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8388发布日期:2018-11-02 22:5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管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试管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且使用量一般都比较大,为保证实验数据的精确性,需严格控制试管的清洁度,这就需要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对试管进行批量烘干。

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574769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学实验试管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装置主体和支撑侧板,在所述烘干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侧板,在两个支撑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位于第一支撑板上端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进风孔,在所述进风孔外围设置有一圈排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玻璃试管从安装孔到倒扣在进风孔中,通过旋转风扇将热风从进风管出入玻璃试管内,玻璃试管内的水汽等从排风孔排出,达到对玻璃试管进行烘干的目的,旋转电机带动旋转风扇的转动,空气从通风孔进入,经过加热管的加热后,通过进风管进入玻璃试管内,达到烘干的目的;有效的快速的将玻璃试管烘干,能够使实验进行过程中,有足够的玻璃试管进行更换和使用。

再例如专利号为CN206347812U的专利号公开了一种试管烘干装置,属于实验室用具领域,包括烘干箱,烘干箱上设置有盖体,烘干箱内设置有横向隔板,横向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通孔,烘干箱底壁上设有支撑柱,烘干箱底部内设置有空腔,支撑柱上部为圆锥形,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有水汽通道,水汽通道下方连通空腔,支撑柱内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上端延伸到横向隔板上方,下端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依次连接设置在烘干箱外壁上的加热器和风机一,烘干箱右侧外壁上设置有风机二,风机二通过管道把热风从空腔吹到烘干箱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利用通气管把热风通到试管底部,并且通过水汽通道进行回流,形成流动的热风,加快了烘干速度。

上述两处专利中均没有对试管的批量套装取卸做专门的优化设计,对试管的限位固定效果较差,且在对试管进行压紧定位时没有做专门的缓冲保护优化设计,导致试管易被压紧力压碎。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试管烘干装置没有对试管的批量套装取卸做专门的优化设计,对试管的限位固定效果较差,且在对试管进行压紧定位时没有做专门的缓冲保护优化设计,导致试管易被压紧力压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包括箱体,箱门,集水槽,排水管,阀门,支撑杆,轮子,侧烘干风机,侧风机固定罩,顶端烘干风机,顶端风机固定罩,风机固定板,锁紧螺栓,电箱,触摸控制面板,试管架,滑动撑板,后端支撑板,前端支撑板,松紧带,定位轴,试管套环,把手,试管,压紧架,定位螺栓,压紧架支撑板,压紧环,安装板,轨道和加热杆,所述箱体整体呈矩形设置,且其顶端和右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一处矩形通风口;所述顶端风机固定罩和侧风机固定罩分别焊接支撑于箱体顶端和右侧的外壁上,且两处固定罩恰好分别正对于上述两处矩形通风口上方和右侧;所述侧烘干风机和两处顶端烘干风机的结构完全相同为轴流式加热风机设置,且其底部均焊接设置有一处风机固定板,此风机固定板的中间处又与烘干风机的出风口对应贯穿开设有一处圆形风口;所述侧烘干风机通过其底部的风机固定板锁紧固定侧风机固定罩的左侧端面上;所述顶端烘干风机并排设置有两处,且两处顶端烘干风机也均通过其底部的风机固定板锁紧固定于顶端风机固定罩的顶端端面上;所述箱体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一处箱门,且箱门的右端通过两处铰链转动交接于箱体的右侧外壁上,其另一端通过两处按压锁扣与箱体的左侧外壁锁紧固定连接;所述箱门的内部内嵌固定有一处透明塑料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吊置固定有一处集水槽,且此集水槽的底部有连通设置有一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端向右侧支撑延伸,且在此凸出延伸的部分上还螺纹连接于一处阀门;所述箱体的后端内壁上焊接固定有一处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螺纹贯穿阵列锁紧有四排加热杆,且每排加热杆中均包括有五处等距设置的加热杆;所述加热杆的内部为镂空设置,其内部支撑设置有加热丝,且加热杆顶端部分的圆周外壁上贯穿阵列有三处散热孔,其末端依次穿过安装板和箱体的后端内壁并延伸至电箱的内部,且加热杆内部的电热丝与电箱内部的供电驱动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电箱整体呈梯形设置并焊接设置于箱体的后端外壁上,且其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多处散热槽;所述电箱的外侧端面上还内嵌设置有一处触摸控制面板,且此触摸控制面板与电箱内部的供电驱动元件以及三处烘干风机均为普通电性控制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呈左右对称焊接有两处加厚支撑板,且此两处加厚支撑板的底部又均呈前后对称支撑有两处支撑杆;四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焊接固定有一处带有刹车装置的轮子;所述箱体左侧外壁的中间处贯穿开设有通风格栅,且箱体左右外壁的底部位置还均开设有一处通风面积较小的通风格栅;两处所述试管套环和连接支撑于其之间的四处支撑杆共同组合形成了一处试管套架,且多处试管套架左、右、上、下间隔支撑形成了一处完整的试管架;所述试管架内部包含有的试管套架的数量与加热杆的数量对应相等;所述试管架的左右两侧对称支撑有两处滑动架,且此滑动架由两处滑动撑板、一处后端支撑板、一处前端支撑板和一处把手共同支撑焊接形成,其中前端支撑板和后端支撑板分别焊接支撑于滑动架的前后两端,两处滑动撑板对称置于试管架的上下两端,且两处滑动撑板的前端均与前端支撑板焊接固定,其后端均与后端支撑板固定连接两处;所述后端支撑板上均呈上下对称焊接有两处向后侧支撑的定位轴,且此四处定位轴的顶端均开设有一处内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架是由多处压紧环呈左、右、上、下等距间隔共同组合支撑形成,且压紧架包含有的压紧环数量与试管套架的数量对应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架的左右两侧对称支撑有两处压紧架支撑板,此两处压紧架支撑板上均呈上下对称贯穿开设有两处通孔,且四处定位螺栓就分别穿过上述四处通孔并与四处定位轴螺纹锁紧连接,进而压紧架被锁紧定位于试管架的正后方并将所有试管套架内部的试管压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右内壁上均呈上、下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处轨道,此四处轨道的后端均呈封闭限位设置,且试管架就通过其左右两处滑动架上的四处滑动撑板滑动置于上述四处轨道的内部,进而试管架被滑动支撑于箱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把手对称支撑于两处前端支撑板的中间位置,且两处把手向前方支撑延伸的长度要大于松紧带的最大拉伸长度。

进一步的,每处后端所述试管套环上均通过其圆周外壁上的四处呈十字形对称设置的轴套式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两条交错设置的松紧带。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上呈上、下对称贯穿开设有两处螺纹孔,此两处螺纹孔向箱体的内侧延伸开贯通置于对应的两处轨道的内部,且两处锁紧螺栓就螺纹紧固于上述两处螺纹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与箱体的左右内壁之间对称连接支撑有两处倾斜导水板,且集水槽的前端外壁向上延伸支撑形成一处挡水板,此挡水板的左右两端与上述两处倾斜导水板对应也呈倾斜设置并与箱体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压紧架的设置,压紧架能够对所有的试管进行一次性的压紧固定,简化了试管的固定锁紧流程。

四处定位轴的设置,四处定位螺栓与四处定位轴锁紧连接能够将压紧架与试管架锁紧连接在一起,使压紧架具有了压紧固定的功能。

四处滑动撑板的设置,四处滑动撑板与四处轨道的对应相对滑动使试管架可以方便的于箱体的内部进行滑动装配或抽拉取出,为所有试管整体的套装或取卸提供了便利。

把手的设置,把手具有一器两用的效果,在试管架进行滑动装配时其可充当抽拉把手使用,另外当试管架倒置支撑于桌面进行试管的插接套装时其可充当支撑架使用将试管架支撑脱离于桌面,避免试管在插接套装时直接撞击于桌面上造成冲击破碎。

松紧带的设置,松紧带能够对试管进行勒紧限位,且在压紧架对试管进行压紧固定时其可进行弹性伸长进而使试管可以在压紧架压紧力的作用下向后滑动,避免试管被来自于压紧架过大的压紧力压碎。

两处锁紧螺栓的设置,两处锁紧螺栓能够将试管架顶紧固定,避免在烘干的过程中试管架沿四处轨道前后攒动。

集水槽的设置,集水槽能够收集来自于试管上的滴水,且其前端外壁向上延伸支撑形成的挡水板可以遮挡两处倾斜导水板上的水流避免水流外泄于地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试管架滑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试管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压紧架锁紧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5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门,3-集水槽,301-排水管,3011-阀门,4-支撑杆,5-轮子,6-侧烘干风机,601-侧风机固定罩,7-顶端烘干风机,701-顶端风机固定罩,702-风机固定板,8-锁紧螺栓,9-电箱,901-触摸控制面板,10-试管架,1001-滑动撑板,1002-后端支撑板,1003-前端支撑板,1004-松紧带,1005-定位轴,1006-试管套环,11-把手,12-试管,13-压紧架,131-定位螺栓,132-压紧架支撑板,133-压紧环,14-安装板,15-轨道,16-加热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实验用试管气流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箱门2,集水槽3,排水管301,阀门3011,支撑杆4,轮子5,侧烘干风机6,侧风机固定罩601,顶端烘干风机7,顶端风机固定罩701,风机固定板702,锁紧螺栓8,电箱9,触摸控制面板901,试管架10,滑动撑板1001,后端支撑板1002,前端支撑板1003,松紧带1004,定位轴1005,试管套环1006,把手11,试管12,压紧架13,定位螺栓131,压紧架支撑板132,压紧环133,安装板14,轨道15和加热杆16,所述箱体1整体呈矩形设置,且其顶端和右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一处矩形通风口;所述顶端风机固定罩701和侧风机固定罩601分别焊接支撑于箱体1顶端和右侧的外壁上,且两处固定罩恰好分别正对于上述两处矩形通风口上方和右侧;所述侧烘干风机6和两处顶端烘干风机7的结构完全相同为轴流式加热风机设置,且其底部均焊接设置有一处风机固定板702,此风机固定板702的中间处又与烘干风机的出风口对应贯穿开设有一处圆形风口;所述侧烘干风机6通过其底部的风机固定板702锁紧固定侧风机固定罩601的左侧端面上;所述顶端烘干风机7并排设置有两处,且两处顶端烘干风机7也均通过其底部的风机固定板702锁紧固定于顶端风机固定罩701的顶端端面上;所述箱体1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一处箱门2,且箱门2的右端通过两处铰链转动交接于箱体1的右侧外壁上,其另一端通过两处按压锁扣与箱体1的左侧外壁锁紧固定连接;所述箱门2的内部内嵌固定有一处透明塑料板;所述箱体1的底部吊置固定有一处集水槽3,且此集水槽3的底部有连通设置有一处排水管301;所述排水管301的出水口端向右侧支撑延伸,且在此凸出延伸的部分上还螺纹连接于一处阀门3011;所述箱体1的后端内壁上焊接固定有一处安装板14,且安装板14上螺纹贯穿阵列锁紧有四排加热杆16,且每排加热杆16中均包括有五处等距设置的加热杆16;所述加热杆16的内部为镂空设置,其内部支撑设置有加热丝,且加热杆16顶端部分的圆周外壁上贯穿阵列有三处散热孔,其末端依次穿过安装板14和箱体1的后端内壁并延伸至电箱9的内部,且加热杆16内部的电热丝与电箱9内部的供电驱动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电箱9整体呈梯形设置并焊接设置于箱体1的后端外壁上,且其左右两侧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多处散热槽;所述电箱9的外侧端面上还内嵌设置有一处触摸控制面板901,且此触摸控制面板901与电箱9内部的供电驱动元件以及三处烘干风机均为普通电性控制连接;所述箱体1的底部呈左右对称焊接有两处加厚支撑板,且此两处加厚支撑板的底部又均呈前后对称支撑有两处支撑杆4;四处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均焊接固定有一处带有刹车装置的轮子5;所述箱体1左侧外壁的中间处贯穿开设有通风格栅,且箱体1左右外壁的底部位置还均开设有一处通风面积较小的通风格栅;两处所述试管套环1006和连接支撑于其之间的四处支撑杆共同组合形成了一处试管套架,且多处试管套架左、右、上、下间隔支撑形成了一处完整的试管架10;所述试管架10内部包含有的试管套架的数量与加热杆16的数量对应相等;所述试管架10的左右两侧对称支撑有两处滑动架,且此滑动架由两处滑动撑板1001、一处后端支撑板1002、一处前端支撑板1003和一处把手11共同支撑焊接形成,其中前端支撑板1003和后端支撑板1002分别焊接支撑于滑动架的前后两端,两处滑动撑板1001对称置于试管架10的上下两端,且两处滑动撑板1001的前端均与前端支撑板1003焊接固定,其后端均与后端支撑板1002固定连接两处;所述后端支撑板1002上均呈上下对称焊接有两处向后侧支撑的定位轴1005,且此四处定位轴1005的顶端均开设有一处内螺纹孔。

其中,所述压紧架13是由多处压紧环133呈左、右、上、下等距间隔共同组合支撑形成,且压紧架13包含有的压紧环133数量与试管套架的数量对应相等,压紧架13能够对所有的试管12进行一次性的压紧固定,简化了试管12的固定锁紧流程。

其中,所述的左右两侧对称支撑有两处压紧架支撑板132,此两处压紧架支撑板132上均呈上下对称贯穿开设有两处通孔,且四处定位螺栓131就分别穿过上述四处通孔并与四处定位轴1005螺纹锁紧连接,进而压紧架13被锁紧定位于试管架10的正后方并将所有试管套架内部的试管压紧固定,四处定位螺栓131与四处定位轴1005锁紧连接能够将压紧架13与试管架10锁紧连接在一起,使压紧架13具有了压紧固定的功能。

其中,所述箱体1的左右内壁上均呈上、下对称焊接固定有两处轨道15,此四处轨道15的后端均呈封闭限位设置,且试管架10就通过其左右两处滑动架上的四处滑动撑板1001滑动置于上述四处轨道5的内部,进而试管架10被滑动支撑于箱体1的内部,四处滑动撑板1001与四处轨道5的对应相对滑动使试管架10可以方便的于箱体1的内部进行滑动装配或抽拉取出,为所有试管12整体的套装或取卸提供了便利。

其中,两处所述把手11对称支撑于两处前端支撑板1003的中间位置,且两处把手11向前方支撑延伸的长度要大于松紧带1004的最大拉伸长度,把手11具有一器两用的效果,在试管架10进行滑动装配时其可充当抽拉把手使用,另外当试管架10倒置支撑于桌面进行试管12的插接套装时其可充当支撑架使用将试管架10支撑脱离于桌面,避免试管12在插接套装时直接撞击于桌面上造成冲击破碎。

其中,每处后端所述试管套环1006上均通过其圆周外壁上的四处呈十字形对称设置的轴套式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两条交错设置的松紧带1004,松紧带1004能够对试管12进行勒紧限位,且在压紧架13对试管12进行压紧固定时其可进行弹性伸长进而使试管12可以在压紧架13压紧力的作用下向后滑动,避免试管12被来自于压紧架13过大的压紧力压碎。

其中,所述箱体1的左侧外壁上呈上、下对称贯穿开设有两处螺纹孔,此两处螺纹孔向箱体1的内侧延伸开贯通置于对应的两处轨道15的内部,且两处锁紧螺栓8就螺纹紧固于上述两处螺纹孔的内部,进而两处锁紧螺栓8能够将试管架10顶紧固定,避免在烘干的过程中试管架10沿四处轨道15前后攒动。

其中,所述集水槽3与箱体1的左右内壁之间对称连接支撑有两处倾斜导水板,且集水槽3的前端外壁向上延伸支撑形成一处挡水板,此挡水板的左右两端与上述两处倾斜导水板对应也呈倾斜设置并与箱体1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集水槽3能够收集来自于试管12上的滴水,且上述挡水板可以遮挡两处倾斜导水板上的水流避免水流外泄于地面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试管架10内部的试管套架全部套装满试管12接着通过压紧架13将所有的试管12螺纹压紧固定,然后将装配完成的整体试管架10滑动置于箱体1的内部并关闭箱门2,在此说明当试管架10处于滑动装配完成的状态时所有的加热杆16均对应插置于所有的试管12的内部,最后通过触摸控制面板901启动接通三处烘干风机和加热杆16电源并设定加热杆16的加热温度开始正常的加热烘干作业。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