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9725发布日期:2018-12-25 20:4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性蜡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蜡制备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水性蜡(蜡乳液)是以天然蜡或合成蜡为原料制备的水乳液,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比如皮革业、建筑业、农业、造纸业、纺织业等等。其制备工艺包括将各种原材料按计量值称取,添加到反应釜内升温熔融反应、冷却设备内进行冷却及最后出料,现有的蜡乳液的冷却设备冷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水性蜡产品的冷却设备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及螺旋状的冷却管,冷却管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物料管,冷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物料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水管与冷却管的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冷却管的出水口连通,冷却管内的水流方向与物料管内的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中,所述的冷却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水口,各进水口分别与上述的进水管连通。

在上述的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中,所述的进水管与各进水口之间均设置有控水阀。

在上述的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中,所述的冷却管包括若干螺圈管,冷却管上设置有三个进水口,分别设置在冷却管的中上部、中部及底部的螺圈管上,进水管竖直设置,各进水口均通过一进水连管与冷却管连通。

在上述的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中,所述的冷却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水口,各出水口分别与上述出水管连通。

在上述的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中,所述的冷却管上设置有两个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冷却管的中上部及顶部螺圈管上,出水管竖直设置,各出水口均通过一出水连管与上述出水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状的冷却管及物料管、出水管及进水管,水流速度与物料流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很好对物料进行冷却;进水口的分层设置能使得物料的冷却效果更好;另外设置的控水阀能控制水流速度,从而能使得冷却后的产品的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冷却管;4、固定底架;5、螺圈管;6、进水连管;7、出水连管;8、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性蜡制备用冷却装置,它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及螺旋状的冷却管3,冷却管3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物料管。物料管与冷却管3的长度相当,物料管的直径小于冷却管3的直径。

物料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8。冷却管3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物料从物料管的一端(上端)进,从物料管的另一端(底端)出,冷却管3内的水流方向与物料管内的物料的流动方向相反。

冷却管3通过固定底架4设置在地面上,冷却管3包括若干螺圈管5,进水管1及出水管2均竖直设置。冷却管3上设置有三个进水口,分别设置在冷却管3的中上部、中部及底部的螺圈管5上,各进水口均通过一进水连管6与冷却管3连通。进水连管6上设置有控水阀(图中未示出)。

冷却管3上设置有两个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冷却管3的中上部及顶部螺圈管5上,各出水口均通过一出水连管7与上述出水管2连通。

出水管2的水最后都进入到集水池内,冷却后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状的冷却管3及物料管、出水管2及进水管1,水流速度与物料流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很好对物料进行冷却;进水口的分层设置能使得物料的冷却效果更好;另外设置的控水阀能控制水流速度,从而能使得冷却后的产品的质量更好。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