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循环套筒式烟气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932发布日期:2018-12-11 20:1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循环套筒式烟气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级循环套筒式烟气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直径为6—10mm,长度为其直径4—5倍的棒状颗粒燃料,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0—15%,灰分含量小于1.5%,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kCal/kg,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kCal/kg。因此,生物质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热值、低污染燃料,已逐渐被应用至各个行业。然而,现有燃烧系统仅仅停留在对其燃烧热量的交换利用,而对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携带的大量热量缺乏行之有效的交换利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燃料本身热量的利用率,无形中增加了燃料的燃烧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加大了生产和应用企业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收集利用生物质燃料燃烧烟气中的热量、有效提升热量利用率的多级循环套筒式烟气热交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级循环套筒式烟气热交换装置,包括套筒、热风输送管、挡板A、挡板B和烟气输送系统,所述烟气输送系统设于所述套筒内,该烟气输送系统与该套筒之间为循环风夹层;所述挡板A、挡板B边缘分别设有法兰盘B、法兰盘C,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A和法兰盘D、底部设有烟气输入管道,所述套筒与所述挡板A通过螺栓贯穿所述法兰盘A、法兰盘B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挡板B通过所述螺栓贯穿所述法兰盘C、法兰盘D连接,所述挡板A上开设有热风出口和烟气输出口,所述挡板B中部开设有循环风入口,所述烟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烟气输入管道连接、输出端贯穿所述烟气输出口;所述热风出口连接有热风输送管,该热风输送管末端连接有引风机。

进一步,所述烟气输送系统包括若干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依次通过弯头蛇形相接。

进一步,所述套筒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内设有若干纵横相交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圈内壁,所述支撑杆纵横相交形成若干架孔。

进一步,所述烟气管道贯穿所述架孔。

进一步,所述烟气管道至少有根。

进一步,所述支撑圈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套筒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中心部位设有烟气输送系统,在该烟气输送系统外侧设有套筒,其二者之间为循环风夹层,在套筒的一端设有循环风入口,另一端通过热风输送管连接有引风机,巧妙地利用引风机源源不断地自循环风入口将空气抽入循环分夹层内,利用烟气与循环风的温度差,促使热量由烟气向循环风的辐射,实现热量的交换,进而实现了对烟气中携带热量的交换回收利用,有效提升了热量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由通过弯头依次蛇形相接的若干烟气管道组成的烟气输送系统,延长了烟气在套筒内的流动时间和路径,进而有效延长了热交换时间,提升了热量回收率。

(3)本实用新型在烟气与循环风的流动过程中,巧妙地实现了热量的“气—气传递”,有效提高了热交换效率,降低了资源消耗率,从而有效降低了燃烧成本,对于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本实用新型在烟气管道之间通过弯头依次蛇形相接,套筒两端通过法兰盘、螺栓分别连接有挡板A、挡板B,若输烟管道由于长时间使用导致堵塞或烟气流动受阻时,可直接拆除挡板A、挡板B后,卸下弯头后进行更换或清理,极大地方便了对输烟管道的更换维护,降低了维护难度,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5)本实用新型在套筒内设有用于支撑输烟管道的支撑圈,该支撑圈内通过若干支撑杆纵横相交形成了若干架孔,上输烟管道贯穿该管孔,有效提高了输烟管道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循环风在套筒内的流动,进而有效保障了套筒内的循环风量,保证了换热效率。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燃料本身热量的利用率,减少燃料的燃烧量,有效降低了生产和应用企业的成本投入,并且能够广泛应用于日光温室增温防冻系统,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B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烟气流向示意图。

图中:1、套筒,2、支撑圈,3、烟气输入管道,4、法兰盘A,5、烟气输出管,6、热风输送管,7、引风机,8、法兰盘B,9、螺栓,10、弯头,11、烟气管道,12、循环风夹层,13、法兰盘C,14、法兰盘D,15、挡板A,16、热风出口,17、挡板B,18、循环风入口,19、支撑杆,20、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5、6、7所示的一种多级循环套筒式烟气热交换装置,包括套筒1、热风输送管6、挡板A15、挡板B17和烟气输送系统,烟气输送系统设于套筒1内,该烟气输送系统与该套筒1之间为循环风夹层12;挡板A15、挡板B17边缘分别设有法兰盘B8、法兰盘C13,套筒1两端分别设有法兰盘A4和法兰盘D14、底部设有烟气输入管道3,套筒1与挡板A15通过螺栓9贯穿法兰盘A4、法兰盘B8连接,套筒1与挡板B17通过螺栓9贯穿法兰盘C13、法兰盘D14连接,挡板A15上开设有热风出口16和烟气输出口5,挡板B17中部开设有循环风入口18,烟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与烟气输入管道3连接、输出端贯穿烟气输出口5;热风出口16连接有热风输送管6,该热风输送管6末端连接有引风机7;烟气输送系统包括若干烟气管道11,烟气管道11依次通过弯头10蛇形相接;套筒1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圈2,支撑圈2内设有若干纵横相交的支撑杆19,支撑杆19两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圈2内壁,支撑杆19纵横相交形成若干架孔20;烟气管道2贯穿架孔20;烟气管道11至少有2根;支撑圈2的外径不大于套筒1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使用前,将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输入管道3与燃烧机的烟道连接,并将引风机7与电源接通;使用时,随着燃烧机中燃料的持续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将自烟气输入管道3进入烟气输送系统的烟气管道11中,同时在引风机7的持续工作下,空气将自循环风入口18源源不断地进入套筒1与烟气输送系统间的循环风夹层12中,在流动过程中,烟气中携带的热量将分别通过烟气管道11的管壁辐射至循环风夹层12中,并完成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产生的热风将在引风机7的工作下自套筒1末端的热风出口16排出,并经热风输送管6流经温室大棚,从而起到对温室大棚的增温防冻作用,而热交换后的烟气将自烟气输出管5排出温室,当不需要增温时,熄灭燃烧机中的燃料火源,切断电源,停止引风机7运转即可;若由于若输烟管道由于长时间使用导致堵塞或烟气流动受阻时,可直接拆除挡板A15、挡板B17后,卸下弯头10后进行更换或清理。本实用新型在中心部位设有烟气输送系统,在该烟气输送系统外侧设有套筒,其二者之间为循环风夹层,在套筒的一端设有循环风入口,另一端通过热风输送管连接有引风机,巧妙地利用引风机源源不断地自循环风入口将空气抽入循环分夹层内,利用烟气与循环风的温度差,促使热量由烟气向循环风的辐射,实现热量的交换,进而实现了对烟气中携带热量的交换回收利用,有效提升了热量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