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1412发布日期:2019-04-03 01:0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硅胶烘胶工序操作时,一般会出现大量蒸汽冷凝水,但是这些蒸汽冷凝水无法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蒸汽冷凝水如果能将其过滤后再通过回收操作进行再利用,将极大减少资源的浪费,现在技术中,也缺少硅胶烘胶工序的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设备。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研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控制,能对蒸汽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的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该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控制,能对蒸汽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硅胶烘胶工序中加热器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的集水罐、与所述集水罐连接的用于对将集水罐中的蒸汽冷凝水进行开关控制的第一球阀、与所述第一球阀连接的过滤器、与所述过滤器连接的第一对夹式止回阀、与所述第一对夹式止回阀连接的气动泵、与所述气动泵输出口连接的第二对夹式止回阀、与所述第二对夹式止回阀的输出口连接的第二球阀、与所述第二球阀输出口连接的用于接收经过过滤后由气动泵排出的冷凝水的冷凝水回收罐。

优选地,所述气动泵连接进气管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高压进气阀,所述排气管连接定期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球阀通过DN80口径无缝管与所述集水罐的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球阀输出口通过DN80口径无缝管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虑器的输出口通过DN80口径无缝管与第一对夹式止回阀输入口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之后,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硅胶烘胶工序中经加热器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的集水罐、与集水罐连接的用于对将集水罐中的蒸汽冷凝水进行开关控制的第一球阀、与第一球阀连接的过滤器、与过滤器连接的第一对夹式止回阀、与所述第一对夹式止回阀连接的气动泵、与气动泵输出口连接的第二对夹式止回阀、与所述第二对夹式止回阀的输出口连接的第二球阀、与第二球阀输出口连接的用于接收经过过滤后由气动泵排出的冷凝水的冷凝水回收罐,该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控制,能对蒸汽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10,包括用于接收硅胶烘胶工序中经加热器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的集水罐11、与集水罐11连接的用于对将集水罐11中的蒸汽冷凝水进行开关控制的第一球阀13、与第一球阀13连接的过滤器14、与过滤器14连接的第一对夹式止回阀15、与所述第一对夹式止回阀15连接的气动泵16、与气动泵16输出口连接的第二对夹式止回阀17、与所述第二对夹式止回阀17的输出口连接的第二球阀18、与第二球阀18输出口连接的用于接收经过过滤后由气动泵排出的冷凝水的冷凝水回收罐。

在本实施例中,气动泵16连接进气管及排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高压进气阀19,所述排气管连接定期排气阀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阀13通过DN80口径无缝管与所述集水罐11的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球阀13输出口通过DN80口径无缝管与过滤器14连接,过虑器14的输出口通过DN80口径无缝管与第一对夹式止回阀15输入口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之后,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10,包括用于接收硅胶烘胶工序中经加热器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的集水罐11、与集水罐11连接的用于对将集水罐11中的蒸汽冷凝水进行开关控制的第一球阀13、与第一球阀13连接的过滤器14、与过滤器14连接的第一对夹式止回阀15、与所述第一对夹式止回阀15连接的气动泵16、与气动泵16输出口连接的第二对夹式止回阀17、与所述第二对夹式止回阀17的输出口连接的第二球阀18、与第二球阀18输出口连接的用于接收经过过滤后由气动泵排出的冷凝水的冷凝水

回收罐,该硅胶烘胶工序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控制,能对蒸汽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