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混合制冷却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9671发布日期:2018-12-25 20:4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混合制冷却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水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混合制冷却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经济和环境效益高、供能安全可靠性高、运行管理智能化等诸多优点,因此以天然气清洁能源为燃料的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被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采用单元制冷却水系统和母管制冷却水系统两种形式。

对于单元制冷却水系统,该系统模块化控制水平较高,运维方便,但系统管路复杂,循环水泵及冷却塔布置难度大,先期工程固定投资费用高,不够经济合理。仅适用于总装机容量不大,供冷机组数量较少的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对于母管制冷却水系统,该系统管路简单,循环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可集中布置且互为备用,但系统对供冷机组所需冷却水量调节难度较大,供冷机组安全运行稳定性较低,控制系统复杂投资高,不易智能化运行,且系统后期运行费用较高。不适用于用户端冷负荷波动幅度较大,供冷机组数量多,种类多且机组智能化控制水平要求高的能源站项目。

因此,需要针对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对现有的冷却水系统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混合制冷却水系统,实现的目的之一是管路简单,管线及冷却塔布置节约空间,能确保供冷机组所需冷却水量,系统控制比母管制简单灵活,运行安全稳定,先期固定投资和后期运行费用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混合制冷却水系统,包括若干冷却塔和循环管路系统,所述循环管路系统一端与若干所述冷却塔连接,所述循环管路系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每一待冷却设备连接;

所述循环管路系统包括集水池、进水母管、多个进水支管以及回水母管和多个回水支管。

若干所述冷却塔和所述集水池设置于厂房屋顶并互相连接,若干所述冷却塔冷却后的冷却水进入所述集水池。

所述集水池与所述进水母管之间设有多根自流引水竖管连接,籍由多根所述自流引水竖管将冷却水均匀的导入所述进水母管中。

所述进水母管上设有多个所述进水支管,每一所述进水支管均与一相应的所述待冷却设备连接。

每一所述待冷却设备均设有一所述回水支管,每一所述回水支管分别与所述回水母管连接,将带走所述待冷却设备热量的所述冷却水汇入所述回水母管。

所述回水母管平行于所述冷却塔的塔排布置,并籍由多根管路分别与每一所述冷却塔连接,将带走所述待冷却设备热量的所述冷却水均匀的导入每一所述冷却塔。

优选的,所述集水池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集水池籍由可控制开、闭的连通阀互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池与城市自来水管网连接,从所述城市自来水管网获取所述冷却水的补充。

优选的,每一所述自流引水竖管均穿过所述厂房的屋顶进入所述厂房内,与设置在所述厂房内的所述进水母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待冷却设备是指余热利用设备和/或供冷调峰设备。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设备是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优选的,所述供冷调峰设备是电动离心式冷水机组。

优选的,每一所述进水支管均包括一台冷却水供水泵和设置于所述冷却水供水泵两端的控制阀。

优选的,每一所述回水支管均设有一单向阀,防止所述回水母管内的冷却水回流到所述待冷却设备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单元制供水系统稳定、独立、智能运行的优点,又克服了单元制系统管路复杂,投资较高的缺点;同时发挥了母管制管路系统简单的优势,避免供冷机组水量分配不均且后期运维成本较高的不足,使系统做到扬长避短。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应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混合制冷却水系统,包括若干冷却塔1和循环管路系统,循环管路系统一端与若干冷却塔1连接,循环管路系统的另一端分别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站的每一待冷却设备4连接;

循环管路系统包括集水池2、进水母管3、多个进水支管41以及回水母管 5和多个回水支管。

若干冷却塔1和集水池2设置于厂房屋顶并互相连接,若干冷却塔1冷却后的冷却水进入集水池2。

集水池2与进水母管3之间设有多根自流引水竖管连接,籍由多根自流引水竖管将冷却水均匀的导入进水母管3中。

进水母管3上设有多个进水支管41,每一进水支管41均与一相应的待冷却设备4连接。

每一待冷却设备4均设有一回水支管,每一回水支管分别与回水母管5连接,将带走待冷却设备4热量的冷却水汇入回水母管5。

回水母管5平行于冷却塔1的塔排布置,并籍由多根管路分别与每一冷却塔1连接,将带走待冷却设备4热量的冷却水均匀的导入每一冷却塔1。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首先,本实用新型中回水母管5平行于冷却塔1的塔排,每一冷却塔1的进水管可就近从回水母管5接引,尽可能的减小了回水部分管线的长度,更加节约工程投资。

本实用新型与单元制系统相比较,可避免回水管线数量庞大复杂,占据屋面空间大的问题。

其次,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塔1可选用同一型号塔型,避免了单元制系统因不同机组所需冷却水量不同而选用多种不同型号,这样能够使冷却塔1在布置上做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同时也降低了冷却塔备件的库存压力。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冷却塔1之间互为备用,可解决因单台冷却塔1 发生故障,而导致的单元制系统余热利用设备或供冷调峰设备停机运行的安全问题。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能源站全年供冷负荷曲线和每天供冷负荷曲线,结合机组运行情况,确定冷却塔1的开启台数,实现运维人员对冷却塔的远程集中智能化控制和就地手动灵活性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集水池2设有多个,多个集水池2籍由可控制开、闭的连通阀21互相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集水池2与城市自来水管网连接,从城市自来水管网获取冷却水的补充。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自流引水竖管均穿过厂房的屋顶进入厂房内,与设置在厂房内的进水母管3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待冷却设备4是指余热利用设备和/或供冷调峰设备。

在某些实施例中,余热利用设备是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供冷调峰设备是电动离心式冷水机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进水支管41均包括一冷却水供水泵和设置于冷却水供水泵两端的控制阀。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回水支管均设有一单向阀,防止回水母管5内的冷却水回流到待冷却设备4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