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9740发布日期:2018-12-14 22:1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室外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室外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中的机械噪声主要来源于室外机的压缩机振动,人体对这种机械噪声较为敏感,因此很容易导致用户的舒适度大幅下降。为了控制压缩机噪声,目前,主要通过采用隔音棉包裹的方式隔离机械噪声中的中高频成分;并采用柔性配管设计的方式,降低压缩机的振动向钣金件或薄壁件传递,或者采用在管路上设置防震胶或配重块的方式,降低机械噪声中的中低频成分。然而,目前的被动降噪方式中,由于设计人员水平不同等因素,降噪效果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室外机,旨在解决上述空调器中降噪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改善室外机的降噪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激振器和第一振动传感器;所述激振器设于所述压缩机上,所述激振器用以调节所述压缩机的振动以减小所述压缩机的振动噪声;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上,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第一振动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幅度和/或第一振动频率。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储液罐,所述激振器设于所述储液罐上。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支脚,所述激振器设于所述支脚上。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底盘,所述激振器设于所述底盘上。优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支架,所述激振器置于所述支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压缩机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或第一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阀板;所述激振器还用以调节所述压缩机的振动以减小所述阀板的振动噪声。优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配管和第二振动传感器,所述配管与所述阀板相连;所述第二振动传感器设于所述阀板和/或所述配管上,所述第二振动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阀板的第三振动参数;其中,所述第三振动参数包括第三振动幅度和/或第三振动频率优选地,所述第二振动传感器包括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或第二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激振器和第一振动传感器;所述激振器设于所述压缩机上,所述激振器用以调节所述压缩机的振动以减小所述压缩机的振动噪声;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上,所述第一振动传感器用以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第一振动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幅度和/或第一振动频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激振器和第一振动传感器;激振器设于压缩机上,激振器用以调节压缩机的振动以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声;第一振动传感器设于压缩机上,第一振动传感器用以获取压缩机的第一振动参数;其中,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幅度和/或第一振动频率。室外机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压缩机以及与压缩机相连的其它部件。通过控制激振器振动,具体的,控制激振器以与压缩机相反的振动方式振动,从而抵消至少部分压缩机的振动,从源头上降低噪声,以实现主动降噪,改善用户的舒适度。并且,还可以取消现有的室外机中所设置的用以降低噪声的配重块、防震胶等部件,从而简化了室外机的装配,提高了室外机的生成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室外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压缩机110储液罐120支脚130底盘200激振器310第一振动传感器320第二振动传感器400阀板500配管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外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00、激振器200和第一振动传感器310,激振器200设于压缩机100上,激振器200用以调节压缩机100的振动以减小压缩机100的振动噪声,第一振动传感器310设于压缩机100上,第一振动传感器310用以获取压缩机100的第一振动参数,其中,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幅度和/或第一振动频率。具体的,激振器200是一种用以产生激励力的装置,能够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机械振动。将激振器200设置在压缩机100上,通过控制激振器200振动,能够带动压缩机100振动,并与压缩机100本身的振动合成,以实现降低噪声的效果。在室外机中,压缩机100为噪声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压缩机100自身振动将产生噪声;另一方面,压缩机100带动与其相连的配管500、阀板400等其它室外机中的各部件振动,并且由于配管500、阀板400等质量较轻,振动幅度可能较大,因此容易产生更大的噪声。为了抑制室外机的噪声,从根本上控制压缩机100的振动,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具体的,压缩机100的第一振动参数可以通过第一振动传感器310获取,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幅度,振动幅度越大,噪声越大,当第一振动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可以控制激振器200振动以降噪。在另一具体示例中,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频率,由于人体对声音的感知存在20~20000Hz的频率范围,相应的,当压缩机的第一振动频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频率,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频率的范围,也就是处于人体所能感知到的频率范围以内时,可以控制激振器200振动以降噪。其中,第一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在又一具体示例中,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幅度和第一振动频率,相应的,当第一振动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幅度,第一振动频率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频率,且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频率时,压缩机的噪声可能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控制激振器200振动以降噪。其中,第三预设频率小于第四预设频率。室外机产生的噪声大小与压缩机的第一振动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上述关系可以通过实验获得,或者通过计算获得。当压缩机的第一振动参数处于第一预设参数范围以内,对应于当前室外机产生的噪声较大时,将会对用户的舒适度造成不良影响,第一预设参数范围可以根据实验确定,或根据计算确定。当第一振动参数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以内时,控制激振器200振动,以减小压缩机100的振动噪声。具体的,激振器200的振动方向应该与压缩机100的振动方向相反,以抵消压缩机100的振动。通常,压缩机100的振动为包括多个谐振分量的振动,相应的,激振器200的振动可以是与压缩机100的振动严格反相的形式相对复杂的振动,或者,激振器200的振动也可以仅包括与几个主要的谐振分量反相的振动,以简化激振器200的激励,同时获得较好的降噪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激振器和第一振动传感器;激振器设于压缩机上,激振器用以调节压缩机的振动以减小压缩机的振动噪声;第一振动传感器设于压缩机上,第一振动传感器用以获取压缩机的第一振动参数;其中,第一振动参数包括第一振动幅度和/或第一振动频率。室外机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压缩机以及与压缩机相连的其它部件。通过控制激振器振动,具体的,控制激振器以与压缩机相反的振动方式振动,从而抵消至少部分压缩机的振动,从源头上降低噪声,以实现主动降噪,改善用户的舒适度。并且,还可以取消现有的室外机中所设置的用以降低噪声的配重块、防震胶等部件,从而简化了室外机的装配,提高了室外机的生成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压缩机包括储液罐110,储液罐110通过配管500与室外机的其他部分相连,同时,储液罐110可以将压缩机的振动传递出去,而配管500等室外机中的其他部件质量较轻,很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而产生较严重的噪声,这种噪声一方面来自配管500等部件自身的振动,另一方面来自配管500等部件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碰撞。为了更好地抑制噪声,将激振器200设置在储液罐110上,以尽可能减小与配管500相连的储液罐110自身的振动,从而改善主动降噪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支脚20,谐振器200设于支脚120上(图中未示出)。由于支脚120起到对整个压缩机100的支撑作用,因此,将激振器200设置在支脚120上,便于整体抵消压缩机100自身的振动,从而改善主动降噪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底盘130,激振器200设于底盘130上。同样,压缩机100主体部分设置在底盘130上,通过底盘130支撑。将激振器200设置在底盘130上,有利于从整体上抵消压缩机自身的振动,从而改善主动降噪的效果。进一步的,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室外机还包括支架,激振器置于支架中,支架与压缩机相连。通过支架实现激振器与压缩机之间的连接,并通过支架传递激振器的振动至压缩机上,有利于提高激振器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激振器在振动过程中从压缩机上脱落。如图1和图2所示,室外机还包括阀板400,激振器200还用以调节压缩机100的振动以减小阀板400的振动噪声。具体的,由于阀板400与室内机直接相连,阀板400上所产生的噪声也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阀板400在压缩机100的带动下振动产生噪声,且由于阀板400本身较轻,可能产生较大的噪声。为了抑制阀板400的噪声,通过激振器200调节压缩机100的振动以降噪。进一步的,室外机还包括配管500和第二振动传感器320,配管500与阀板400相连,第二振动传感器320设于阀板400和/或配管500上,用以获取阀板400的第三振动参数。通过第二振动传感器320获取阀板400的第三振动参数,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三振动参数包括第三振动幅度,振动幅度越大,噪声越大,当第三振动幅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幅度时,可以控制激振器200振动以降噪。在另一具体示例中,第三振动参数包括第五振动频率,由于人体对声音的感知存在20~20000Hz的频率范围,相应的,阀板400的振动频率也必须处于一范围以内,方能够产生噪声,即第五振动频率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频率,且小于或等于第七预设频率,其中,第六预设频率小于第七预设频率。在又一具体示例中,第三振动参数包括第三振动幅度和第五振动频率,当第三振动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幅度,第五振动频率小于或等于第八预设频率,且大于或等于第九预设频率时,可以控制激振器200振动以降噪,其中,第八预设频率小于第九预设频率。室外机产生的噪声大小与阀板400的第三振动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上述关系可以通过实验获得,或者通过计算获得。当阀板的第三振动参数处于第二预设参数范围以内,对应于当前室外机产生的噪声较大时,将会对用户的舒适度造成不良影响,第二预设参数范围可以根据实验确定,或根据计算确定。当第三振动参数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以内时,控制激振器200振动,以减小阀板400的振动噪声。具体的,激振器200的振动方向应该与压缩机100的振动方向相反,以抵消压缩机100带动阀板400的振动。通常,压缩机100的振动为包括多个谐振分量的振动,相应的,激振器200的振动可以是与压缩机100的振动严格反相的形式相对复杂的振动,或者,激振器200的振动也可以仅包括与几个主要的带动阀板400振动的谐振分量反相的振动,以简化激振器200的激励,同时获得较好的降噪效果。其中,第一振动传感器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或第一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同理,第二振动传感器包括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或第二位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压缩机100或阀板400的振动幅度可以由加速度传感器所获得的加速度对时间两次积分获得,也可以由位移传感器获得。压缩机100或阀板400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可以由加速度传感器获得,也可以由位移传感器所获得的位移对时间两次微分获得。当然,也可以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以监测各个部分的噪声来源,更好地控制激振器200的振动以实现降噪。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其包括室外机,该室外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