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8066发布日期:2018-12-25 20:34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导热油锅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油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热油锅炉指的是利用导热油加热的锅炉。导热油,又称有机热载体或热介质油,作为中间传热介质在工业换热过程中的应用已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一般以煤、油、汽为燃料,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热油循环油泵强制介质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具有在低的压力下获得高的工作温度,并且能对介质运行进行高精密控制工作。系统热利用率高,运行维修方便,锅炉可选用先进的触摸屏电脑控制器和数码电脑控器全自动控制。具有温度自动调节、自动点火,并有差压、超温、熄火保护。

导热油锅炉由锅炉本体,燃烧机、循环泵、用热设备、低位槽、高位槽、及控制系统等组成,为避免导热油氧化,通常膨胀槽需要加氮气与空气隔绝,同时加氮气可保证导热油在液态下循环,从常温加热到最高温度(400℃)导热油有极大的膨胀量,为保证系统在压力可控范围内安全运行,通常在膨胀槽处有三道安全装置,1.压力开关,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压力开关动作,释放系统压力2.安全阀控制,若压力开关失效,则超过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动作,释放系统压力。3.手动阀释放压力

通常,当压力开关或安全阀动作时,高温高压的油气混合导热油直接卸压到地位槽,此时若有人无意触碰到泄压管道或膨胀槽外壁时,必定会造成人员的烫伤,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专利在膨胀槽泄压出口加装冷却换热器,由液位开关自动控制水位,当系统泄压时,高温高压油气体通过冷却器卸放到低位槽,避免人员有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导热油锅炉的膨胀槽泄压时,低位槽外壁或者泄压管道易造成烫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热油锅炉系统,包括锅炉、膨胀槽、低位槽、油路管道以及控制阀门,锅炉内设置导热油盘管以及加热装置,加热装置接天然气管道,导热油盘管的出油口通过油路管道连接换热装置,换热装置通过油路管道再连接膨胀槽,膨胀槽通过泄压管连接低位槽,在膨胀槽与泄压管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泄压管与安全阀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冷却溢出热油的冷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内也设置供热油流通的盘管,盘管外填充冷却水,在水箱上设置蒸汽排放口,在水箱内还设置液位感应器用于检测水位高度,水箱还连接一个补水器用于给水箱补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油气分离器用于分离导热油和气体,油气分离器连接膨胀槽、换热装置的出油口以及锅炉导热油管的进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低位槽还通过补油泵将槽内的导热油补充至膨胀槽中。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膨胀槽内压力较大,有热油溢出时,热油先经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再排入低位槽,从而防止工作人员无意触碰到泄压管道或膨胀槽外壁时,造成人员的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图中油路管道上的部分阀门、油泵未画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热油锅炉系统,包括锅炉、膨胀槽、低位槽、油路管道以及控制阀门,锅炉内设置导热油盘管以及加热装置,加热装置接天然气管道,当然也可以采用燃油加热,导热油盘管的出油口通过油路管道连接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即为待加热的装置,利用热油对其进行加热。换热装置通过油路管道再连接膨胀槽,膨胀槽通过泄压管连接低位槽,在膨胀槽与泄压管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安全阀、手动阀门和压力开关,泄压管与安全阀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冷却溢出热油的冷却装置。当膨胀槽内压力较大,有热油溢出时,热油先经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再排入低位槽,从而防止工作人员无意触碰到泄压管道或膨胀槽外壁时,造成人员的烫伤。

具体的,冷却装置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包括水箱,水箱内也设置供热油流通的盘管,盘管外填充冷却水,在水箱上设置蒸汽排放口,在水箱内还设置液位感应器用于检测水位高度,水箱还连接一个补水器用于给水箱补水,当冷却水受热挥发后从蒸汽排放口排出,当液位感应器检测到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布水器自动给水箱加水。

本实用新型还配备了一个油气分离器用于分离导热油和气体,油气分离器连接膨胀槽、换热装置的出油口以及锅炉导热油管的进油口,油气分离器对膨胀槽以及换热装置的后油气进行分离,分离里后导热油可以补给锅炉管道中,也可以排入低位槽中。

所述低位槽还通过补油泵将槽内的导热油补充至膨胀槽中,实现系统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