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378发布日期:2019-04-16 23:0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需要空调器进行制冷、制热、除湿和送风等操作,更希望其具备负离子净化功能,以提升室内空气的清洁度。

相关技术中,负离子发生器通常是采用电晕放电法生成负离子,由于负离子能使室内环境中的烟尘、病菌、胞子、花粉和毛屑等微粒带电,带电微粒再被放电集成装置吸附,其净化效果远远大于采用过滤式净化设备和臭氧式净化设备,因此,将负离子发生器集成组装于室内机的机壳内,室内机的风轮吹送换热后的空气和负离子经过滤网进入室内环境,但是,上述空调器至少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由于室内机的机壳接地,以保证电气安全,因此,滤网也是间接接地的,负离子在经过滤网时吸附于滤网,进而导致负离子的释放量减小,会导致空气净化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能够吹送负离子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有滤网,所述滤网通过导电线接地;电阻器,与所述滤网串联接入所述导电线,且所述电阻器的接入阻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滤网的电阻值的两个数量级,以使吹送的所述负离子经所述滤网进入室内环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阻器与滤网串联接入导电线,且电阻器的接入阻值大于或等于滤网的电阻值的两个数量级,一方面,保证了空调器机壳接地,降低了静电效应,另一方面,电阻器减小了负离子经过滤网流向地线的电流值,进而减小负离子在滤网上的消耗和吸附,提高了负离子的输出量,增强了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率。

具体地,电阻器与滤网串联时,由于电阻器的接入电阻大于或等于滤网的电阻值的两个数量级,则滤网上的电势接近零电势,且自由电荷分布密度极低,因此,极少的负离子与滤网上的自由电荷中和,而在外壳上的累积的正电荷不断地由导电线导出至地线,以降低静电效应对用户的安全隐患和对硬件器件的干扰,通常将电阻器设置为兆欧级别,可以是固定电阻,可以是可变电阻。

其中,负离子发生器的功率和风速是影响负离子产生浓度的两个因素,通常设置送风风速低于10米/秒,输入功率为50瓦特时,发生的离子数为5×1010个/秒~5×1011个/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机壳连接至地线,所述导电线连接于所述机壳与所述滤网之间,所述导电线用于将所述滤网间接接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机壳连接至地线,并且将导电线连接于机壳与滤网之间,降低了室内机的静电效应,通过导电线将滤网上的自由电荷导出至机壳,并由机壳继续导出至地线,以降低自由电荷的累积和对负离子的消耗,在提升室内机整机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负离子的输出量和室内净化效率。

其中,由于机壳与滤网之间的间距较小,因此,所需导电线的长度较短,且改装成本低,改装方式简单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负离子输出尖端,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由所述机壳内部向所述出风口延伸,且不接触所述滤网,其中,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负离子输出尖端施加有负高压信号,因此,通过将负离子输出尖端设于机壳内,能够减少负离子输出尖端对用户造成电击,并且负离子输出尖端对于换热后的空气进行离子化,并由风轮吹送至滤网,并经过滤网进入室内环境中,提高了负离子进入室内环境的扩散速率,进而提升了净化效率和电器安全。

其中,为了增强负离子发生的效率,可以设置多个负离子输出尖端,分别对空气进行离子化,进一步地提高负离子的输出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负高压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发生模块、过压限流模块、通交隔直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所述脉冲发生模块用于生成高频脉冲信号,所述高频脉冲信号经过所述过压限流模块进行限压处理和/或限流处理后,由所述通交隔直模块升压为交流高压信号,所述交流高压信号经过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处理后转变为直流负高压,其中,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能够产生高电晕,所述高电晕电离空气以产生所述负离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依次串联的脉冲发生模块、过压限流模块、通交隔直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作为负高压驱动组件,能够提供可靠且稳定的负高压信号并施加至负离子输出尖端,由于高电晕对空气进行离子化,能够使得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分子和微粒分子携带负电荷并被回收吸附,其中,高频脉冲信号的电压一般为50kV,脉冲信号的频率为50Hz。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空气质量检测组件,电连接至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用于检测待净化的室内环境中的指定气体浓度和/ 或指定气体种类,并根据所述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所述指定气体种类调节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的输出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空气质量检测组件且电连接至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以检测室内环境中的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指定气体种类,一方面,在检测到指定气体浓度较高或指定气体种类对人体健康有害时,提高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负高压信号的幅值和频率,以提高负离子的输出量,另一方面,在室内环境中的指定气体浓度较低时,降低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有利于降低空调器的整机功耗和静电效应。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指定气体不仅包括气体分子,还包括烟雾、病菌、胞子、花粉和毛屑等微粒分子,为了提高提高空调器的可靠性,还需要确定指定气体的种类,以确定室内环境的净化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探测器,光学发射器的发射端与光学探测器的探测端相对设置,光学发射器的发射端输出指定波长的光学辐射,光学发射器与光学探测器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流通室内环境中的气体,光学辐射经气流通道进入光学探测器,光学探测器根据光学辐射的透射率确定指定气体种类和/或指定气体浓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光学发射器与光学探测器对室内环境中的气体进行检测,根据光学辐射的透射率来确定指定气体种类和/或指定气体浓度,一方面,气体分子对于指定波长的光学辐射存在特异性吸收,以及根据吸收光谱来确定气体分子的种类,并且根据透射率和朗伯比尔定律确定气体分子的浓度,另一方面,光学辐射传播至微粒分子时发生散射和衍射,同样地,影响光学辐射的透射率,因此,也能间接地根据透射率确定微粒分子的长径比,进而确定微粒分子的种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学发生器为红外发生器时,光学探测器为相应的红外探测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应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探测器来检测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指定气体种类,一方面,红外探测器的成本低,且红外辐射对用户的身体健康影响小,另一方面,红外探测器的检测精度高,可以检测微伏级信号和纳伏级信号,且具备可靠性高和响应时间短的优点。

其中,红外探测器可以是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或光子红外探测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学发生器为激光发生器时,光学探测器为相应的激光探测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应的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探测器来检测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指定气体种类,一方面,由于激光辐射的波长短且能量高,因此,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小,检测精度极高,另一方面,激光辐射的传播速度快,且能够随开随用,操作简便且响应时间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包括:图像颗粒分析组件,图像颗粒分析组件包括数字CCD镜头、气流通道和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设于数字CCD镜头的前端,光学显微镜用于放大气流通道内的微粒分子,数字CCD镜头用于采集放大后的微粒分子的图像,并解析微粒分子的图像以确定微粒分子的分布和/或长径比,其中,微粒分子的分布对应于指定气体浓度,微粒分子的长径比对应于指定气体种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图像颗粒分析组件来检测指定气体浓度和 /或指定气体种类,检测结果更加直观且准确,一方面,根据微粒分子的长径比确定其种类,另一方面,根据微粒分子的分布确定其浓度。

具体地,对于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PM2.5粉尘颗粒(即尺寸小于2.25 μm的可吸入颗粒),即可通过采集微粒分子的图像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来确定PM2.5粉尘颗粒在室内环境的浓度,当PM2.5粉尘颗粒的浓度较高时,例如,在检测到空气指数高于95时,提高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负高压信号的幅值和频率,以提高负离子的产生效率,进而提高负离子的净化效率,在检测到空气指数低于或等于95时,降低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以同时降低整机功耗和静电效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连通于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流通的冷媒能够与所述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风轮,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邻近设置,用于吹送所述室内环境的空气至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并继续吹送至滤网进行过滤,经过所述滤网过滤的空气和所述负离子被吹送至所述室内环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壳内相邻近地设置室内换热器和风轮,可以尽快地将完成热交换的空气和负离子吹送至滤网,并经过滤网进入室内环境,有利于提高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导风结构,设于所述滤网外侧,且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机壳的出风口处,用于调控所述过滤的空气和所述负离子的吹送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滤网外侧设置导风结构,可以将过滤后的空气和负离子进行定向吹送,尤其是避免负离子对用户进行直吹,以提升用户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组装结构,设于所述滤网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滤网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组装结构包括限位槽和形状相匹配的相位凸起,和/或螺钉和形状相匹配的螺纹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滤网与出风口之间设置组装结构,便于将滤网进行拆卸和更换,另外,通过滤网对进行换热的空气进行两次过滤,并同时将负离子吹送至室内环境中,进一步地提高了室内净化效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空调器中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 102,所述机壳102设有能够吹送负离子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有滤网104,所述滤网104通过导电线106接地;电阻器(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滤网104串联接入所述导电线106,且所述电阻器的接入阻值大于或等于所述滤网104的电阻值的两个数量级,以使吹送的所述负离子经所述滤网104进入室内环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阻器与滤网104串联接入导电线106,且电阻器的接入阻值大于或等于滤网104的电阻值的两个数量级,一方面,保证了空调器100机壳102接地,降低了静电效应,另一方面,电阻器减小了负离子经过滤网104流向地线的电流值,进而减小负离子在滤网104 上的消耗和吸附,提高了负离子的输出量,增强了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率。

具体地,电阻器与滤网104串联时,由于电阻器的接入电阻大于或等于滤网104的电阻值的两个数量级,则滤网104上的电势接近零电势,且自由电荷分布密度极低,因此,极少的负离子与滤网104上的自由电荷中和,而在外壳上的累积的正电荷不断地由导电线106导出至地线,以降低静电效应对用户的安全隐患和对硬件器件的干扰,通常将电阻器设置为兆欧级别,可以是固定电阻,可以是可变电阻。

其中,负离子发生器的功率和风速是影响负离子产生浓度的两个因素,通常设置送风风速低于10米/秒,输入功率为50瓦特时,发生的离子数为5×1010个/秒~5×1011个/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机壳102连接至地线,所述导电线 106连接于所述机壳102与所述滤网104之间,所述导电线106用于将所述滤网104间接接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机壳102连接至地线,并且将导电线106连接于机壳102与滤网104之间,降低了室内机的静电效应,通过导电线106将滤网104上的自由电荷导出至机壳102,并由机壳102继续导出至地线,以降低自由电荷的累积和对负离子的消耗,在提升室内机整机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负离子的输出量和室内净化效率。

其中,由于机壳102与滤网104之间的间距较小,因此,所需导电线 106的长度较短,且改装成本低,改装方式简单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负离子输出尖端108,设于所述机壳102内,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108由所述机壳102内部向所述出风口延伸,且不接触所述滤网104,其中,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108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负离子输出尖端108施加有负高压信号,因此,通过将负离子输出尖端108设于机壳102内,能够减少负离子输出尖端108对用户造成电击,并且负离子输出尖端108对于换热后的空气进行离子化,并由风轮110吹送至滤网104,并经过滤网104进入室内环境中,提高了负离子进入室内环境的扩散速率,进而提升了净化效率和电器安全。

其中,为了增强负离子发生的效率,可以设置多个负离子输出尖端 108,分别对空气进行离子化,进一步地提高负离子的输出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负高压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设于所述机壳102内,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发生模块、过压限流模块、通交隔直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所述脉冲发生模块用于生成高频脉冲信号,所述高频脉冲信号经过所述过压限流模块进行限压处理和/或限流处理后,由所述通交隔直模块升压为交流高压信号,所述交流高压信号经过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处理后转变为直流负高压,其中,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108,所述负离子输出尖端108能够产生高电晕,所述高电晕电离空气以产生所述负离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依次串联的脉冲发生模块、过压限流模块、通交隔直模块和整流滤波模块作为负高压驱动组件,能够提供可靠且稳定的负高压信号并施加至负离子输出尖端108,由于高电晕对空气进行离子化,能够使得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分子和微粒分子携带负电荷并被回收吸附,其中,高频脉冲信号的电压一般为50kV,脉冲信号的频率为 50Hz。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图中未示出),电连接至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用于检测待净化的室内环境中的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指定气体种类,并根据所述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所述指定气体种类调节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的输出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空气质量检测组件且电连接至所述负高压驱动组件,以检测室内环境中的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指定气体种类,一方面,在检测到指定气体浓度较高或指定气体种类对人体健康有害时,提高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负高压信号的幅值和频率,以提高负离子的输出量,另一方面,在室内环境中的指定气体浓度较低时,降低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有利于降低空调器100的整机功耗和静电效应。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指定气体不仅包括气体分子,还包括烟雾、病菌、胞子、花粉和毛屑等微粒分子,为了提高提高空调器100的可靠性,还需要确定指定气体的种类,以确定室内环境的净化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包括:光学发射器和光学探测器,光学发射器的发射端与光学探测器的探测端相对设置,光学发射器的发射端输出指定波长的光学辐射,光学发射器与光学探测器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流通室内环境中的气体,光学辐射经气流通道进入光学探测器,光学探测器根据光学辐射的透射率确定指定气体种类和/或指定气体浓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光学发射器与光学探测器对室内环境中的气体进行检测,根据光学辐射的透射率来确定指定气体种类和/或指定气体浓度,一方面,气体分子对于指定波长的光学辐射存在特异性吸收,以及根据吸收光谱来确定气体分子的种类,并且根据透射率和朗伯比尔定律确定气体分子的浓度,另一方面,光学辐射传播至微粒分子时发生散射和衍射,同样地,影响光学辐射的透射率,因此,也能间接地根据透射率确定微粒分子的长径比,进而确定微粒分子的种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学发生器为红外发生器时,光学探测器为相应的红外探测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应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探测器来检测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指定气体种类,一方面,红外探测器的成本低,且红外辐射对用户的身体健康影响小,另一方面,红外探测器的检测精度高,可以检测微伏级信号和纳伏级信号,且具备可靠性高和响应时间短的优点。

其中,红外探测器可以是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或光子红外探测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学发生器为激光发生器时,光学探测器为相应的激光探测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应的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探测器来检测指定气体浓度和/或指定气体种类,一方面,由于激光辐射的波长短且能量高,因此,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小,检测精度极高,另一方面,激光辐射的传播速度快,且能够随开随用,操作简便且响应时间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气质量检测组件包括:图像颗粒分析组件,图像颗粒分析组件包括数字CCD镜头、气流通道和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设于数字CCD镜头的前端,光学显微镜用于放大气流通道内的微粒分子,数字CCD镜头用于采集放大后的微粒分子的图像,并解析微粒分子的图像以确定微粒分子的分布和/或长径比,其中,微粒分子的分布对应于指定气体浓度,微粒分子的长径比对应于指定气体种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图像颗粒分析组件来检测指定气体浓度和 /或指定气体种类,检测结果更加直观且准确,一方面,根据微粒分子的长径比确定其种类,另一方面,根据微粒分子的分布确定其浓度。

具体地,对于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PM2.5粉尘颗粒(即尺寸小于2.25 μm的可吸入颗粒),即可通过采集微粒分子的图像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来确定PM2.5粉尘颗粒在室内环境的浓度,当PM2.5粉尘颗粒的浓度较高时,例如,在检测到空气指数高于95时,提高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负高压信号的幅值和频率,以提高负离子的产生效率,进而提高负离子的净化效率,在检测到空气指数低于或等于95时,降低负高压输出组件的输出功率,以同时降低整机功耗和静电效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室内换热器(图中未示出),设于所述机壳102内,连通于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流通的冷媒能够与所述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风轮110,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邻近设置,用于吹送所述室内环境的空气至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并继续吹送至滤网104进行过滤,经过所述滤网104过滤的空气和所述负离子被吹送至所述室内环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壳102内相邻近地设置室内换热器和风轮 110,可以尽快地将完成热交换的空气和负离子吹送至滤网104,并经过滤网104进入室内环境,有利于提高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导风结构,设于所述滤网104 外侧,且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机壳102的出风口处,用于调控所述过滤的空气和所述负离子的吹送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滤网104外侧设置导风结构,可以将过滤后的空气和负离子进行定向吹送,尤其是避免负离子对用户进行直吹,以提升用户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组装结构,设于所述滤网104 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滤网104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组装结构包括限位槽和形状相匹配的相位凸起,和/或螺钉和形状相匹配的螺纹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滤网104与出风口之间设置组装结构,便于将滤网104进行拆卸和更换,另外,通过滤网104对进行换热的空气进行两次过滤,并同时将负离子吹送至室内环境中,进一步地提高了室内净化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提出的如何提升负离子净化效率,以及降低硬件故障率和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通过将电阻器与滤网串联接入导电线,且电阻器的接入阻值大于或等于滤网的电阻值的两个数量级,一方面,保证了空调器机壳接地,降低了静电效应,另一方面,电阻器减小了负离子经过滤网流向地线的电流值,进而减小负离子在滤网上的消耗和吸附,提高了负离子的输出量,增强了对室内环境的净化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