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涂布机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931发布日期:2018-12-11 20:15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涂布机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涂布机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应用于涂布机上的换热器(图1和图2所示)主要由多条平行并排的传热管、在传热管两端上分别设有固定传热管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有对应将传热管套于内的蜂窝孔、在传热管两端固定板的蜂窝孔上焊接有多个分别与并排的两个换热管逐一连通的弯头、在并排的两侧传热管的一端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的进集管和出集管,及在进集管上设有的进口和在出集管上设有的出口,还有在每条传热管上均分别设有的导热翅片组成。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譬如:(1)结构比较复杂,因为固定板两侧分别连接有多个密密麻麻与传热管连接的弯头,结构布局比较复杂。(2)加工复杂,因为弯头与传热管要逐一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受到固定板阻挡,弯头的死角位比较多,不容易焊接,要转来转去焊接才可以完成,这样就要要求焊工技术水平要很高,而且不主观因素干扰的情况才可以完成加工,如此提高了焊接的难度,同时生产组装的效率也很低。(3)由于焊接死角位比较多,焊接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极易出现传热管内介质侧漏出来,造成横向穿过传热管的新风将介质带走致停机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和自动化生产,及结构耐用的新型涂布机热交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涂布机热交换器,其中,包括管板、在管板上设有多个横向并行排列的蜂窝孔、在蜂窝孔上设有多个横向并行排列且与蜂窝孔固定连接的一体U形传热管体、在横向并行排列蜂窝孔两侧的单排横向蜂窝孔上分别设有罩住单排横向蜂窝孔且与管板连接的第一焊包和第二焊包、在两侧单排横向蜂窝孔之间两两并行排列的双排横向蜂窝孔上设有多个罩住双排横向蜂窝孔且与管板连接的第三焊包和第四焊包、在第一焊包上设有的出口和在第二焊包上设有的进口,及在每条一体U形传热管体上均分别设有的翅片。第一焊包与管板之间形成分流的第一空腔。第二焊包与管板之间形成分流的第二空腔。第三焊包与管板之间形成分流的第三空腔。第四焊包与管板之间形成分流的第四空腔。多个所述一体U形传热管体的两端逐一与纵向的两个蜂窝孔连接。一体U形传热管体包括在管板上设有同时与第一焊包和第三焊包连接的第一传热集管、在管板上设有同时与第三焊包和第四焊包连接的第二传热集管,及在管板上设有同时与第四焊包和第二焊包连接的第三传热集管。第一焊包与第三焊包、第四焊包和第二焊包逐一连通,第一传热集管与第二传热集管和第三传热集管连通。一体U形传热管体端部与管板上的蜂窝孔之间为胀管式和/或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两并行排列的蜂窝孔数量与一体U形传热管体的数量相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体U形传热管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管板连接固定一体U形传热管体的固定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体U形传热管体的转弯位置上设置有固定一体U形传热管体的底座,固定板与底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口和出口上均设置有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和自动化生产,及结构耐用的效果。具体如下:(1)结构简单,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改进后的涂布机热交换器,省去了一侧的弯头,而且另一侧的弯头采用一体式U形的结构。(2)降低工人加工难度和实现模块自动化生产,由于现有结构在焊接弯头位置时,因弯头的死角位多且难焊接,需要对焊接工人的要求比较高。改进后一体U形传热管体与管板上的蜂窝孔采用胀管式连接,之后为进一步保证一体U形传热管体与管板连接的牢固性采用焊接的方式。这样一来不但降低了一体U形传热管体与管板的焊接难度,而且焊接好的一体U形传热管体与管板成形成模块件,只需另外焊接第一焊包、第二焊包和第三焊包、及第四焊包就基本完成整个热换换器的焊接。(3)结构耐用和保证整体设备的持续生产,经过对一体U形传热管体和管板的胀管式连接和焊接后,不但可以避免有效避免因焊接位置出现侧漏的缺陷,而且也不会因侧漏造成停机检修的问题。(4)由于原有的结构高温导热油或者蒸汽与新风热交换部分有焊缝与新风接触,如果焊缝失效泄漏,导热油或蒸汽会泄漏到新风里,造成严重问题,致使整条涂布线会受到污染,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停产整理,经济损失效大。改进后的结构焊缝与新风无接触,采用一体U形传热管体和管板的胀管式连接和焊接的方式,避免焊缝的失效,造成整条涂布线受到污染,引起质量问题,保证生产的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缺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焊包和第四焊包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涂布机热交换器,包括管板1、在管板1上设有多个横向并行排列的蜂窝孔、在蜂窝孔上设有多个横向并行排列且与蜂窝孔固定连接的一体U形传热管体2、在横向并行排列蜂窝孔两侧的单排横向蜂窝孔3上分别设有罩住单排横向蜂窝孔3且与管板1连接的第一焊包5和第二焊包6、在两侧单排横向蜂窝孔3之间两两并行排列的双排横向蜂窝孔4上设有多个罩住双排横向蜂窝孔4且与管板1连接的第三焊包7和第四焊包10、在第一焊包5上设有的出口9和在第二焊包6上设有的进口8,及在每条一体U形传热管体2上均分别设有的翅片。

第一焊包5与管板1之间形成分流的第一空腔,第二焊包6与管板1之间形成分流的第二空腔,第三焊包7与管板1之间形成分流的第三空腔,第四焊包10与管板1之间形成分流的第四空腔,多个所述一体U形传热管体2的两端逐一与纵向的两个蜂窝孔连接。

一体U形传热管体2包括在管板1上设有同时与第一焊包5和第三焊包7连接的第一传热集管21、在管板1上设有同时与第三焊包7和第四焊包10连接的第二传热集管22,及在管板1上设有同时与第四焊包10和第二焊包6连接的第三传热集管23。第一焊包5与第三焊包7、第四焊包10和第二焊包6逐一连通,第一传热集管21与第二传热集管22和第三传热集管23连通。

一体U形传热管体2端部与管板1上的蜂窝孔之间为胀管式和/或焊接连接。两两并行排列的蜂窝孔数量与一体U形传热管体2的数量相应。一体U形传热管体2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管板1连接固定一体U形传热管体2的固定板10。一体U形传热管体2的转弯位置上设置有固定一体U形传热管体2的底座11,固定板10与底座连接。进口8和出口9上均设置有法兰。

另外,对第一焊包5、第二焊包6和第三焊包7进行变形设计,用铸件代替焊包,在铸件上形成焊包通道,铸件与管板1用高温度密封垫密封。

应用时,从进口8通入第一焊包5内的进入,逐层分流经一体U形传热管体2后,经过翅片和横向流过的热风进行热交换,之后一体U形传热管体2完成从第二焊包6的出口9流出蒸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