的两个圆管通道加热段24之间具有一个圆管通道连接段28。该圆管通道连接段28与圆管通道加热段2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通。举例来说,圆管通道连接段2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圆管通道加热段24的延伸方向。如图2所示,圆管通道加热段24与圆管通道连接段28垂直设置。这样,可以采用较短的圆管通道连接段28连通各个圆管通道加热段24,既不会过多地浪费成本,也不会增加油加热装置20的整体体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加热装置2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弯曲圆管通道23外部的保温层26。保温层26可用于减少弯曲圆管通道23与外界的热交换。

传统的油加热装置应力集中点较多,容易出现导热油泄露,如果设置保温层,一旦导热油泄露,泄露出的导热油会被保温层吸收,形成易燃材料。当加热器产生高温时,很容易点燃保温层,进而产生明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加热装置20减少了应力集中点的数量,进而可以使得保温层26的使用更加安全。

此外,由于油加热装置20采用结构紧凑的弯曲圆管通道设计,针对同等体积的油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加热装置20的保温层26可以设计的更厚,从而可以更好地避免加热过程的热损失。

本实施例中,油加热装置20还包括位于弯曲圆管通道23内部的测温器。将测温器设置在弯曲圆管通道23的内部,可以实时测量导热油的加热温度,这样可以对导热油的加热温度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交换系统30。如图3所示,该热交换系统30可以包括油加热装置20、导油泵31以及用热设备32。导油泵31分别与油加热装置20和用热设备32相连。导油泵31可以向用热设备32输送油加热装置20加热后的导热油。用热设备例如可以是反应釜,也可以是真空干燥罐,还可以是卷制设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