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通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461发布日期:2018-12-18 21:3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双向通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采用空调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新风系统的出现能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实现对室内环境更好的调节。

在现有技术中,壁挂式的新风主机的通风管道采用单管道通风,由于只设置了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的通风方向,因此只能引入新风,从而对室内的浊气起到稀释的效果,无法将室内的浊气排出。当室内二氧化碳或甲醛等气体超标时,现有的壁挂式的新风主机对室内浊气的处理效率较低,净化空气的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并且与单向通风管道相连的壁挂式的新风主机在PM2.5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使用时,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有限,并且过滤网的损耗严重,过滤网的寿命大幅减少,导致用户的维护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通风管道,与壁挂式的新风主机相连接,将新风主机与室外连通,双向通风管道包括:连接部,设置于新风主机的侧面;主管道,主管道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弯头,弯头的一端连接于主管道的另一端;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于弯头,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室外连通;在主管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分隔件,能够将主管道划分为相互独立的进风部和出风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通风管道与壁挂式的新风主机相连,通过设置第一分隔件,将主管道划分为进风部和出风部,使得壁挂式的新风主机能够在向室内引入新风的同时,将室内的浊气送出,从而提高新风系统净化室内环境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减缓过滤网的损耗,延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在弯头和第二管道内设置有第二分隔件,将弯头和第二管道划分为相互独立的进风部和出风部。

通过在第二管道和弯头内设置相应的第二分隔件,并且第二分隔件与第一分隔件的位置对应,从而使第二管道的进风部和出风部分别经由弯头而与主管道的进风部和出风部对应连接,为引入新风和排出浊气提供了相互分离的管路。

另外,作为优选,在弯头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出风口,过滤网设置在出风口处,并且第二管道为两个且一端分别与出风口连通。

第二管道用于连通弯头和设置在例如窗户的玻璃上的通风口,并且设有一端与弯头的出风口连接。第二管道的其中一根连接主管道的进风部和通风口,其中另一根连接主管道的出风部和通风口,使得新风引入和浊气排出两个操作相互独立地进行。

另外,作为优选,双向通风管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与主管道之间以及主管道与弯头之间的过渡管。

通过在连接部和主管道之间以及主管道和弯头之间设置过渡管,可以进一步确保主管道、连接部与弯头三者之间的连接,保证管道的双向通风管道的气密性。

另外,作为优选,第二管道为软管。

第二管道采用软管的设计,有利于实现更加灵活的管道连接。由于软管的外形能够调节,且具有延展性,因此第二管道的外形可以依据通风口的位置进行调节,确保弯头的出风口和通风口之间的连接,进而使得通风口相对于壁挂式的新风主机位置更加灵活。

另外,作为优选,主管道为扁管且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带圆角的多边形。

采用截面为椭圆形或其他带有圆角的多边形的扁管,可以在安装或维修时,进一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被划伤的概率,同时也降低了气体进出时对管道的冲击。

另外,作为优选,主管道与弯头一体地形成。

由于主管道和弯头一体成形,因此双向通风管道具有更好的气密性,并且采用一体成形能够减少安装时的步骤,从而提高安装双向通风管道的效率。

另外,作为优选,在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风口。

风口能够设置在第二管道与安装的墙壁或窗户的连接处,对双向通风管道起到提高气体密封性的效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风口包括管部和设置在管部中的斜百叶。

斜百叶能够将雨水挡住,提高管道的密封性,从而降低雨水进入管道的概率。。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在管部的外周设置有凸缘部。

在管部的外围设置凸缘部,使得对管道的固定安装操作更加容易,并且固定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通风管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通风管道的主管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通风管道的弯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通风管道的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通风管道的风口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通风管道的弯头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通风管带的风口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向通风管道;1a-连接部;1b-主管道;1c-弯头;1c1-出风口;1c2-过滤网支架;1c3-过滤网;1d-第二管道;1e-进风部;1f-出风部;1g-第一分隔件;1h-第二分隔件;1i-过渡管;1j-风口;1j1-管部;1j2-斜百叶;1j3-凸缘部;1j4-三角扣;2-壁挂式的新风主机;3-窗户;3a-通风口;4-管道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通风管道1,与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相连接,将新风主机与室外连通,双向通风管道1包括:连接部1a,设置于新风主机的侧面;主管道1b,主管道1b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1a;弯头1c,弯头1c的一端连接于主管道1b的另一端;第二管道1d,第二管道1d的一端连接于弯头1c,第二管道1d的另一端与室外连通;在主管道1b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分隔件1g,能够将主管道1b划分为相互独立的进风部1e和出风部1f。

在具体安装时,各部件直接可以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简单来说,在各部件的连接处的开口的尺寸相互匹配将各部件对接在一起,在通过胶水等密封材料对双向通风管道1的各部分进行密封及固定,并保证双向通风管道1的气密性。并且通过固定件能够将双向通风管道1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设置在主管道1b两侧且位置对应的管道固定支架4进行固定安装,也可以采用胶带、管夹对双向通风管道1进行固定安装。具体地,为了确保双向通风管道1安装牢固,可以在主管道1b的下侧安装2个管道固定支架4,在主管道1b的上侧安装1个管道固定支架4,并且上侧安装位置位于下侧的2个管道固定支架4之间的范围内。管道固定支架的数量和安装位置没有限制,只有能够稳定地支承主管道即可。

其中,连接部1a直接安装在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的安装口处,并且在连接部1a上设置有与主管道1b上的第一分隔件1g位置对应的分隔件,并且分隔件的位置与安装口处的组件对应,确保主管道1b的进风部1e内的空气进入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的对应腔体内,室内浊气从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的对应腔体内进入主管道1b的出风部1f中。其中,第一分隔件1g的设置的方式可以为:第一分隔件1g的分隔面与安装的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的墙壁垂直或平行,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将进风部1e和出风部1f相互独立地划分的设置方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双向通风管道1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1a与主管道1b之间以及主管道1b与弯头1c之间的过渡管1i。通过在连接部1a和主管道1b之间以及主管道1b与弯头1c之间设置过渡管1i,使一个过渡管1i的一端接合连接部1a,另一端接合主管道1b;另一个过渡管1i的一端接合主管道1b,另一端接合弯头1c,以此进一步确保主管道1b与连接部1a之间的连接,保证管道的双向通风管道1的气密性。优选地在过渡管的两端上还可以设置密封圈等连接件,进一步保证管道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来说,在过渡管1i中还设置有与第一分隔件位置对应的分隔件,当连接部1a、过渡管1i及主管道1b对应安装后,过渡管1i的分隔件分别与第一分隔件1g及连接部1a的分隔件紧密接合,确保双向通风管道1内的进风部1e和出风部1f相互独立地设置。

另外,在弯头1c内设置有第二分隔件1h,将弯头1c划分为相互独立的进风部1e和出风部1f。具体地,图3中示出的第二分隔件1h与第一分隔件1g的位置对应,例如,第一分隔件1g设置在主管道1b截面的中线上时,第二分隔件1h设置在弯头1c的截面的中线上,安装双向通风管道1时第一分隔件1g与第二分隔件1h对应连接,从而使弯头1c和第二管道1d的进风部1e与主管道1b的进风部1e对应接合,构成双向通风管道1的进风部1e,弯头1c和第二管道1d出风部1f与主管道1b的出风部1f对应连接,构成双向通风管道1的出风部1f,从而确保进风部1e和出风部1f相互独立,并具有较好的气密性,能够实现在引入新风的同时排出浊气,在图3中示出第二管道1d为下述两个独立管道的形态,在此未详细示出。

其中,双向通风管道1的进风部1e与出风部1f的位置并不固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进风部1e和出风部1f的位置进行调整。

出于对管道保护的考量,参见图3和图6所示,在弯头1c的出风口1c1中还设置有过滤网支架1c2,能够固定过滤网1c3,过滤网1c3设置在过滤网托架1c2上。当双向通风管道1内的空气流经弯头1c时,通过弯头分隔件降低流速,减小对弯头1c的冲击,起到了缓冲的效果。

弯头1c在双向通风管道1的结构中能够起到改变双向通风管道1的管路走向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弯头使双向通风管道1由沿着墙壁的方向,变为穿过墙壁或窗户3并与室外连通的方向,完成室内外的气体交换。其中弯头1c与主管道1b相连的一端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与主管道1b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使得弯头1c和主管道1b紧密连接,在弯头1c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出风口1c1,并且出风口1c1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管道1d的形状和尺寸匹配。在此,采用的弯头1c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贴合墙壁和窗台的形状选择90度的弯头1c。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管道1d为软管。

第二管道1d主要用于连通弯头1c和通风口3a,采用软管的设计,能够比较容易地调节软管的外形,从而使第二管道1d的外形可以依据通风口3a的位置进行调节,确保主管道1b和通风口3a的牢固连接,进而使得通风口3a相对于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位置关系更加多样。

在安装时,窗户3上的通风口3a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以略低于弯头1c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使得第二管道1d带有一定斜度设置。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雨水从第二管道1d进入双向通风管道1的可能性,对新风系统整体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更加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管道1b为扁管且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带圆角的多边形。

采用截面为椭圆形或其他带有圆角的多边形的扁管,可以在安装或维修时,进一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被划伤的概率,同时减少气体进出时对于管道的冲击。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管道1b与弯头1c还可以一体地形成。

简单来说,在制造时将主管道1b和弯头1c由于主管道1b和弯头1c一体成形,减少了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缝隙,进一步提高了双向通风管道1的气密性。并且采用一体地成形能够减少安装时的步骤,从而提高安装双向通风管道1的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二管道1d的另一端设置有风口1j。

参见图7所示,风口1j设置在第二管道1d与窗户3的通风口3a之间,具体来说,在窗户3上打开通风口3a,之后将风口1j旋入通风口3a,再通过设置在风口1j上的三角扣1j4将风口1j固定在窗户3上,并且为了密封可以在风口1j窗户3之间设置上密封材料,对双向通风管道1进行密封。其中,密封材料可以采用密封软胶、玻璃胶、或密封圈等。简单来说,将风口1j设置在第二管道1d和通风口3a周围的玻璃的连接处,实现管道与窗户之间的安装。

出于对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内斜百叶1j2的保护考虑,风口1j包括管部1j1和设置在管部1j1中的斜百叶1j2。

斜百叶1j2可以设置在管部1j1的与窗户3连接的一端。管部1j1的斜百叶1j2主要用于防止雨水进入双向通风管道1。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可以选择一些用于粗过滤的过滤网1j2来降低成本。由此,减轻了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内的过滤网的工作负担,从而降低了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内的过滤网的维护成本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还可以在管部1j1的外周设置凸缘部1j3。

设置凸缘部1j3使风口1j与窗户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风口1j的密封安装更加牢固。具体来说,在凸缘部1j3上可以设置相应的密封吸盘,通过密封吸盘将凸缘部1j3安装在窗户3上,使得管部1j1与通风口3a卡合,完成风口1j的安装。也可以通过将密封软胶涂敷在凸缘部1j3与窗户3之间,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通风管道1与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相连,通过将双向通风管道1划分出进风部1e和出风部1f,使得壁挂式的新风主机2能够在向室内引入新风的同时,将室内的浊气送出,从而提高新风系统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率。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