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877发布日期:2019-03-22 19:5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热用装置,特别是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能量,这种能量相对于目前来说属于新能源,十分环保节能。

地热能源的采集有多种方式,比如直接向地底灌入水或其他流体后直接将热水气采集后抽上来,由于压力变化产生闪蒸效果变为蒸气,将该蒸气用来发电,随后又继续灌入的直接接触式,通过封闭式循环将水或其他流体进行管内相变循环,将相变出来的其他推动涡轮发电的间接导热式等等。对于间接导热式,其一定存在能量损耗,而且其采用的换热器长时间使用也需要更换,而更换起来由于在地底,也十分麻烦。而对于直接接触式,如果直接将发电后的蒸气排出,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对环境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最简单的如热污染,而通常采用将蒸气冷却后重新灌入,则采用常规的冷却塔方式,该方式效果十分不错,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电导致流体并不是单纯的液体或气体,对于这种气液混合体,采用常规的冷却塔式降温手段并不能做到最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气液混合体进行冷却的地热能用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内伸入热水进管和冷风进管,冷却塔内还设置有循环出口和出风口,所述冷却塔为圆筒型,所述热水进管设置在冷却塔的顶端且热水进管上设置有喷洒装置,所述冷风进管设置在冷却塔的中部且所述冷风进管面向冷却塔的壁面,所述循环出口设置在冷却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喷洒装置为多个且多个喷洒装置以相同间隔均匀分布在热水进管上。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顶部还设置有搅拌扇,所述搅拌扇的叶片从内至外向上倾斜。

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曲面内壁面光滑且内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集水沟,所有所述集水沟均竖直设置且集水沟延伸至冷却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冷风进管位于冷却塔的外端连通有高压风泵。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将气液混合体分开冷却,同时将水分成水滴,使得水和气体均能直接接触式冷却,对各种状态的水冷却效果十分明显。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极大程度地将分离的蒸气蒸气与冷气混合,从而达到排放出来的气体温度大幅降低,基本不会造成热污染,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将气液混合体中的气液分离后,其中的细微杂质能够通过风带走,而不会从循环出口继续进入地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标记:1-高压风泵;2-热水进管;3-喷洒装置;4-冷却塔;5-叶片;6-搅拌扇;7-出风口;8-循环出口;9-冷风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地热能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4,所述冷却塔4内伸入热水进管2和冷风进管9,冷却塔4内还设置有循环出口8和出风口7,所述冷却塔4为圆筒型,所述热水进管2设置在冷却塔4的顶端且热水进管2上设置有喷洒装置3,所述冷风进管9设置在冷却塔4的中部且所述冷风进管9面向冷却塔4的壁面,所述循环出口8设置在冷却塔4的底部。

在使用过程中,从地底涌上来的饱和蒸气经过涡轮后由于做功,热量减少,变为气液混合体,此时不能单独的作为液体或气体来看待,因此将其通过喷洒装置3喷洒出来,蒸气划一道向下弧线后向上运动,水则以水滴的方式四溅,而冷风则在冷却塔4中部进入后撞上冷却塔4壁面,随后以冷却塔4的轴线为轴线旋转向上,对喷洒下来的部分大水珠进行直接接触式的对流传热,使其降温,对喷洒下来的小水滴则直接带着卷跑,并继续向上运动,随后将到达冷却塔4顶部的蒸气冷却为形成水滴,旋转的气流将水滴洒在冷却塔4的曲面壁上,水滴沿曲面壁向下流,混入冷却塔4底部形成水层,当水位足够,水层中的水沿循环出口8排出。

本装置将气液混合体分开冷却,同时将水分成水滴,使得水和气体均能直接接触式冷却,对各种状态的水冷却效果十分明显。

该装置极大程度地将分离的蒸气蒸气与冷气混合,从而达到排放出来的气体温度大幅降低,基本不会造成热污染,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十分方便。

该装置将气液混合体中的气液分离后,其中的细微杂质能够通过风带走,而不会从循环出口8继续进入地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喷洒装置3为多个且多个喷洒装置3以相同间隔均匀分布在热水进管2上。

在使用过程中,喷洒装置3多个且均匀分布,使得喷洒得更细,在冷却塔4内更均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2中的任一项做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塔4的顶部还设置有搅拌扇6,所述搅拌扇6的叶片5从内至外向上倾斜。

在使用过程中,到达顶部的蒸气通过搅拌扇6从中心向四周散去,从而更好地与螺旋上来的气流混合,且形成的水滴也能够沿壁面落下而不是直接坠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3中的任一项做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塔4的曲面内壁面光滑且内壁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集水沟,所有所述集水沟均竖直设置且集水沟延伸至冷却塔4的底部。

在使用过程中,集水沟能够更好地抓住形成的水滴,并将其聚集起来,以水流的方式滑下,而不会被新上来的风流吹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4中的任一项做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冷风进管9位于冷却塔4的外端连通有高压风泵1。

在使用过程中,高压风泵1使得气流足够螺旋上升,将冷却塔4里的蒸气搅乱。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