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体预干燥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733发布日期:2018-11-13 21:1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坯体预干燥房。



背景技术:

泥坯是制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物件,通常而言,成型出来的坯体是直接放在成型车间,然后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干燥和去湿的,由于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干燥时,泥坯内部的水分由于释出太快从而导致开裂变形,因此,待到泥坯干燥后,良品率低。

同时,还有一些特别的干燥方法,例如:低压快排水方式和高压注浆方式,这两种干燥泥坯的方式会使得泥坯开裂变形更严重,良品率更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坯体预干燥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坯体预干燥房,包括房体,设在房体上的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房体内部设有多个送风装置和多个回风装置,送风装置上设有多个房体内部连通的送风口,回风装置上设有多个与房体内部连通的回风口,送风装置与送风管道相连通,回风装置与回风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可以将多个泥坯放置在房体,然后利用送风管道、回风管道、送风装置和回风装置来调节房体中的温度,具体如下:在空气进入送风装置时,可以先利用加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到合适的温度,然后通过送风装置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入到送风管道中,而由于送风管道与房体相连通,从而加热后的空气可以进入到房体中,并对泥坯缓慢干燥,然后待干燥一定程度时,利用回风管道和回风装置对房体中的空气进行更换。

相对于传统的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干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可以认为控制,使得房体中的空气更适宜泥坯的干燥过程。同时,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稳定安全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一侧与送风管道相连通,另一侧与回风管道相连通,加热装置用于加热从回风管道出来的空气,并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送风管道中。由此,增加了加热装置后,可以循环利用房体中的空气,具体如下:风机启动时,可以通过回风管道抽吸房体中的空气,然后利用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加热装置在将空气排出到送风管道处,从而可以完成空气的循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包括风机和燃烧机,燃烧机设在靠近回风管道的一侧,风机设在靠近送风管道的一侧,燃烧机用于加热回风管道出来的空气,风机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送风管道中。由此,风机一方面可以抽吸房体中的空气,另一方面可以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入到房体中,燃烧机用于加热回风管道出来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房体上设有支撑架,加热装置设在支撑架上。由此,支撑架起到支撑和固定加热装置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机和燃烧机之间设有余热接入口。由此,通过余热接入口可以接入一些已经加热后的空气,节约能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房体的一端上设有排湿口,排湿口与房体内部相连通。由此,当排湿口泥坯在干燥过程时,会在房体上产生水分,而通过排湿口可以将部分水分排出,使得泥坯的干燥过程更为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回风装置和送风装置均呈长方体形。由此,呈长方体形的回风装置和送风装置更利于空气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回风装置有七个,送风装置有八个,送风装置和回风装置依次间隔排列。由此,相邻的回风装置和送风装置可以形成泥坯的放置空间,每个泥坯可以放置在相邻的回风装置和送风装置处,从而可以更均匀的对泥坯进行干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坯体预干燥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坯体预干燥房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坯体预干燥房,包括房体1,固定安装在房体1上的送风管道2和回风管道3(图2中,送风管道2在上方和回风管道3在下方),房体1内部设有多个送风装置4和多个回风装置5,送风装置4上成型有多个房体1内部连通的送风口41,回风装置5上成型有多个与房体1内部连通的回风口51,送风装置4与送风管道2相连通,回风装置5与回风管道3相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够使得房体1中的空气进行循环,可以在房体1上固定安装加热装置6,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6的上侧与送风管道2相连通,下侧与回风管道3相连通,加热装置6用于加热从回风管道3出来的空气,并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送风管道2中。增加了加热装置6后,可以循环利用房体1中的空气,具体如下:风机61启动时,可以通过回风管道3抽吸房体1中的空气,然后利用加热装置6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加热装置6在将空气排出到送风管道2处,从而可以完成空气的循环。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6包括风机61和燃烧机62,燃烧机62设在靠近回风管道3的一侧(即图2的右侧),风机61设在靠近送风管道2的一侧(即图2的左侧),燃烧机62用于加热回风管道3出来的空气,风机61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送风管道2中。风机61一方面可以抽吸房体1中的空气,另一方面可以将加热后的空气排入到房体1中,燃烧机62用于加热回风管道3出来的空气。

如图1所示,在房体1上固定(可以是焊接或者螺钉连接)有支撑架7,加热装置6固定(可以是焊接或者螺钉连接)在支撑架7上。支撑架7起到支撑和固定加热装置6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风机61和燃烧机62之间设有余热接入口63,通过余热接入口63可以接入一些已经加热后的空气,节约能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房体1的上侧面上成型有多个排湿口11(本实施例中,排湿口11有四个),排湿口11与房体1内部相连通,当排湿口11泥坯在干燥过程时,会在房体1上产生水分,而通过排湿口11可以将部分水分排出,使得泥坯的干燥过程更为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回风装置5和送风装置4均呈长方体形,呈长方体形的回风装置5和送风装置4更利于空气的传输。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回风装置5有七个,送风装置4有八个,送风装置4和回风装置5依次间隔排列,而泥坯则放置在相邻的回风装置5和送风装置4之间,相邻的回风装置5和送风装置4可以形成泥坯的放置空间,从而可以更均匀的对泥坯进行干燥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和干燥泥坯的过程如下:首先,可以将多个泥坯放置在房体1(每个泥坯按照图1所示放置,即放置在相邻的回风装置5和送风装置4之间),然后启动燃烧机62和风机61,燃烧机62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风机61输送至送风管道2,送风管道2再将空气输送至送风装置4,送风装置4通过送风口41将空气输送至房体1中并对泥坯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空气再在风机61的吸风作用下,通过回风口51进入到回风装置5中,然后经由回风管道3,进入到燃烧机62处,燃烧机62再进行加热,从而完成了整个干燥的循环过程,在干燥过程中,可以利用排湿口11排出水分,从而更利用泥坯干燥过程。

相对于传统的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干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可以认为控制,使得房体1中的空气更适宜泥坯的干燥过程。同时,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稳定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